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44.1萬億元 你“買”了哪些?

發布時間:2022-01-26 16:37: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44.1萬(wan) 億(yi) 元,呈現許多新亮點——

  44.1萬(wan) 億(yi) 元,你“買(mai) ”了哪些?

  上海首家跨越傳(chuan) 統商業(ye) 經營時段的“全時”消費商場——博薈廣場日前正式揭幕,營業(ye) 時段延長至淩晨5時,通過“夜食、夜娛、夜購、夜潮”等不斷創新和細致入微的服務,激發消費活力。陳飛攝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44.1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長12.5%,比2019年增長8%。其中,文化辦公用品類、體(ti) 育娛樂(le) 用品類、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和通訊器材類商品的零售額增長較快。

  “消費總量達到44萬(wan) 億(yi) 元是一個(ge) 新的台階。”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這樣評價(jia) 。2021年,內(nei) 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wei) 79.1%,最終消費為(wei) 65.4%,凸顯了國內(nei) 市場的重要作用。這其中,有哪些新亮點?2022年,國內(nei) 消費市場又將呈現哪些新趨勢?

  線上消費增速明顯高於(yu) 線下

  春節臨(lin) 近,各大電商平台和線下商場又開始了促銷活動。

  線上,各大平台推出“年貨節”活動,不少品牌打起5折促銷。正忙著裝修婚房的北京市民小張趁著年貨節購入一波電器,“原價(jia) 8699元的電視折後7399元,原價(jia) 11399元的冰箱折後9999元,原價(jia) 8999元的洗碗機折後5599元,一共便宜6100元,力度還是比較大的。”他說,裝修3個(ge) 月以來,大部分商品都是從(cong) 網上購買(mai) 的,“主要是方便,不用線下一個(ge) 店一個(ge) 店地跑,節省了很多時間成本。”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司長董利華分析,受疫情影響,居民減少出行,居家線上消費需求明顯增長。2021年,全國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4.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2%,兩(liang) 年平均增長13.4%,增速明顯高於(yu) 線下消費。

  線下,優(you) 惠標簽貼滿櫥窗。“兩(liang) 條牛仔褲799元”“滿1500減500”“兩(liang) 件8折,三件7折”“全場4折起”……周末,商場裏人氣滿滿,消費者在多家店鋪流連忘返,手中的購物袋越拎越多。元旦期間,上海市啟動“跨年迎新購物季”,多家國內(nei) 外品牌在新商圈首次開設門店,3天假期全市線下消費支付金額累計270.8億(yi) 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線下零售經營向好。在限額以上有店鋪零售中,2021年便利店、超市、專(zhuan) 業(ye) 店和專(zhuan) 賣店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16.9%、14.1%、12.8%和12%,兩(liang) 年平均分別增長7.5%、11.2%、3.3%和5.1%。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升級類需求持續釋放。2021年,限額以上單位文化辦公用品類、體(ti) 育娛樂(le) 用品類、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和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18.8%、22%、14%、29.8%和14.6%,兩(liang) 年平均分別增長12.1%、15%、11.7%、11.2%和13.7%,增速明顯高於(yu) 商品零售平均水平。

  消費升級大趨勢下,個(ge) 性化、定製化商品受到消費者喜愛。今年6月即將大學畢業(ye) 的小趙最近給自己定製了一套西裝,用來麵試和參加畢業(ye) 典禮。“這是我的第一套西裝,選擇定製一方麵是因為(wei) 可以量體(ti) 裁衣,另一方麵也是希望加入一些個(ge) 性化元素,比如我在西裝外套裏側(ce) 口袋繡上了自己的名字,覺得很有儀(yi) 式感、很特別。”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對本報記者表示:“隨著消費人群細分,個(ge) 性化商品受到追捧,許多人認為(wei) 消費應該成為(wei) 個(ge) 人社交和表達的渠道,不希望自己被標簽化。”

  鄉(xiang) 村消費複蘇勢頭超過城鎮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鄉(xiang) 村消費市場複蘇勢頭較強,甚至超過城鎮。2021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9.7%,增速比城鎮居民高2.6個(ge) 百分點。去年二季度以來,鄉(xiang) 村市場銷售增速持續高於(yu) 城鎮。

  據全國農(nong) 民工監測調查,2021年全國農(nong) 民工總量達29251萬(wan) 人,規模超過2019年水平。董利華分析,中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麵勝利,帶動了農(nong) 村居民消費能力提升和農(nong) 村地區消費環境改善。

  收入提高是支撐。2021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名義(yi) 增長10.5%,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9.7%,快於(yu) 城鎮居民。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值由上年的2.56縮小至2.5,城鄉(xiang) 居民收入相對差距繼續縮小。

  縣域經濟持續發展促進本地務工機會(hui) 增多,本地農(nong) 民工比2019年增長3.7%。2021年農(nong) 民工月均收入4432元,兩(liang) 年平均增長5.8%,帶動農(nong) 村居民工資性收入穩定增長。2021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14.1%,兩(liang) 年平均增長9.9%。

  與(yu) 此同時,電子商務進鄉(xiang) 村和汽車下鄉(xiang) 等活動激活了鄉(xiang) 村消費。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統計,當前中國電商服務站行政村覆蓋率約八成,縣域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超3000億(yi) 元。相關(guan) 研究顯示,2021年淘寶村數量已超7000個(ge) ,農(nong) 村電商覆蓋麵越來越廣。

  2021年,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先後在江蘇溧陽、重慶、江蘇南京、湖北十堰和廣西柳州組織開展了一係列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活動,來自24家車企的68款車型走近鄉(xiang) 村,共計完成銷售超90萬(wan) 輛,帶動鄉(xiang) 村消費。

  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司司長方曉丹表示,隨著居民收入持續恢複性增長,消費需求逐步釋放,消費支出保持恢複性反彈態勢。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100元,兩(liang) 年平均名義(yi) 增長5.7%,實際增長4%。其中,農(nong) 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916元,名義(yi) 增長16.1%,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15.3%。農(nong) 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速恢複程度好於(yu) 城鎮居民,名義(yi) 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快於(yu) 城鎮居民3.9和4.2個(ge) 百分點。

  十項促消費新舉(ju) 措激發潛力

  在疫情反複下,新的一年如何持續激發消費活力?

  春節、元宵節等傳(chuan) 統消費旺季來臨(lin) 之際,為(wei) 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推動實現一季度經濟平穩開局,國家發改委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近期促進消費工作的通知》。

  《通知》結合當下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十項促消費新舉(ju) 措,提出要打造線上節慶消費提質升級版,有效拓展縣域鄉(xiang) 村消費,乘勢而上擴大居民冰雪消費,大力提升文旅休閑服務供給,進一步激發智慧零售新活力,積極發展綠色消費,落實好中小微企業(ye) 紓困政策,全力保障困難群眾(zhong) 等群體(ti) 基本生活消費等,確保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度過喜慶、祥和、安全、健康、綠色的節日,努力實現全年經濟“開門穩”。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dong) 表示,不斷鞏固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下一步還將在四方麵持續發力——

  首先是提質量,優(you) 化消費供給,引導企業(ye) 增加性價(jia) 比高的商品和服務供給,充分滿足居民個(ge) 性化、多元化、改善型消費需求。

  其次是增能力,提升消費意願。適時製定出台相關(guan) 政策措施,不斷完善促進共同富裕的製度政策體(ti) 係,增加居民收入與(yu) 減負並舉(ju) ,創新就業(ye) 、收入分配和消費全鏈條良性循環互促共進機製,以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普遍增長支撐消費持續擴大。

  第三是拓空間,釋放消費潛力。深入推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鼓勵綠色消費引領綠色生產(chan) ,大力提升電商、快遞進農(nong) 村綜合水平和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現代化水平,健全縣鄉(xiang) 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ti) 係和快遞物流配送體(ti) 係,推動農(nong) 村產(chan) 品和服務品牌化、標準化、數字化、產(chan) 業(ye) 化改造。

  第四是強監管,優(you) 化消費環境,完善多元化消費維權機製和糾紛解決(jue) 機製,營造安全誠信放心消費環境。

  多位消費領域專(zhuan) 家預測,2022年下沉市場和進口消費市場規模有望迅速擴大。洪勇分析,農(nong) 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和人均消費支出增速快於(yu) 城鎮居民,對服務型消費需求增長快速,潛力巨大。隨著農(nong) 村電商發展不斷深入,下沉市場或將成為(wei) 網絡消費最重要的增量市場。同時,在疫情影響下,跨境電商平台和網購用戶數量不斷增多,滲透率穩步提升,進口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將不斷提升。這將為(wei) 企業(ye) 帶來更多機遇,也將更好地對接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徐佩玉)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