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發揮長三角算力網絡帶動作用

發布時間:2022-02-24 16:50: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藍慶新(對外經貿大學教授、長三角貿易研究院院長)

  近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和內(nei) 蒙古、貴州、甘肅、寧夏8地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方案正式獲批,10個(ge) 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也同步啟動。至此,全國一體(ti) 化大數據中心體(ti) 係完成總體(ti) 布局,“東(dong) 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麵啟動。

  算力網絡是融合計算和網絡功能的新型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高度重視算力網絡建設。去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全國一體(ti) 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ti) 係算力樞紐實施方案》,提出建設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加快實施“東(dong) 數西算”工程,提升跨區域算力調度水平。去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打造智能算力、通用算法和開發平台一體(ti) 化的新型智能基礎設施,加快構建布局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全國一體(ti) 化大數據中心體(ti) 係完成總體(ti) 布局,有利於(yu) 形成協同東(dong) 西、優(you) 勢互補的數字經濟發展格局。

  長三角地區經濟發達,在產(chan) 業(ye) 數字化、數字產(chan) 業(ye) 化、數字治理、數字貿易、數字人才培養(yang) 、數字技術研發等方麵均居國內(nei) 前列。從(cong) 區位上看,長三角外接國際,內(nei) 聯長江經濟帶,輻射區域廣,內(nei) 外開放水平高,算力網絡帶動作用強,營商環境在全國領先,算力網絡的需求服務市場潛力大,有利於(yu) 吸納國內(nei) 外資源深入參與(yu) 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也有利於(yu) 全國各算力網絡樞紐節點、數據中心建設的一體(ti) 化協調聯動。

  也應看到,長三角算力網絡及相關(guan) 配套設施尚處於(yu) 建設起步期和市場培育期,資金投入大,建設周期長,核心技術缺乏,且疊加“雙碳”目標和東(dong) 西區域一體(ti) 化目標,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任重道遠。下一步需做好以下幾方麵的工作。

  做好製度設計。應及時成立協調建設領導機製,加強部門溝通協作,出台長三角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規劃,製定保障措施方案,統籌長三角地區數據中心集群、智能計算中心、數字產(chan) 業(ye) 和科創園區發展,優(you) 化算力網絡項目和基建布局,在實現長三角地區差異化協作和區域內(nei) 一體(ti) 化的基礎上,推動全國一體(ti) 化,發揮長三角與(yu) 國內(nei) 其他地區網絡樞紐節點建設的協同效應,促進東(dong) 西部數字經濟協調發展,避免對資源和市場的惡性競爭(zheng) 。

  強化市場帶動。發揮長三角地區數字經濟規模優(you) 勢,發揮市場主體(ti) 在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中的作用。推動數字經濟龍頭企業(ye) 在算力網絡建設中的地位和效能發揮,推動其在智能算法領域的技術進步和市場拓展。進一步深化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城鄉(xiang) 治理數據化和智能化,培育數智生活方式和場景,擴大長三角區域算力需求,從(cong) 而產(chan) 生算法網絡建設的市場效益,形成對要素資源投入的吸引力。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引導更多的社會(hui) 資本、金融資源和人才資源參與(yu) 其中。

  推動技術創新。算力網絡建設關(guan) 鍵在於(yu) 技術創新。長三角應充分發揮本地區人才、技術、產(chan) 業(ye) 和開放優(you) 勢,協調運用各類算法算力資源,政產(chan) 學研結合,加大基礎算法和算力技術、分布式數據操作係統技術等研發投入,聯合攻關(guan) ,集中突破,實現關(guan) 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

  注重綠色發展。長三角地區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應與(yu)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建設相協調,設計低碳綠色節能評價(jia) 體(ti) 係,形成算力樞紐和數據中心建設的考核標準,促進其在空間布局和項目建設上的低碳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滿足節能降耗要求。同時,算力網絡樞紐節點建設亦應注重瞄準長三角乃至全國的生態綠色低碳一體(ti) 化發展的需求,在技術開發、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方麵滿足建設低碳綠色循環經濟體(ti) 係的需要。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