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新型農村合作社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紐帶作用
作者:郭慧子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鄉(xiang) 村治理的指導意見》指出,“建立以基層黨(dang) 組織為(wei) 領導、村民自治組織和村務監督組織為(wei) 基礎、集體(ti) 經濟組織和農(nong) 民合作組織為(wei) 紐帶、其他經濟社會(hui) 組織為(wei) 補充的村級組織體(ti) 係”,明確了農(nong) 民合作組織在村級組織體(ti) 係中的地位。新型農(nong) 村合作社是新時期農(nong) 民實現聯合的重要組織形式,如果能夠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進程中,依照國家法律和章程充分行使職權,必然能夠有效發揮其“紐帶”作用,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新型農(nong) 村合作社有利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型農(nong) 村合作社作為(wei) 經濟合作組織,首要作用就是能夠促進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基礎,是解決(jue) 農(nong) 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當前,我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仍然存在以下幾個(ge) 方麵問題:一是產(chan) 業(ye) 大而不強,農(nong) 產(chan) 品多而不優(you) ,一二三產(chan) 融合不深,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基礎依然薄弱,現代設施裝備應用不足,科技支撐能力仍然不強。二是農(nong) 業(ye) 經營規模偏小、主體(ti) 素質偏低,千家萬(wan) 戶的小生產(chan) 難以適應千變萬(wan) 化的大市場。三是鄉(xiang) 村的弱勢狀況還未改變,鄉(xiang) 村有限的人才物的資源流失依舊嚴(yan) 重。因此,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中,隻有激活產(chan) 業(ye) 並最終實現產(chan) 業(ye) 的振興(xing) ,才能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由農(nong) 民自願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參與(yu) 的新型農(nong) 民合作組織,具有兩(liang) 方麵的優(you) 勢:一方麵,新型農(nong) 村合作社是新時期農(nong) 民在基層黨(dang) 組織的引領下實現的聯合,很多地方的合作社采取了黨(dang) 組織領辦,或者“黨(dang) 組織領辦+村社合一”的方式,這可以保證新型農(nong) 村合作社的發展方向,維護和保障農(nong) 民基本權益,使合作社有序運行;另一方麵,農(nong) 民的自願參與(yu) 有助於(yu) 農(nong) 民主體(ti) 性與(yu) 創造性的發揮,促進他們(men) 實現有效合作與(yu) 聯合。因此,新型農(nong) 村合作社對於(yu) 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能夠起到推動作用。第一,起到匯聚、整合資源的作用。將農(nong) 民聯合起來可以盤活他們(men) 手中的土地、農(nong) 具等,通盤考慮資源的使用。比如,合作社可以集體(ti) 出資購買(mai) 農(nong) 具,並將農(nong) 具共享與(yu) 出租,這既可以降低農(nong) 民生產(chan) 成本,也可以增加農(nong) 民的收益。第二,增加投資吸引力。分散的小農(nong) 戶生產(chan) 難以對投資產(chan) 生足夠的吸引力,聯合起來才會(hui) 形成集聚和規模效應,才能強化地區特色,形成優(you) 勢資源,從(cong) 而增強地區吸引力。第三,能夠促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的延長。產(chan) 業(ye) 鏈條較短,是農(nong) 村發展中亟需解決(jue) 的問題。新型農(nong) 村合作社通過組織與(yu) 整合,統籌分工與(yu) 合作,能夠避免低質化的生產(chan) 重複,實現精細化生產(chan) 與(yu) 加工,使產(chan) 業(ye) 鏈向上遊延長,並讓農(nong) 民掌握生產(chan) 中的增值環節。由此可以實現農(nong) 民收入的提高、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的壯大,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可以凝聚、吸納、激活人力資本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重要作用
新型農(nong) 村合作社因其合作組織屬性,能夠凝聚人力、吸納人才、激活農(nong) 民參與(yu) 鄉(xiang) 村建設的積極性。堅持把鄉(xiang) 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意在鼓勵多元主體(ti) 參與(yu) 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來。“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在人”,強調人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核心要素,以及人的積極性的發揮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重要性。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多元主體(ti) 的有效參與(yu) 能夠激發鄉(xiang) 村社會(hui) 的活力和內(nei) 驅力。
新型農(nong) 村合作社因實現了生產(chan) 上的聯合,可以進一步帶動和促進人的要素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匯聚與(yu) 協商互動。首先,聚合人才,激活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人力資源。對合作社日常性生產(chan) 活動的參與(yu) ,能夠提高農(nong) 民參與(yu) 集體(ti) 活動的主動性,激發他們(men) 參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主體(ti) 意識和公共意識。合作社的不斷發展壯大還能夠吸引更多人才進入,並為(wei) 城鄉(xiang) 以及鄉(xiang) 村之間的人才共享搭建起橋梁。其次,強化農(nong) 村黨(dang) 員的帶頭作用。新型農(nong) 村合作社是在基層黨(dang) 組織的領導下成立和發展的,黨(dang) 員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活躍因素理應肩負起應有的職責,進一步發揮他們(men) 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鄉(xiang) 村治理各個(ge) 環節中的帶頭、示範和引領作用。再次,新型農(nong) 村合作社有助於(yu) 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多元主體(ti) 的協商共治。新型農(nong) 村合作社生產(chan) 經營運作本身需要村民進行協商合作,它又可以進一步充當農(nong) 民協商議事的平台。借助這一平台,有助於(yu) 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各主體(ti) 橫向和縱向的雙向聯通。一是連接村內(nei) 分散的農(nong) 民,使他們(men) 實現橫向互動。同時也可實現村與(yu) 村的聯結,達成村莊之間的合作與(yu) 協商。二是進一步打通基層政府與(yu) 農(nong) 民個(ge) 體(ti) 之間的阻隔,密切黨(dang) 組織與(yu) 農(nong) 民的關(guan) 係,實現縱向有效互動。由此可見,如果新型農(nong) 村合作社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就必然會(hui) 調動起各類主體(ti) 的能動性,解決(ju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人才匱乏,農(nong) 民主體(ti) 意識不強的難題。
有利於(yu) 整合其他鄉(xiang) 村社會(hui) 組織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落地生根
推進鄉(xiang) 村組織振興(xing) ,意在使鄉(xiang) 村社會(hui) 各類組織能找準定位,有序參與(yu) 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並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整合和完善,解決(jue) 鄉(xiang) 村社會(hui) 組織聚合力不足等問題。新型農(nong) 村合作社的出現,本身能夠促進鄉(xiang) 村社會(hui) 組織化程度的提升,進而能夠對鄉(xiang) 村其他社會(hui) 組織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農(nong) 民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主體(ti) ,要鼓勵農(nong) 民自願結合組成各種社會(hui) 組織和合作經濟組織,使之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農(nong) 民利益的代言人、公共服務的提供者、鄉(xiang) 村治理的參與(yu) 者、利益協調的當事人,以實現全麵鄉(xiang) 村振興(xing) 。首先,新型農(nong) 村合作社能夠提高鄉(xiang) 村社會(hui) 組織化水平。新型農(nong) 村合作社對農(nong) 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使其有能力回應農(nong) 民核心利益訴求。因而,它具有較強的組織感召力和利益整合功能。農(nong) 民通過參加合作社,以聯合形式成為(wei) 利益共同體(ti) ,有助於(yu) 他們(men) 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集體(ti) 行動,共表訴求、共建家園。其次,它能夠帶動其他經濟社會(hui) 組織的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需要各類社會(hui) 組織參與(yu) ,以提供職能輔助和資源補充。一方麵,新型農(nong) 村合作社對其他經濟社會(hui) 組織的發展具有示範參照作用,能夠有效破解他們(men) 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組織功能弱化、號召力不強、治理能力不足等問題。另一方麵,能夠帶動其他各類鄉(xiang) 村社會(hui) 組織的建立與(yu) 發展,把農(nong) 民重新組織起來,使各類鄉(xiang) 村組織更加有效運行、煥發活力,協同服務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共謀鄉(xiang) 村發展,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更多可依靠的組織力量。(郭慧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