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北京作協悼念張潔:愛,是不能忘記的

發布時間:2022-02-09 15:43: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作品《沉重的翅膀》《無字》兩(liang) 獲茅盾文學獎

  北京作協悼念張潔:愛,是不能忘記的

  道別和寒風一樣不期而至又凍徹骨髓。2月7日晚,北京作家協會(hui) 發文悼念1月21日在美國因病逝世的北京作協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hui) 第九屆名譽全委、著名作家張潔女士。稱世界上所有愛她的人都再也等不到那個(ge) 熟悉的身影。

  張潔於(yu) 1937年4月出生於(yu) 北京。她是國家一級作家,國務院授予的有特殊貢獻作家。張潔1980年加入北京作家協會(hui) ,任駐會(hui) 作家。從(cong) 此,北京作協便成了她口中時常提及的“娘家”。她曾任北京作家協會(hui) 第一屆理事會(hui) 理事,第二、三屆副主席,第四、五屆名譽主席,最後以北京老舍文學院專(zhuan) 業(ye) 作家的身份退休。

  張潔1960年畢業(ye) 於(yu) 中國人民大學,1978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著有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無字》(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第六屆國家圖書(shu) 獎、第二屆老舍文學獎)和《隻有一個(ge) 太陽》《知在》《靈魂是用來流浪的》等作品。

  張潔是我國第一位獲得長篇、中篇、短篇小說三項國家獎的作家,也是唯一兩(liang) 度獲茅盾文學獎的作家。她不斷拓展藝術表現的道路,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you) 雅醇美。她的作品被譯為(wei) 英、法、德、俄、丹麥、挪威等十多種語言,三十餘(yu) 部譯本。曾榮獲意大利馬拉帕蒂國際文學獎等國際獎項。

  晚年的張潔,聽從(cong) 醫生的建議,開始學習(xi) 油畫,並於(yu) 2014年10月23日至26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ju) 辦了個(ge) 人首次油畫展。這位行走四野、俯察人生、玩味文學與(yu) 藝術之妙的女作家,在寫(xie) 下諸多經典文學作品後,選擇用油畫——一種“無字”的方式與(yu) 自我和世界對話。無字,是張潔最後追求的境界,她希望用無聲的具象與(yu) 抽象遠離喧囂和浮華,她在文學、文字之後,發現並找到了另一種表述或存在方式。

  北京作協在悼文中還稱,張潔去世的消息傳(chuan) 來,北京的作家們(men) 反複確認才不甘地相信,我們(men) 身邊那個(ge) 最具韌性的張潔走了。悲痛之餘(yu) ,唯有用更多的愛、溫暖、關(guan) 切和幫助來悼念——正如張潔在向文壇告別時說過的“當我離開這個(ge) 世界的時候,希望我隻記得那些好的,忘記那些不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現代文學館珍藏著張潔捐贈的《沉重的翅膀》《方舟》《祖母綠》《隻有一個(ge) 太陽》等部分代表作手稿。

  1981年下半年,《十月》雜誌刊登了張潔的小說《沉重的翅膀》,這部把眼光投射到改革開放之初的小說再次震撼文壇。1984年 7月該書(shu) 經過張潔修改後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發行,受到廣泛好評,憑借著這部開風氣之先的作品,張潔於(yu) 1985年摘下了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的桂冠。

  文/本報記者 張恩傑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