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發揚曆史主動精神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發布時間:2022-02-24 16:50: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王一彪(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指出,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貫徹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攬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工程、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出台一係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係列重大舉(ju) 措,推進一係列重大工作,戰勝一係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jue) 了許多長期想解決(jue) 而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強調,“現在,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我們(men) 一定要繼續考出好成績,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wei)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hui) 上指出,“我們(men) 要繼續發揚曆史主動精神,乘勢而上,砥礪前行,走好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的趕考之路”。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精神,認真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要求我們(men) 搞清楚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為(wei) 什麽(me) 強調發揚曆史主動精神,弄明白曆史主動精神包含哪些豐(feng) 富內(nei) 涵以及如何更好發揚曆史主動精神。這樣,才能更好地為(wei)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發揚曆史主動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創造百年輝煌的成功密碼

  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用“四個(ge) 創造”高度概括了黨(dang) 的百年輝煌,即創造了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的偉(wei) 大成就,創造了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的偉(wei) 大成就,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偉(wei) 大成就,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偉(wei) 大成就。發揚曆史主動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在百年奮鬥曆史進程中始終保持的昂揚狀態,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書(shu) 寫(xie) 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史詩的成功密碼。

  總結百年曆史進程得出的重要結論。在一百年不平凡的奮鬥曆程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自力更生、發憤圖強,解放思想、銳意進取,自信自強、守正創新,交出了一份令世界驚歎的優(you) 異答卷,引領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這樣的偉(wei) 大曆史進程飽含著無數苦難與(yu) 輝煌。“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chong) 過去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引用李大釗同誌這一重要論斷闡明包括曆史主動精神在內(nei) 的精神力量對一個(ge) 政黨(dang) 的極端重要性,並得出深刻曆史結論:“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畏艱難險阻、直麵風險挑戰,頑強拚搏、不懈奮鬥,展現出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構築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譜係,形成了黨(dang) 的光榮傳(chuan) 統。”

  把握曆史發展規律的題中應有之義(yi) 。馬克思這樣說過:“人們(men) 自己創造自己的曆史,但是他們(men) 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men) 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cong) 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總結曆史經驗基礎上指出:“曆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發揚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在堅持唯物史觀基礎上自覺把握曆史發展規律的生動體(ti) 現。一百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正是在不斷深化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認識基礎上,積極探索並不斷完善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建設、改革道路和一係列方針政策,卓有成效提升黨(dang) 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zhong) 組織力、社會(hui) 號召力,進而掌握曆史主動、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

  應對各種困難風險挑戰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生於(yu) 憂患、成長於(yu) 憂患、壯大於(yu) 憂患,正是一代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心存憂患、肩扛重擔,發揚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才成功應對一係列困難風險挑戰。大革命失敗後,在敵我力量對比極端懸殊情況下,黨(dang) 創造性開辟農(nong) 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建立農(nong) 村革命根據地,迅速壯大了革命力量;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黨(dang) 領導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進行戰略轉移,以“雄關(guan) 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cong) 頭越”的大無畏氣概,奪取了二萬(wan) 五千裏長征偉(wei) 大勝利;麵對日本軍(jun) 國主義(yi) 者發動企圖滅亡中國的全麵侵華戰爭(zheng) ,黨(dang) 推動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正確抗戰方針政策,最終取得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鬥爭(zheng) 的完全勝利;抗戰勝利後全麵內(nei) 戰爆發,黨(dang) 及時製定正確方針政策,領導人民軍(jun) 隊從(cong) 戰略防禦逐步轉向戰略相持、戰略進攻並取得全國勝利;新中國成立之初麵對美帝國主義(yi) 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的嚴(yan) 峻形勢,黨(dang) 毅然作出抗美援朝戰略決(jue) 策,果斷粉碎侵略者妄想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的圖謀,贏得了“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曆史主動;在中國麵臨(lin) 向何處去的重大曆史關(guan) 頭,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作出把全黨(dang) 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jue) 策,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dang) 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yi) 的偉(wei) 大轉折。新時代麵對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掌握應對風險挑戰的戰略主動,對危及黨(dang) 的執政地位、國家政權穩定,危害國家核心利益,危害人民根本利益,有可能遲滯甚至打斷中華民族複興(xing) 進程的重大風險挑戰,果斷出手、堅決(jue) 鬥爭(zheng) ,解決(jue) 了許多長期想解決(jue) 而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奮鬥偉(wei) 大實踐中不斷豐(feng) 富和發展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秉承和發揚的曆史主動精神有著十分豐(feng) 富的內(nei) 涵,既有對曆史規律的科學認識,也有對理想信念的堅定追求;既有“為(wei) 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氣概,也有“綠我涓滴,會(hui) 它千頃澄碧”的奉獻情懷;既有“以天下為(wei) 己任”的使命擔當,也有“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踔厲奮發;既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清醒把握,也有對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戰略謀劃。深刻理解這樣的曆史主動精神,必須深切感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百年奮鬥曆史,尤其是在對新時代非凡曆程的深入考察中,把握其豐(feng) 富思想意蘊和實踐要求。

  尊重曆史規律的科學謀劃。曆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在創造輝煌曆史的百年征程裏,我們(men) 黨(dang) 注重認識、把握和運用曆史規律,審時度勢、綜合研判、科學謀劃,既對當下局勢作出有效性應對,又對未來趨勢作出前瞻性預判,從(cong) 而把領導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隻要把握住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曆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wei) ,奮發有為(wei) ,我們(men) 就能夠更好前進。”黨(dang) 的百年奮鬥曆程告訴我們(men) ,什麽(me) 時候能夠準確把握社會(hui) 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順應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就順利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運用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科學判斷曆史發展新階段,準確把握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變化,堅持在曆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始終踏準時代的節拍,迎風破浪、昂然前行。從(cong) 自覺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到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從(cong) 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到繼續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dong) 北振興(xing) 取得新突破、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鼓勵東(dong) 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改善生產(chan) 生活條件;從(cong)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促進世界和平與(yu) 發展,都是新時代科學把握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進而掌握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曆史主動的偉(wei) 大實踐。

  順應曆史進程的使命擔當。1919年,青年毛澤東(dong) 在《湘江評論》創刊詞中寫(xie) 道:“天下者,我們(men) 的天下;國家者,我們(men) 的國家;社會(hui) 者,我們(men) 的社會(hui) ;我們(men) 不說,誰說?我們(men) 不幹,誰幹?”2019年,習(xi) 近平主席在出訪回答外國領導人提問時直抒胸臆:“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ge) ‘無我’的狀態,為(wei) 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跨越百年的時代宣言,展現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舍我其誰的使命擔當。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經誕生,就把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確立為(wei) 自己的初心使命。曆經百年風雨,初心使命已深深融入黨(dang) 的基因血脈,成為(wei) 黨(dang) 獨特的政治優(you) 勢和精神特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主動順應曆史進程,堅持把初心使命轉化為(wei) 治國方略和執政實踐,將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製度納入黨(dang) 的製度體(ti) 係建設,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當代中國,在農(nong) 村、企業(ye) 、社區、學校、醫院、軍(jun) 營、科研院所,總能看到鮮紅黨(dang) 旗高高飄揚;災難麵前,搶險救災、疫情防控一線,總能聽到“我是黨(dang) 員我先上”的鏗鏘誓言,無數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用實際行動印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無愧為(wei) 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正領導中國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上不可逆轉地走向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汲取曆史智慧的創新開拓。縱覽百年曆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總是依靠創新打開新的局麵。“黨(dang) 指揮槍”原則的確定與(yu) 堅守熔鑄了新型人民軍(jun) 隊的靈魂,“三三製”政策的創造性提出帶來了抗日根據地的民主新氣象,“中國土地法大綱”的實施促使各解放區迅速形成土改熱潮,“過渡時期總路線”的貫徹迎來了新中國成立後大規模、有計劃的經濟建設高潮,“家庭聯產(chan) 承包責任製”的推行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經濟特區”的創辦讓荒灘漁村迅速崛起為(wei) 活力奔湧的嶄新城市,“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設立推動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大門越開越大。黨(dang) 之所以能夠創造出一個(ge) 又一個(ge) 奇跡,一個(ge) 重要原因是在汲取曆史智慧基礎上敢於(yu) 創新、勇於(yu) 開拓,從(cong) 而在順應曆史潮流中掌握曆史主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提出一係列原創性理論,推進一係列開創性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製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麵創新。麵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麵對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複雜局麵,堅持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2021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達114萬(wan) 億(yi) 元,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超過8萬(wan) 元,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我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之路。總之,我們(men) 黨(dang) 汲取曆史智慧、不斷創新開拓,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出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照鑒曆史經驗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善於(yu) 總結、學習(xi) 、運用曆史經驗,不怕困難、無所畏懼、敢於(yu) 鬥爭(zheng) ,進而開拓出一片嶄新天地,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一個(ge) 鮮明特色。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dang) 帶領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兩(liang) 大奇跡。黨(dang) 的第三個(ge) 曆史決(jue) 議對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問題導向進行的一係列具有全局意義(yi) 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作了闡述。針對一個(ge) 時期黨(dang) 的領導弱化、虛化、淡化、邊緣化問題和管黨(dang) 不力、治黨(dang) 不嚴(yan) 問題,采取一係列有力舉(ju) 措,特別是以猛藥去屙、重典治亂(luan) 的決(jue) 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持不懈開展反腐敗鬥爭(zheng) ;針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方麵存在的問題,及時作出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把握擴大內(nei) 需戰略基點,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等重大決(jue) 策;針對各方麵體(ti) 製機製深層弊端,堅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全麵深化改革,敢於(yu) 啃硬骨頭,敢於(yu) 涉險灘,突出製度建設,注重改革關(guan) 聯性和耦合性,真槍真刀推進改革;針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yan) 、司法不公、違法不究等嚴(yan) 重問題,專(zhuan) 題研究全麵依法治國問題,開展掃黑除惡專(zhuan) 項鬥爭(zheng) ,堅決(jue) 懲治放縱、包庇黑惡勢力甚至充當保護傘(san) 的黨(dang) 員幹部;針對脫貧攻堅這一底線任務,組織實施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現行標準下全國832個(ge) 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wan) 個(ge) 貧困村全部出列,近1億(yi)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zheng) 、總體(ti) 戰、阻擊戰,周密部署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抗疫鬥爭(zheng) 取得重大戰略成果;針對各類環境汙染、生態破壞呈高發態勢,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適應“走出去”日益擴大的新形勢,不斷完善海外利益保護體(ti) 係,有力應對了一係列海外利益風險挑戰。所有這些突破性的進展和成就,都充分展現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的強烈曆史擔當和大無畏鬥爭(zheng) 精神。

  堅定曆史自信的自我革命。麵對如何才能跳出治亂(luan) 興(xing) 衰曆史周期率的“窯洞之問”,毛澤東(dong) 同誌回答,“隻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經過百年奮鬥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新的實踐,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又給出第二個(ge) 答案:自我革命。一百年來,我們(men) 黨(dang) 外靠發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內(nei) 靠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推進自我革命,保證了黨(dang) 長盛不衰、不斷發展壯大。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是新時代黨(dang) 的自我革命的偉(wei) 大實踐,我們(men) 黨(dang) 之所以能夠開辟百年大黨(dang) 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是因為(wei)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定曆史自信,深入推進管黨(dang) 治黨(dang) 實踐創新、理論創新、製度創新,深化了對建設什麽(me) 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的規律性認識,把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納入“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zheng) ,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風邪氣,解決(jue) 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jue) 的頑瘴痼疾,清除了黨(dang) 、國家、軍(jun) 隊內(nei) 部存在的嚴(yan) 重隱患,管黨(dang) 治黨(dang) 寬鬆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探索出依靠黨(dang) 的自我革命跳出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徑。刀刃向內(nei) 、刮骨療毒的自我革命,使我們(men) 黨(dang) 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wei) 堅強領導核心。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指出,“我們(men) 隻有勇於(yu) 自我革命才能贏得曆史主動”。

  用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映照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的趕考之路

  發揚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既是一個(ge) 重大理論問題,更是一個(ge) 重大實踐問題。今天,我們(men) 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目標,同時更需要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和行百裏者半九十的清醒。走好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的趕考之路,必須繼續發揚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贏得更加偉(wei) 大的勝利和榮光。

  堅持追求真理,從(cong) 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最新成果中汲取更為(wei) 主動的精神力量。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好,歸根到底是因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行。一百年來,黨(dang) 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相統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創新相統一,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創立了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yi) ,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新的飛躍。黨(dang) 確立習(xi) 近平同誌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地位,確立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曆史進程具有決(jue) 定性意義(yi)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我們(men) 必須學懂弄通做實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胸懷“國之大者”,在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過程中掌握曆史主動。要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立場觀點方法,準確把握時代大勢,用馬克思主義(yi) 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續寫(xie) 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堅持人民至上,從(cong) 勤勞智慧富於(yu) 創造的偉(wei) 大人民中汲取更為(wei) 主動的精神力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為(wei) 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xing) ,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wei) 人民利益而奮鬥,是我們(men) 黨(dang) 立黨(dang) 興(xing) 黨(dang) 強黨(dang) 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來自人民、依靠人民、為(wei) 了人民,是黨(dang) 的發展邏輯和製勝密碼,無論革命、建設、改革,黨(dang) 一切奮鬥的根本目的,都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一百年來,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波瀾壯闊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改變了人民命運、發展了人民民主、促進了人民幸福,14億(yi) 多人口實現全麵小康,正向著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邁進。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極大增強了誌氣、骨氣、底氣,在曆史進程中積累的強大能量充分爆發出來,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曆史主動精神、曆史創造精神。“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過於(yu) 為(wei) 人民幸福而奮鬥。”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我們(men) 必須始終恪守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為(wei) 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堅持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定不移走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道路。要時刻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聆聽人民心聲、回應現實需要,與(yu) 人民心心相印、與(yu) 人民同甘共苦、與(yu) 人民團結奮鬥,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曆史輝煌。

  堅持賡續傳(chuan) 統,從(cong) 以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為(wei) 源頭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中汲取更為(wei) 主動的精神力量。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zheng) ,對黨(dang) 忠誠、不負人民的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展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夢想和追求、情懷和擔當、犧牲和奉獻,蘊含鮮明的紅色基因。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這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精神之源”。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需要物質文明極大發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極大發展。一百年來,我們(men) 黨(dang) 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在不懈奮鬥中構建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譜係。這些寶貴精神財富跨越時空、曆久彌新,集中體(ti) 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you) 良作風,彰顯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長期以來形成的偉(wei) 大創造精神、偉(wei) 大奮鬥精神、偉(wei) 大團結精神、偉(wei) 大夢想精神,深深融入我們(men) 黨(dang) 、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之中,為(wei) 立黨(dang) 興(xing) 黨(dang) 強黨(dang) 提供了豐(feng) 厚滋養(yang)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我們(men) 必須善於(yu) 用曆史映照現實、啟迪未來,弘揚光榮傳(chuan) 統、賡續紅色血脈,在汲取曆史養(yang) 分中增強曆史主動、煥發精神力量。要始終堅持正確黨(dang) 史觀、樹立大曆史觀,準確把握黨(dang) 的曆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認識黨(dang) 的曆史上重大曆史事件、重要曆史人物,從(cong) 無數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英雄事跡和崇高品質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奮力創造新的時代輝煌、鑄就新的曆史偉(wei) 業(ye) 。

  堅持文化自信,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汲取更為(wei) 主動的精神力量。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曆史所孕育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鬥、創造輝煌的一百年,也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自覺肩負曆史責任,秉持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繼承、轉化、創新,激勵中華兒(er) 女砥礪奮進的一百年。一百年來,黨(dang)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豐(feng) 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有機融入馬克思主義(yi) ,形成一係列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理論成果,推動中華民族在曆史進步中不斷實現文化進步。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我們(men) 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固本培元,推進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同當代社會(hui) 相適應、同現代化進程相協調,更好地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在傳(chuan) 承優(you) 秀中華文化中滋養(yang) 民族氣質、引領社會(hui) 風尚,在增強堅守正道的定力、砥礪前行的動力、改革創新的活力中掌握曆史主動,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堅持世界眼光,從(cong)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引領人類進步潮流的偉(wei) 大實踐中汲取更為(wei) 主動的精神力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關(guan) 注人類前途命運,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進。”回望百年曆史,我們(men) 黨(dang) 始終堅持全球視野,積極為(wei) 世界謀大同、為(wei) 人類謀和平發展,既注重“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又兼濟天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鮮明旗幟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積極履行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的大國責任擔當,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大貢獻。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我們(men) 必須時刻關(guan) 注人類前途命運,大力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反對霸權主義(yi) 和強權政治,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進,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推動曆史車輪向著光明的目標前進。要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國內(nei) 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積極推進科技自立自強,逐步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在實現中國自身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中為(wei) 人類發展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黨(dang) 的百年奮鬥史表明,隻有具有偉(wei) 大精神的政黨(dang) 才能領導人民贏得偉(wei) 大鬥爭(zheng) 、開創偉(wei) 大事業(ye) 。現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正團結帶領14億(yi) 多中國人民,信心百倍地向著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宏偉(wei) 目標邁進。今年下半年,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將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我們(men) 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繼續發揚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紮實推進黨(dang) 和國家各項工作,著力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hui) 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