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奧運與藝術:健與美的精妙融合

發布時間:2022-01-27 15:57:00來源: 中國作家網

  作者:金元浦

  北京冬奧會(hui) 即將召開,人們(men) 對奧運的熱情也日益高漲。 1月7日至16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美術館主辦的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係列展:“迎冬奧·美在逐夢——中國美術館藏體(ti) 育題材美術作品展”在京舉(ju) 辦, 160餘(yu) 件美術作品通過“夢想與(yu) 拚搏”“崇尚與(yu) 競技”等篇章,展示了運動之美、力量之美和藝術之美,展示了奧運精神與(yu) 中華美學精神的有機融合。

  體(ti) 育與(yu) 藝術有著天然的聯係。冬奧會(hui) 上的冰上舞蹈、雪上競技,給我們(men) 帶來驚險刺激的審美感受。它們(men) 承載著人們(men) 對自然之美與(yu) 運動之美的雙重熱愛、對冰雪項目的讚歎和欣賞、對速度與(yu) 激情的向往與(yu) 沉醉,以及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熱情與(yu) 關(guan) 注。

  《奧林匹克憲章》強調體(ti) 育與(yu) 藝術相結合。《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奧運會(hui) 組委會(hui) 必須製定一項文化活動計劃……文化活動計劃至少必須貫穿整個(ge) 奧林匹克村開放期間。”《奧林匹克憲章》還要求文化活動計劃必須包括“在奧林匹克村組織的象征人類文化普遍性和多樣性的文化活動”;“該計劃須為(wei) 促進奧林匹克運動會(hui) 的參加者和其他與(yu) 會(hui) 人士的和諧關(guan) 係、相互了解和友誼服務。”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對體(ti) 育運動與(yu) 文化藝術相結合的強調,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淵源。古代奧運會(hui) 作為(wei) 體(ti) 育運動與(yu) 文化藝術的結合的典範,為(wei)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樹立了榜樣。古代奧運會(hui) 上不僅(jin) 有競技者之間的激烈對抗,還有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從(cong) 公元前444年舉(ju) 行的第84屆古代奧運會(hui) 開始,文藝比賽被列入奧運會(hui) 正式比賽項目,詩人、演說家、音樂(le) 家、戲劇家、雕塑家、畫家也都加入到這一盛大的活動中來,表演音樂(le) 、舞蹈、朗誦、唱詩、雕刻、戲劇等大大增加了古代奧運會(hui) 的文化氣氛。運動員們(men) 在草地上翩翩起舞、縱情歡歌,演說家以雄辯口才滔滔不絕地闡發自己的觀點,雕塑家穿行在人群中搜尋創作素材,詩人們(men) 在賽場內(nei) 外捕捉寫(xie) 作靈感,廣場上也許正在上演輕鬆活潑的喜劇,或是震撼人心的悲劇。哲學家、詩人、劇作家、雕塑家、畫家等共同為(wei) 奧運會(hui) 獻上了一場藝術的盛宴。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主張實現人的身心和諧發展,反對把體(ti) 育運動看作單純的身體(ti) 對抗,力圖改變中世紀以來靈肉對立的不良狀態。而體(ti) 育競技與(yu) 文化藝術的結合,將有助於(yu) 這一追求的實現。文化藝術能夠增強競技運動的精神價(jia) 值,賦予競技運動極高的審美意境,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協調人與(yu) 人之間的社會(hui) 關(guan) 係。文化藝術活動能夠豐(feng) 富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內(nei) 容,各種文化藝術形式從(cong) 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相互結合補充,構成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觀,以非凡感染力激勵人們(men) 為(wei) 創造和平美好的未來而奮鬥。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將體(ti) 育與(yu) 藝術融為(wei) 一體(ti)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先驅顧拜旦是奧運與(yu) 藝術相結合的倡導者和實踐者。顧拜旦指出:“奧林匹克運動並非隻是增強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的和藝術的。”顧拜旦為(wei) 實現奧運與(yu) 現代文化藝術的結合孜孜以求,給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注入了豐(feng) 富而深刻的人文內(nei) 涵。他鍾情於(yu) 藝術,喜歡繪畫,擅長彈鋼琴,有著藝術家的超凡氣質、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淵博的人文知識。這一切賦予顧拜旦濃厚的人文氣質,也促使他終身努力實現體(ti) 育與(yu) 文化藝術的結合,去提升體(ti) 育競技的文化精神。

  顧拜旦強調現代奧運會(hui) 應追求兩(liang) 個(ge) 境界,即美與(yu) 尊嚴(yan) 。他說:“任何一個(ge) 研究過古代奧運會(hui) 的人都會(hui) 發現其深遠影響的兩(liang) 個(ge) 基本原因是美與(yu) 尊嚴(yan) 。如果現代奧運會(hui) 要產(chan) 生我們(men) 期待的影響,它也應該顯示出美,激發出人們(men) 的崇敬——一種能無限製地超越我們(men) 今天最重要的體(ti) 育競賽所表現出的所有的美和尊嚴(yan) 。”顧拜旦指出:“體(ti) 育運動必須創造美,並為(wei) 美提供機會(hui) 。它創造美,是因為(wei) 它創造了活生生的雕塑——運動員;它為(wei) 美提供機會(hui) ,是因為(wei) 通過建築、場景和慶典帶來了美。”從(cong) 他留給我們(men) 的不朽詩篇《體(ti) 育頌》裏,人們(men) 能夠深刻地理解顧拜旦神聖的理想和深邃的思想,感受他深切的人文關(guan) 懷、飽滿的生命激情與(yu) 優(you) 美動人的文筆。顧拜旦將音樂(le) 舞蹈體(ti) 操看作體(ti) 育運動與(yu) 藝術的互動,認為(wei) 體(ti) 育和藝術都能為(wei) 積極培養(yang) 人對於(yu) 美的感受能力而做出貢獻,一個(ge) 具有藝術審美感的人更能體(ti) 驗體(ti) 育運動的美,反之亦然。

  1906年,國際奧委會(hui) 在巴黎的法蘭(lan) 西戲劇院召開了“藝術、文學與(yu) 體(ti) 育谘詢會(hui) 議”,邀請藝術家和體(ti) 育界人士討論藝術與(yu) 奧運會(hui) 相結合的問題,會(hui) 議的宗旨是研究“藝術與(yu) 文學以什麽(me) 形式,在多大程度上進入奧運會(hui) ,總之是與(yu) 體(ti) 育競技結合在一起,以便使奧運會(hui) 從(cong) 中獲益,使奧運會(hui) 更為(wei) 崇高和有意義(yi) ”。為(wei) 了實現藝術與(yu) 體(ti) 育的融合,顧拜旦提議並決(jue) 定將藝術比賽作為(wei) 奧運會(hui) 競賽的一部分。國際奧委會(hui) 在奧運會(hui) 中設置建築、繪畫、雕塑、文學、音樂(le) 五項藝術比賽,稱為(wei) “繆斯五項藝術比賽”。奧運會(hui) 藝術比賽計劃從(cong) 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hui) 開始執行,這一計劃一直執行至1948年倫(lun) 敦奧運會(hui) ,其間藝術比賽與(yu) 奧運會(hui) 體(ti) 育競賽以同樣的方式舉(ju) 行,藝術家與(yu) 運動員一樣獲得比賽獎牌。

  奧運會(hui) 藝術比賽的參加者必須是業(ye) 餘(yu) 作者而不能是職業(ye) 藝術家,參賽作品良莠不齊,激發不起觀眾(zhong) 的興(xing) 趣。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hui) 上停止了藝術比賽,改為(wei) 文化展覽和文化慶典。1954年,國際奧委會(hui) 通過了奧林匹克藝術展覽的方案,並將相關(guan) 內(nei) 容寫(xie) 入《奧林匹克憲章》。此後,現代奧運會(hui) 上的藝術比賽宣告結束,代之以奧林匹克藝術節。

  為(wei) 促進體(ti) 育文化的發展,國際奧委會(hui) 於(yu) 2000年創辦了奧林匹克體(ti) 育與(yu) 藝術大賽。旨在通過藝術形式,傳(chuan) 播奧林匹克理想,促進青年人全麵發展。大賽設一、二、三等獎和優(you) 秀獎。國際奧委會(hui) 將這項比賽與(yu) 夏季奧運會(hui) 結合,每四年一屆。2000年國際奧委會(hui) 在悉尼舉(ju) 辦了第一屆體(ti) 育與(yu) 藝術大賽。從(cong) 2003年7月開始,“2004年奧林匹克體(ti) 育與(yu) 藝術大賽”成為(wei) 國際奧委會(hui) 舉(ju) 辦的第二屆體(ti) 育與(yu) 藝術大賽。在這一屆大會(hui) 上,我國藝術家孫玉敏的繪畫作品《求》榮獲金獎。

  北京的奧運藝術有著深厚傳(chuan) 統。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產(chan) 生了眾(zhong) 多聚焦體(ti) 育運動的藝術傑作。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更是形成了一個(ge) 奧運藝術的高峰。今天,北京冬奧會(hui) 再次激發了藝術家們(men) 創作更多更高質量的藝術作品的熱情,“美在逐夢”中,一批藝術家貢獻出他們(men) 精心創作的傑作,如吳為(wei) 山的《顧拜旦》、黃胄的《打馬球》、劉開渠的《踢毽子》、朱成的《千鈞一箭》、田金鐸的《走向世界》等,大大激發了全民參與(yu) 奧林匹克藝術,特別是小朋友們(men) 的熱情。1月10日,“首屆中國體(ti) 育藝術作品大展”在北京冬奧村開幕。百位藝術家逾百件作品呈現了以“奧林匹克文化、中華體(ti) 育文化、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主題的藝術佳作,通過中國藝術形式呈現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靜待世界來客。參展人士有90歲高齡的老人,也有9歲的小學生;有職業(ye) 藝術家、教授,也有業(ye) 餘(yu) 藝術愛好者;有中國台灣、香港、澳門及海外華僑(qiao) 的作品,也有國家級非遺傳(chuan) 承人、“雙奧”“特許者”。

  藝術與(yu) 體(ti) 育的聯姻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裝點了一幅一起向未來的美好畫卷。

  你看,他們(men) 伉儷(li) 情深……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