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誌願者:卓越的另一個角度

發布時間:2022-02-22 11:0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教育隨想】

  光明日報記者 李玉蘭(lan)

  北京冬奧會(hui) 順利進行,各國運動健將精彩的表現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與(yu) 此同時,活躍在冬奧會(hui) 的另一群青年——大學生誌願者也“火”了。

  美國單板滑雪運動員特莎·莫德因為(wei) 誌願者的熱情和友愛感動落淚的視頻在國內(nei) 外社交媒體(ti) 上被刷屏,引起眾(zhong) 多中外記者的注意。離開時,她又哭了,說“愛你們(men) ”,眾(zhong) 多網友在她的賬號下溫暖留言。

  我國新科奧運冠軍(jun) 任子威奪冠之後,走出頒獎區,有一群誌願者在那裏高聲唱“祝福我們(men) 偉(wei) 大的祖國,從(cong) 此走向繁榮富強”。他在接受記者采訪講到這個(ge) 故事的時候也哽咽了,任子威說:“我對我們(men) 這一代年輕人充滿希望,我們(men) 可以為(wei) 國家付出一切。”

  冬奧村的誌願者們(men) 和瑞典滑雪運動員斯文·托爾格倫(lun) 用礦泉水瓶當作冰壺進行冰壺比賽,一群運動員圍觀叫好。

  牙買(mai) 加運動員本傑明淩晨失眠到餐廳,誌願者們(men) 和他“鬥舞”,從(cong) 此他和餐廳的誌願者成了好朋友,每天都要去待一會(hui) 兒(er) ,開心共舞。

  向外國運動員展示中國功夫、和“冰墩墩”共舞引起熱情圍觀……無數溫暖的、朝氣蓬勃的故事每天每個(ge) 場館都在發生。

  “迎接參賽人員、提供交通運輸信息、餐飲服務……沒有他們(men) ,冬奧會(hui) 將無法運轉。”一家外國媒體(ti) 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的誌願者點讚。

  另外一則網絡短視頻中,不知道誌願者們(men) 是在早起上班還是深夜下班的路上,坐在大巴上的他們(men) 全都睡著了。發帖人寫(xie) 道,也沒有很累,隻是一坐下來就困。

  也許這就是冬奧誌願者們(men) 的日常,每天辛苦並快樂(le) 著。

  在運動員逐夢冰雪的時候,他們(men) 向全世界傳(chuan) 遞著友誼和溫暖。在運動員收獲獎牌的時候,他們(men) 也收獲屬於(yu) 自己的成長。我們(men) 可以相信,讓莫德落淚的誌願者們(men) 也同樣感動和不舍,讓任子威哽咽的誌願者們(men) 已經先他一步有了和他同樣的感受,和托爾格倫(lun) 、本傑明一起玩的誌願者們(men) 同樣收獲到他們(men) 的友誼……也許這就是人類熱愛體(ti) 育這種文化交流活動的原因之所在。

  體(ti) 育既是一種交流,也是一種教育。做奧運會(hui) 誌願者,在國際的、體(ti) 育的文化環境下,對於(yu) 大學生來講,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課堂,既是認識別人的課堂,也是認識自己的課堂。在國際文化環境下工作,誌願者們(men) 可以同時接觸到許多國家的文化和思想,增長了自己的見識,更重要的是,在這種交互中可以更清晰地認知自我。

  各高校在全力保障支持奧運會(hui) 的同時,都不約而同將服務冬奧會(hui) 作為(wei) 一個(ge) 大型思政實踐活動。因為(wei) ,對於(yu) 大學生來講,這不僅(jin) 是一個(ge) 難得的社會(hui) 實踐機會(hui) ,通過在冬奧會(hui) 的交流中認知他人,認識自己,更是一個(ge) 認識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製度、中國文化的實踐機會(hui) 。前述的這些故事告訴我們(men) ,正如同網友們(men) 熱議的那樣,中國的00後在奧運賽場上綻放出光芒,服務賽場的這些00後們(men) ,同樣值得我們(men) 驕傲。他們(men) 經受了考驗,他們(men) 展示了自信,這是一堂成功的思政課。他們(men) 收獲了成長,他們(men) 錘煉了能力,他們(men) 的精彩和卓越,正在開始。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22日 15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