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非遺人”助力冬奧“放大招”
中新網銀川2月20日電 題:寧夏“非遺人”助力冬奧“放大招”
中新網記者 於(yu) 晶
當冬奧遇上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是種怎樣的體(ti) 驗?連日來,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用一雙雙巧手,塑造出一件件令人讚歎的作品,為(wei) 這場“家門口的盛會(hui) ”加油喝彩,在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的同時,讓大家感受非遺魅力!
剪紙“剪”出“冬奧情”
一把剪刀、幾張彩紙,手指翻轉間,可愛的“冰墩墩”和“雪容融”便躍然紙上……2月20日,在寧夏銀川市國家級非遺剪紙項目傳(chuan) 承人伏兆娥的工作室,她正在給小朋友們(men) 講解“冬奧”吉祥物的剪法及需要注意的細節。
從(cong) 孩子們(men) 的剪紙作品中,可以看到滑雪、花樣滑冰、奧運會(hui) 徽等元素,學生們(men) 在感受剪紙文化魅力的同時,可以更多地了解冬奧、走進冬奧、助力冬奧。
伏兆娥告訴記者,她時刻關(guan) 注著冬奧賽事,感受了各國選手在賽場上超越自我的奧運風采,於(yu) 是萌生了用剪紙藝術助力冬奧的想法,生動有趣地展現運動員風采。
談及對於(yu) 傳(chuan) 統文化的保護和發揚,伏兆娥認為(wei) ,充分挖掘非遺的潛在內(nei) 涵和經濟價(jia) 值,開發適合現代口味的表現形式,才能讓古老的民間藝術找到自己的市場和空間。
皮裏乾坤“繪”冬奧
“它看起來是畫的,其實是凹凹凸凸的,有種3D的感覺,我很想學。”2月20日,寧夏銀川市,孩子們(men) 熱情高漲,爭(zheng) 先感受寧夏皮雕的非遺魅力。
“冬奧讓大眾(zhong) 對冰雪運動熱情高漲,可愛的‘冰墩墩’更是讓人愛不釋手。於(yu) 是很多手藝人利用自己的手藝技法製作‘冰墩墩’。我就在想能不能用皮雕工藝製作,經過幾次試驗摸索,終於(yu) 用皮雕把‘冰墩墩’製作出來了。”自治區級皮雕項目非遺傳(chuan) 承人郭靖說,“希望用這種方法讓更多人了解、學習(xi) 甚至愛上皮雕,也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同時也把我們(men) 的非遺文化發揚光大。”
巧手捏製“冬奧夢”
眼下,北京冬奧會(hui) 即將閉幕,吉祥物“冰墩墩”的熱度仍然隻增不減,風靡全球。銀川市級麵塑項目傳(chuan) 承人馮(feng) 剛,正在家中專(zhuan) 心致誌地“捏麵人”。他希望通過麵塑這個(ge) 形式把大家喜歡的造型再次呈現出來。
馮(feng) 剛以麵為(wei) 主料,調入不同的色彩顏料,通過搓、捏、切、劃等不同手法,用一把刻刀,製作出憨厚可愛的麵塑“冰墩墩”和“雪容融”,為(wei) 冬奧助力增威。
馮(feng) 剛表示,接下來他準備以中國的冬奧運動員為(wei) 題材,如武大靖、穀愛淩等人,捏一係列人物,並通過網絡直播平台向更多人特別是青少年朋友普及麵塑藝術、冰雪運動知識和奧林匹克精神。“如果說冬奧元素使得我手中的麵人變得血肉豐(feng) 滿,那麽(me) 奧林匹克精神必將為(wei) 古老的非遺文化注入嶄新的靈魂。”馮(feng) 剛說。
冬奧遇上非遺,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現代延伸,也是“匠人”精神的薪火相傳(chuan) ,同時通過文化的紐帶聯結起了中國與(yu) 世界,相信在這個(ge) 多元文化交融互動的體(ti) 育平台上,冰雪奧運將續寫(xie) 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篇章。(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