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以匠心創造未來
原標題: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以匠心創造未來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陳鼎
在北京市石景山區有一座頗具神秘色彩的寺院——承恩寺,始建於(yu) 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建成於(yu) 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在寺院麵寬三間的山門殿上高懸著一塊匾額,上書(shu) “勑賜承恩寺”,賜匾之人正是明武宗朱厚照。之所以說承恩寺具有神秘色彩,是因為(wei) 其在建成後,朱厚照便下旨命令當地駐軍(jun) 、政府及周邊百姓不得幹預承恩寺內(nei) 外任何大小事務,因此承恩寺雖為(wei) 寺院,但自建成之日起從(cong) 未開廟門、受香火、做道場。
清康熙初年,朝廷設立內(nei) 務府造辦處,並從(cong) 全國各地選拔出最優(you) 秀的工匠進入宮廷服務皇家。清王朝覆滅後,造辦處的工匠散落民間,在北京地區形成了包括金漆鑲嵌、花絲(si) 鑲嵌、景泰藍、牙雕、玉雕、雕漆、京繡和宮毯在內(nei) 的代表了當時手工技藝最高水平的八項絕技,史稱為(wei) “燕京八絕”。2006年,承恩寺被國務院公布為(wei) 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曾經的“神秘古刹”已向人們(men) 敞開了大門。走進承恩寺,便能欣賞到一件件陳列整齊的“燕京八絕”精品。
“燕京八絕”與(yu) 承恩寺結緣的故事要從(cong) 2008年說起。那一年,北京奧運會(hui) 成功舉(ju) 辦,中國令世界矚目。在此情況下,清宮造辦處第六代傳(chuan) 人柏群便向身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金漆鑲嵌髹飾技藝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的父親(qin) 柏德元詢問,是否能夠搭建一個(ge) 全新的平台,讓“燕京八絕”融合為(wei) 一。然而父親(qin) 卻對柏群說,“燕京八絕”各具所長,將它們(men) 合為(wei) 一體(ti) 談何容易。話雖如此,但柏群依然認為(wei) “八絕”融合必將有利於(yu) 它們(men) 各自的發展,於(yu) 是他把當時的“燕京八絕”國家級傳(chuan) 承人與(yu) 工藝美術大師的“二代傳(chuan) 人”召集在一起商量此事。最終,這群心懷誌向、富有熱情的年輕人一拍即合,決(jue) 定“抱團取暖”,共同努力推動提升“燕京八絕”的品牌知名度。2010年,北京燕京八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同一年,北京燕京八絕藝術館在承恩寺落地。宮廷的建築與(yu) 皇家的藝術“走”到了一起,順理成章,又相得益彰。
“2015年,我們(men) 又成立了北京燕京八絕協會(hui) ,聚集了近100位工藝美術大師和非遺傳(chuan) 承人。2020年,經過10年的努力,北京燕京八絕藝術館正式升級成為(wei) 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是一個(ge)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展示平台,也是一個(ge) ‘非遺’的傳(chuan) 承平台,體(ti) 現了傳(chuan) 統國粹的保護以及‘非遺’的活態傳(chuan) 承。”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館長柏群介紹,目前,博物館內(nei) 正在陸續完善八個(ge) “大師工作室”,就像傳(chuan) 統工藝美術企業(ye) 的“前店後廠”,既展示作品和文脈,又能夠讓來賓和遊客親(qin) 身感受、體(ti) 驗國粹技藝。柏群說,這便是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讓傳(chuan) 統“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最好體(ti) 現。
依托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北京燕京八絕協會(hui) 至今已舉(ju) 辦了超過500場主題文化交流活動,活動不僅(jin) 在博物館內(nei) 舉(ju) 辦,還走進了學校、機關(guan) 、社區、軍(jun) 營等,在最廣闊的範圍宣傳(chuan) 以“燕京八絕”為(wei) 代表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走進校園的時候,我們(men) 會(hui) 讓廣大青少年近距離地感受傳(chuan) 統手工藝。我們(men) 還在大運河文化帶、長江經濟帶上的主要城市進行作品展示和公益展演。我們(men) 還走進了粵港澳大灣區,也走出了國門,在加拿大、俄羅斯、美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留下了我們(men) 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足跡。我們(men) 這樣做既是在傳(chuan) 播華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也是在助力中國優(you) 秀文化在當下這種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yu) 共的發展環境下發揮其更大的作用。”
談到與(yu) 中國青年報社“溫暖一平方”的結緣,柏群期待通過這一平台使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成為(wei) 青少年感受國粹、體(ti) 驗技藝、交流思想、攜手共進的舞台。“溫暖一平方雖然聽起來是一平方,但是方寸之間自有天地。《中國青年報》是中國當代青年的大舞台,為(wei) 很多優(you) 秀的青年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並為(wei) 他們(men) 助力,讓他們(men) 在媒體(ti) 平台、文化平台上展現特色,綻放異彩。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的資源是屬於(yu) 全社會(hui) 的,這樣的一次攜手,可以讓彼此的優(you) 勢資源得到互動,讓更多青年人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滋潤下,更快、更好、更健康地成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