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夫妻熱衷修古書印年畫 傳承雕版印刷技藝
【解說】在山東(dong) 濟南,"90後"手藝人李振豪,從(cong) 事雕版印刷已十多年。為(wei) 慶祝農(nong) 曆虎年,他用雕版印刷技藝複刻印刷了一幅清代虎年年畫。經過覆樣、劃線、發刀、挑刀、上墨、套印等一二十道工序,刀木碰撞、墨紙交融,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虎形象年畫在他手中“誕生”。
【同期】雕版印刷技藝手藝人 李振豪
清代的時候,一個(ge) 拍賣行,當時他們(men) 拍了兩(liang) 張照片,虎的形象非常好,這個(ge) 虎它是一個(ge) 清朝的、清代的底稿。我們(men) 就想辦法把它給拚接起來,然後把一些不全的地方,我們(men) 把它給描繪出來,完整地給複製出來。之所以選擇這個(ge) 虎,因為(wei) 它開臉好,開臉非常喜慶。這個(ge) 虎也是一個(ge) 母虎,為(wei) 母則剛,增添了一個(ge) 威武的氣勢,所以說虎虎生威。
【解說】2月8日,記者在山東(dong) 省圖書(shu) 館尼山書(shu) 院,見到了正埋頭專(zhuan) 注地將深淺不一的線條刻在一塊棠梨木板上的李振豪。他告訴記者,自己從(cong) 小就喜歡老物件、看古書(shu) ,20歲起就跟隨老師傅學習(xi) 古籍修複技藝。
【同期】雕版印刷技藝手藝人 李振豪
大概是(我)十來歲的時候,因為(wei) 家裏麵那時候都有老的書(shu) 籍。當時就很好奇,它這個(ge) 書(shu) 和我們(men) (現在的書(shu) )為(wei) 什麽(me) 不一樣,而且那種老的味道和呈現出來的效果,完全地是很讓人著迷。到後來的時候知道,它是古籍、古書(shu) 。以前的書(shu) 是可以修的,就像衣服一樣可以縫縫補補的,所以說我就先學了一年的修複(古籍)。
【解說】不滿足於(yu) 古籍修複,李振豪決(jue) 定要刻書(shu) 。2008年以來,他前往聊城、揚州等地,拜師學習(xi) 雕版印刷技藝,並得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雕版印刷技藝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陳義(yi) 時的指導。十多年來,李振豪潛心鑽研刀法和筆法,將每道工序爛熟於(yu) 心,技藝得到不斷提升。
【同期】雕版印刷技藝手藝人 李振豪
中國的年畫風格還有中國的雕版(印刷)也是一樣。就是我們(men) 宋代的書(shu) 為(wei) 什麽(me) 一頁值萬(wan) 金,最主要的一點是它書(shu) 法的效果,還一個(ge) 是勘刻技術的高峰。書(shu) 法是書(shu) 法家寫(xie) 的,還有一個(ge) 是刻功要刻得好。一個(ge) 精美的本子(古書(shu) ),它不光是讓你讀,而且還能讓你提高自己的審美。它有美的存在,還能讓你獲得知識。然後我們(men) 去傳(chuan) 承它,先承下來,承下來以後再是傳(chuan) ,傳(chuan) 就是創新。
【解說】在李振豪的影響下,從(cong) 事醫療行業(ye) 的妻子王鑫鑫也轉行學習(xi) 起雕版印刷技藝。王鑫鑫說,雕版印刷作品的好壞,依賴於(yu) 雕刻與(yu) 印刷技藝的完美匹配,自己鑽研印刷技藝創新,力求最大化呈現雕刻的精細之美。
【同期】李振豪的妻子 王鑫鑫
做雕版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雕版印刷,雕刻是很重要的。因為(wei) 雕刻的話用以刀代筆,然後把他的一些想法用(刻到)木頭得這種形式展示出來。後來我發現就是雕刻者,他刻得再精細,如果印不出來的話,這個(ge) 東(dong) 西其實它展現不出來。然後(我)就會(hui) 很努力地去嚐試。就是隻要跟印刷有關(guan) 的,周圍的這種因素都會(hui) 考慮。首先我們(men) 在這個(ge) 宣紙上做了很大的創新,就是我們(men) 把這個(ge) 宣紙給噴濕、潤濕,然後把工具也進行改良,還有印刷手法、墨汁、顏料等等。
【解說】目前李振豪、王鑫鑫夫婦的主業(ye) 是為(wei) 山東(dong) 省圖書(shu) 館修複珍貴古書(shu) ,同時還擔任了山東(dong) 大學的外聘講師,開辦非遺傳(chuan) 承培訓班,講解雕版印刷知識,推廣雕版印刷文化。
(張順 李明芮 濟南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