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李道新:從體育題材影視作品中感受冬奧精神

發布時間:2022-02-17 14:3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李道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

  從(cong) 體(ti) 育題材影視作品中感受冬奧精神

  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100多天前,北京冬奧會(hui) 進入倒計時階段,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火炬傳(chuan) 遞故事短片《冰雪之約》正式上線。這部短片由丁晟執導,易烊千璽與(yu) 中國自由式滑雪運動員穀愛淩主演,講述了熱愛冰雪的少年由“史前滑雪岩畫”開啟追光之旅,與(yu) 少女在大自然的不同時空中重逢,創作者用電影呈現跨越人類文明千年曆程的“冰雪之約”。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李道新參加了這部短片全球首映式暨創作分享會(hui) ,李道新介紹,《冰雪之約》裏普通人和運動員一起陶醉於(yu) 大自然中,串聯了不同的景觀、冰雪運動和豐(feng) 富的情感。在他看來,“這部宣傳(chuan) 片做得不僅(jin) 有曆史厚重感,同時兼具運動質感。在片名的選擇上,‘冰雪之約’是約會(hui) 也是約定”。

  冬奧會(hui) 開幕前後,一批冬奧題材、體(ti) 育題材、冰雪運動題材影視劇陸續播映,這些作品在觀眾(zhong) 尤其是年輕觀眾(zhong) 中引發熱議。

  在電視劇領域,如近期播出的電視劇《超越》,聚焦“短道速滑”項目,講述短道速滑小將憑借熱愛和意誌,在不斷超越中成長,在冰雪速度間燃燒青春的勵誌故事;由《家有兒(er) 女》原班製作團隊傾(qing) 力打造的情景喜劇《冬奧一家人》講述北京胡同裏的一家人圍繞冰雪運動追求夢想、實現夢想的故事,該劇溫情和歡樂(le) 滿滿,生動詮釋了從(cong) 小家到大家、到國家、到天下一家的精神升華過程,值得期待。

  在電影方麵,《我心飛揚》《破冰少年》《極致回旋》或聚焦真人真事,或呈現冰雪運動的速度與(yu) 美感。前些日子提前觀看了電影《我心飛揚》的李道新對這部影片感觸頗深,“現在的體(ti) 育電影拍得相當具有可看性,不僅(jin) 應景而且鼓舞人心”。《我心飛揚》的靈感源自中國冬奧金牌零的突破,講述冬奧健兒(er) 拚搏進取、為(wei) 國爭(zheng) 光的故事。1980年中國代表團開始參加冬奧會(hui) ,屢次與(yu) 金牌失之交臂,失敗與(yu) 不甘像針一樣狠狠刺痛中國體(ti) 育人的心。為(wei) 實現零的突破,秦杉組建以楊帆為(wei) 代表的中國短道速滑國家隊,兩(liang) 人臨(lin) 危受命一起向金牌發起衝(chong) 擊……李道新說:“這些年,我們(men) 的體(ti) 育題材影視作品的創作及質量進步很大,特別是舉(ju) 辦了兩(liang) 次奧運會(hui) ,讓我們(men) 在體(ti) 育題材影視創作方麵積攢了不少的經驗。不過跟世界優(you) 秀的體(ti) 育電影相比,我們(men) 在創作中還是有一些距離需要去趕超。總體(ti) 而言,當下的體(ti) 育題材影視作品越來越有體(ti) 育感覺和體(ti) 育味道了。”

  在自己的國家、在北京這座“雙奧之城”,見證北京冬奧會(hui) 這一曆史時刻是難得的機遇。李道新說:“希望影視創作者能把北京冬奧最振奮人心、激動人心的時刻和幕後體(ti) 現人性光芒的故事都記錄下來。”他期待影視工作者能夠用各自的努力,創作出更多精品力作,回饋奧運帶給北京這座城市以及全國人民的精神滋養(yang) 。

  李道新說:“奧運經驗與(yu) 奧運精神讓體(ti) 育題材影視創作回歸,作品表達的不再是浮於(yu) 表麵的故事,而是把體(ti) 育精神融入其中,把人們(men) 對於(yu) 體(ti) 育的熱愛呈現出來,讓體(ti) 育成為(wei) 一種鼓舞人們(men) 前進的力量與(yu) 動力。”

  1月25日,在距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還有十天之際,北京冬奧組委公布北京冬奧會(hui) 官方電影主創團隊。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擔任北京冬奧會(hui) 官方電影總監製,原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張和平擔任北京冬奧會(hui) 官方電影專(zhuan) 家顧問團團長,著名導演陸川出任北京冬奧會(hui) 官方電影總導演。北京冬奧會(hui) 官方電影將記錄中國全麵兌(dui) 現申辦承諾、克服疫情影響籌辦舉(ju) 辦冬奧的真實故事。李道新期待,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順利舉(ju) 行的同時,能夠早日看到北京冬奧會(hui) 官方電影,期待這部電影能夠創造奧運電影的新高峰。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17日 08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