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建設有了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
時隔5年再發力——
“雙一流”建設有了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
光明日報記者 鄧暉 周世祥
中國高校有了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施工圖”。
2月14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guan) 於(yu) 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幹意見》(以下稱《若幹意見》),並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這份備受矚目的名單,囊括了147所建設高校,331個(ge) 建設學科(不含自定學科),其中,基礎學科布局59個(ge) 、工程類學科180個(ge) 、哲學社會(hui) 科學學科92個(ge)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自主建設的學科自行公布。
距離2017年1月《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印發,剛好過去5年時間。時隔5年再發力,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新在哪?
亮點一:從(cong) “統籌推進”到“深入推進”
解讀:更加突出培養(yang) 一流人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正式啟動,顯著變化首先體(ti) 現在文件標題上——從(cong) “統籌推進”到“深入推進”。
兩(liang) 字之差,意味著什麽(me) ?
“首輪‘雙一流’建設實施以來,各項工作有力推進,改革發展成效明顯,推動高等教育強國建設邁上新的曆史起點,但仍然存在高層次創新人才供給能力不足、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不夠精準、資源配置亟待優(you) 化等問題。”教育部有關(guan) 負責人直言,《若幹意見》明確了“雙一流”建設的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進入新發展階段,‘雙一流’建設要更加突出重點、聚焦難點,注重內(nei) 涵建設、特色建設和高質量建設。”
這種變化,直接體(ti) 現在新一周期的建設重點和遴選標準上。
在建設重點上,新一輪建設更加突出培養(yang) 一流人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教育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第二輪“雙一流”建設任務的重點為(wei) 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深化科教融合、提升國際合作交流水平、優(you) 化管理評價(jia) 機製、完善穩定支持機製等八個(ge) 方麵。其中,特別強調要瞄準科技前沿和關(guan) 鍵領域,加大力度優(you) 化學科專(zhuan) 業(ye) 和人才培養(yang) 布局,率先推進學科專(zhuan) 業(ye) 調整,穩定支持具有創新潛力的青年人才培育培養(yang) ,加強關(guan) 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guan) ,集中力量開展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yang) 和聯合科研等等。
對於(yu) 公眾(zhong) 普遍關(guan) 注的入選名單,上述負責人介紹,這也是“一次需求引導下的布局調整”。
“‘雙一流’建設在國家重點急需的領域和方向上,在服務國家科技自強方麵仍有補強空間,第二輪建設以黨(dang) 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十四五’期間國家戰略急需領域作為(wei) 指引調整建設學科的指南,對擬建設學科的匹配度、水平和發展質量等進行綜合考查,尤其是加大基礎學科、理工農(nong) 醫和哲學社會(hui) 科學學科布局。”該負責人表示:“本次認定中,新增建設學科必須同時符合切合急需、水平出色、整體(ti) 達標等三個(ge) 要求。”
亮點二: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解讀: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發展新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與(yu) 此前不同,新一輪建設名單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記者梳理發現,2017年公布的首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中,42所高校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其中包含A類36所,B類6所;95所高校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盡管名單發布時就曾強調,這是“建設名單”,不是“建成名單”,但仍引發了招聘時非“雙一流”畢業(ye) 生不要等“貼標簽”行為(wei) 。
對此,有評論認為(wei) ,新一輪建設中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一種“理性的糾偏”。
“‘雙一流’重點在‘建設’,以學科為(wei) 基礎,不是人為(wei) 劃定身份、層次,派發‘帽子’,更不是在中國高校中劃分‘三六九等’。”教育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從(cong) 首輪建設情況看,一些建設高校對“雙一流”建設堅持特色發展、差異化發展的理解還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作為(wei) 身份和層次追求,存在擴張規模、追逐升級的衝(chong) 動。
該負責人表示,新階段“雙一流”建設應當堅持以學科為(wei) 基礎,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發展新模式,引導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優(you) 勢領域和方向上創建一流:“第二輪建設名單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將探索建立分類發展、分類支持、分類評價(jia) 建設體(ti) 係作為(wei) 重點之一,引導建設高校切實把精力和重心聚焦在有關(guan) 領域、方向的創新與(yu) 實質突破上,創造真正意義(yi) 上的世界一流。”
亮點三:北大清華自主確定建設學科並自行公布
解讀:為(wei) 若幹高校衝(chong) 入世界前列創造政策製度環境
此外,新一輪建設中,還有一個(ge) 值得關(guan) 注的亮點——建設名單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沒有明確的建設學科,而是“自主確定建設學科並自行公布”。
“落實《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ti) 方案》的階段目標,《若幹意見》改革任務之一是擴大建設自主權,推動建設管理重心下移,強化建設高校的主體(ti) 意識和創新動力,為(wei) 若幹高校衝(chong) 入世界前列創造政策製度環境。”教育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為(wei) 穩妥開展自主權擴大的工作,三部委報請國務院同意,先行賦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兩(liang) 校學科建設自主權:“兩(liang) 校深入實施‘兩(liang) 校一市’綜合改革以來,獲得中央及地方巨大的資源政策投入,改革基礎好,綜合各方評價(jia) 首輪建設成效突出,兩(liang) 校率先深化改革、早日登頂世界一流,能夠起到建設的引領示範作用。”
他進一步表示,放權的主要考慮有三:“一是兩(liang) 校學科建設可不拘泥於(yu) 一級學科,建設數量在現有基礎上自主確定優(you) 化;二是對兩(liang) 校實行目標管理,權責匹配,強化全麵落實立德樹人,緊扣服務國家戰略急需的領域方向,明確衝(chong) 頂世界一流的階段性梯次目標、標誌性成果及時間節點;三是兩(liang) 校要建立適應內(nei) 涵建設和長遠發展的自我評價(jia) 體(ti) 係、內(nei) 部約束機製和治理體(ti) 係。”
據悉,三部委將在後續建設中,陸續選擇具有鮮明特色和綜合優(you) 勢的建設高校,賦予一定自主建設學科的權限。
(光明日報北京2月14日電)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15日 0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