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抓住冬奧會契機 擦亮曆史文化遺產“金名片”
央視網消息:今天(2月13日)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ju) 行北京曆史文化保護專(zhuan) 場發布會(hui) ,北京文物、旅遊等部門表示,將抓住冬奧會(hui) 契機積極推廣北京非遺體(ti) 驗,擦亮曆史文化遺產(chan) “金名片”。
北京市文物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全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chan) 7處,不可移動文物3840處,登錄國有可移動文物501萬(wan) 件(套)。近年來,北京市文物局圍繞“一軸一城、兩(liang) 園三帶、一區一中心”,統籌文物保護傳(chuan) 承利用。
北京市文物局二級巡視員 新聞發言人 劉洪昌:一是中軸線申遺實現新突破,申遺文本草案提前報送世界遺產(chan) 中心格式審查。二是與(yu) 國家文物局等多家單位簽訂博物館之城共建協議。三是三條文化帶建設呈現新亮點。大運河文化帶方麵成立大運河文化研究中心,長城文化帶方麵完成多項長城搶險加固項目。
北京市文旅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北京豐(feng) 厚的曆史傳(chuan) 統積澱了大量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京劇、昆曲、太極拳等12個(ge) 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文旅局抓住冬奧會(hui) 契機積極推廣北京非遺體(ti) 驗。
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 新聞發言人 劉斌:推出冬奧會(hui) 和長城主題的非遺旅遊線路,為(wei) 市民提供暢享冬奧和冬季休閑遊的應季選項。我們(men) 積極建立和完善非遺傳(chuan) 承人保護等製度建設,持續向全市非遺傳(chuan) 承人發放傳(chuan) 習(xi) 補助,保障傳(chuan) 承人的基本傳(chuan) 習(xi) 活動。
總台央視記者 徐速:作為(wei) 冬奧會(hui) 主辦城市,北京向世界打開了感知中國文化的新窗口,對外展示了“雙奧之城”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而近些年,北京市統籌做好曆史文化保護和城市更新,讓千年古都煥發新的魅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