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冰雪魅力 也要防“雪盲症”
北京冬奧會(hui) 比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也帶動了全民對冰雪運動的熱情,本市昨日迎來降雪,更是吸引了很多市民出門戲雪。市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眼科主任蘇龍提醒市民,在戲雪和享受冰雪運動的同時,也要注意眼睛的健康防護。
什麽(me) 是“雪盲症”?
很多市民都聽說過“雪盲症”,主要發生在雪地暴露數小時後。“雪盲症”是日光性眼炎的一種,是由高劑量紫外線輻射引起的角膜和結膜的急性損傷(shang) 。除此之外,我們(men) 熟知的電焊工不佩戴防護鏡,對眼睛造成損傷(shang) ,也是其中的一類。除此之外,長時間在沙灘、沙漠遊玩,不佩戴墨鏡等防護用具保護眼睛,同樣可能患上日光性眼炎。
其實在通常情況下,大部分紫外線在到達地表前可被臭氧層和大氣層吸收,隻有少部分可到達地麵。但是由於(yu) 雪地的反光非常強烈,紫外線的能量會(hui) 累積,反射的紫外線會(hui) 造成對眼部的損傷(shang) ,因此在冰雪運動項目中很容易發生損傷(shang) 。
“雪盲症”有哪些症狀?
在紫外線較為(wei) 強烈的環境下,眼睛在無保護情況下暴露15分鍾便會(hui) 有受損風險,雪盲一般會(hui) 在雙眼暴露4至10小時內(nei) 發生。發生雪盲的情況也會(hui) 跟天氣有關(guan) ,如果天氣晴朗,紫外線照射強烈,也許半個(ge) 小時左右,眼睛就會(hui) 受到損傷(shang) 。如果是陰天,紫外線照射較弱時,也許持續幾個(ge) 小時都不會(hui) 有症狀。
雪盲症狀一般有幹眼、磨眼、視疲勞、睜眼困難、怕光、流淚,還會(hui) 有刺痛、灼痛、視物模糊或變形、眼瞼痙攣、眼瞼紅腫、結膜充血水腫等症狀,嚴(yan) 重者可造成暫時性失明。
需要注意的是,雪盲症有時不會(hui) 當時發生,也許白天滑雪後並沒有症狀,而晚上才會(hui) 出現症狀,市民對此無需擔心,隻要對症處理就好。在眼睛出現大量流淚時不要用手揉眼,因為(wei) 揉眼會(hui) 加重眼睛表麵的損傷(shang) 和水腫。可以滴一些眼睛潤滑劑,如感到眼部疼痛,也可以口服鎮痛藥,正常病程幹預兩(liang) 三天就可自愈,不會(hui) 有後遺症。兩(liang) 三天後如仍有視力模糊,則要考慮視網膜可能受了損傷(shang) ,需要就醫檢查。
蘇龍主任提醒,“雪盲症”重在預防。市民在長時間欣賞雪景以及參加冰雪運動、戲雪活動時,要佩戴太陽鏡或有色防護眼鏡,以減少雪光及陽光中紫外線對眼睛的強烈刺激,避免直視雪,墨鏡一定選擇正規紫外線防護墨鏡,這也是雪上項目運動員要戴護目鏡的原因。一旦出現“雪盲症”,首先要迅速脫離光線刺激環境或用眼罩、幹淨的紗布覆蓋眼睛,盡量閉眼休息,並及時到正規醫院眼科就診。(記者 莊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