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商務印書館“尋貓中國”直播與讀者分享大小貓故事

發布時間:2022-02-17 14:3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2月16日電 (記者 應妮)貓,走街串巷,軟萌可愛;虎,又被稱為(wei) 大貓,威風凜凜。由商務印書(shu) 館舉(ju) 辦的“尋貓中國——守護中國的野生貓科動物”直播15日晚在線上與(yu) 讀者相約,中國貓科動物保護聯盟首席科學家劉炎林等人與(yu) 讀者分享了大貓和小貓的故事。

  2022年是虎年,這次自然大講堂主題先從(cong) 老虎這種大型貓科動物展開,畢業(ye) 於(yu) 北京大學動物學專(zhuan) 業(ye) 的劉炎林博士分享了我國野生老虎種群的生存現狀,讓讀者認識到了威風凜凜的老虎其實在野外所麵臨(lin) 的處境並不樂(le) 觀。同時,作為(wei) 商務印書(shu) 館2022年1月出版的新書(shu) 《眾(zhong) 神的怪獸(shou) :在曆史和思想叢(cong) 林裏的食人動物》的譯者,劉炎林也和線上的讀者一起探討了人與(yu) 老虎等猛獸(shou) 的關(guan) 係。

  在人類曆史上,人類對這些大貓和猛獸(shou) 們(men) 的情感其實非常複雜。一方麵,它們(men) 的凶猛會(hui) 讓人類感到恐懼,而另一方麵,人類又羨慕它們(men) 的凜凜威風。然而,在真實情況下,尤其是現代,這些大型動物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微乎其微,反而是它們(men) 在人類活動的幹預下變得苟延殘喘。在這本書(shu) 中,美國科學作家戴維·奎曼追溯曆史,走進野外,從(cong) 生態、曆史、文學、神話等多個(ge) 角度探討人類與(yu) 大型食肉動物的關(guan) 係。作者將專(zhuan) 業(ye) 的目光投入到因人類擴張而在迅速消失的荒野,追蹤與(yu) 大型食肉動物有關(guan) 的故事和文化,以期重新審視人類對吃人動物所抱有的恐懼,進而反思人和野生動物之間的關(guan) 係。劉炎林認為(wei) ,中國當下瀕危物種的保護和管理,以及人與(yu) 野生動物關(guan) 係的調整,都可以從(cong) 這本書(shu) 中找到啟發和借鑒。

  當晚分享的另一本書(shu) 《流浪貓戰爭(zheng) :萌寵殺手的生態影響》,出自美國史密森尼學會(hui) 下屬的候鳥研究中心主任彼得·P.馬拉的研究成果,這位保護生物學家同時也是一位資深寵物貓飼主。該書(shu) 表明,戶外的家貓(包括流浪貓、散養(yang) 家貓)僅(jin) 在美國每年就會(hui) 殺死數以十億(yi) 計的小型脊椎動物。此外,流浪貓在公共衛生方麵的安全隱患也不可小覷。該書(shu) 援引最新研究成果,考察戶外家貓在世界範圍內(nei) 對於(yu) 生物多樣性和公共衛生的衝(chong) 擊和影響,並試圖圍繞管理的爭(zheng) 議,給出新的解決(jue) 方案。

  來自美國自然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特納和西班牙馬德裏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科學插畫家安東(dong) ,為(wei) 現存的和滅絕的大型貓科動物提供了獨特而引人注目的闡述。《大貓和它們(men) 的化石親(qin) 屬》全書(shu) 從(cong) 解剖結構、生活習(xi) 性、捕食行為(wei) 等角度詳細描述各個(ge) 物種及其相互的差異,全方位展現大貓的魅力,並由此推演滅絕物種的功能和行為(wei) 。最後,該書(shu) 將大型貓科動物的演化史置於(yu) 全球背景,討論影響其演化和滅絕的關(guan) 鍵因素。

  據悉,商務印書(shu) 館近年來推出了以《看不見的森林》為(wei) 代表的“自然文庫”、以《逛動物園是件正經事》為(wei) 代表的“自然感悟”和以《中國鳥類圖鑒》為(wei) 代表的“自然觀察”等係列叢(cong) 書(shu) ,從(cong) 不同角度向國內(nei) 讀者介紹了國內(nei) 外不同領域的自然保護經驗和成果,從(cong) 圖書(shu) 出版領域為(wei) 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今年新推出的“自然大講堂”係列直播活動以一個(ge) 新的方式給各位讀者架設起認識自然、了解自然並且保護自然的橋梁。(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