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熱議杭州飛來峰“被路過” 石窟觀覽可成闖關遊戲
中新網杭州3月1日電 題:專(zhuan) 家熱議杭州飛來峰“被路過” 石窟觀覽可成闖關(guan) 遊戲
作者 嚴(yan) 格 王題題
近日,中新網發布“國寶杭州飛來峰‘被路過’”新聞後引起業(ye) 內(nei) 人士熱議。多位專(zhuan) 家學者認為(wei) ,可借助VR技術、AR技術和劇本殺闖關(guan) 遊戲等形式,活化呈現曆史文化遺產(chan) ,推進曆史文化遺產(chan) 與(yu) 旅遊深度融合。
靈隱景區以佛教文化為(wei) 主題,是西湖世界文化遺產(chan) 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靈隱寺的雙塔雙經幢和飛來峰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杭州西湖靈隱景區管理處副書(shu) 記、文博研究館員邵群告訴記者,靈隱景區年接待遊客達到500多萬(wan) 人次,在浙江省名列前茅。
據悉,飛來峰位於(yu) 靈隱寺外,遍布五代以來的佛教造像,多達三百四十餘(yu) 尊,為(wei) 中國江南罕見的古代石窟藝術瑰寶,是佛教中國化的生動寫(xie) 照。飛來峰造像是中國現存元代藏傳(chuan) 佛教造像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造像群之一,更是藏漢藝術在江南的匯聚之處。
但是邵群發現,遊客大多路過飛來峰在靈隱等寺廟進香祈福,然後出來又路過飛來峰,在著名的彌勒菩薩造像前拍個(ge) 照片,走馬觀花到此一遊,大多數遊客沒有機會(hui) 了解飛來峰豐(feng) 厚的曆史文化遺產(chan) ,她覺得很可惜。
針對這個(ge) 現象,浙江省文化和旅遊智庫專(zhuan) 家、原杭州市旅遊委員會(hui) 主任李虹認為(wei) ,該現象的主要成因為(wei) 大眾(zhong) 文化認知分層、“主景點遮蔽效應”,以及文化遺跡解讀和傳(chuan) 導欠缺。
在他看來,大眾(zhong) 文化認知分層,短時間內(nei) 難以改變,但可以加強文化遺跡解讀傳(chuan) 導,李虹則建議,景區管理部門應創新解讀方式,活化呈現曆史文化遺跡,如重新梳理飛來峰造像來龍去脈,並借助融媒體(ti) “探秘”創意視頻引發公眾(zhong) 對飛來峰的關(guan) 注。同時,也可考慮設置專(zhuan) 門的小型圖文展示館,用AR、VR技術複現造像曆史場景。
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hui) 文化和旅遊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主任孫喆認為(wei) ,飛來峰造像藝術博大精深,每一尊佛像都有故事,需要慢慢品、細細看。而對於(yu) 該藝術的欣賞,除了需要自身修養(yang) 的提高,更需要管理者的宣傳(chuan) 與(yu) 引導。
鑒於(yu) 飛來峰場地比較局促,不利於(yu) 遊客的長時間逗留,為(wei) 讓市民遊客更好地體(ti) 驗曆史文化遺產(chan) 的魅力,孫喆建議,靈隱景區除了加強現場講解外,更需要加大網上宣傳(chuan) 力度,如開設網上的“靈隱石窟”以及用CR、VR等普及佛教造像藝術教育。
在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專(zhuan) 家賈雲(yun) 峰看來,飛來峰這一曆史文化遺產(chan) 與(yu) 旅遊的深度融合,需要把握好保護與(yu) 開發、傳(chuan) 統與(yu) 現在、營銷和產(chan) 品等三個(ge) 維度的平衡,同時圍繞“新、奇、樂(le) ”等三個(ge) 旅遊核心關(guan) 鍵詞進行突破,並通過製定完整的品牌發展戰略、設計一係列的網紅打卡地、強化景區娛樂(le) 化解讀等三個(ge) 推廣抓手,吸引遊客前往。
賈雲(yun) 峰認為(wei) ,單純看景平麵感受的旅遊模式現在已經越來越不被遊客,特別是年輕遊客所接受,他們(men) 希望是沉浸式和網紅氣質的旅遊,而飛來峰從(cong) 天外飛來的傳(chuan) 說和神秘的造像文化,其實本身具備了網紅氣質,完全可以成為(wei) 網紅打卡地,完全可以和目前元宇宙、劇本殺、密室逃脫等年輕人喜聞樂(le) 見的娛樂(le) 方式結合起來,完全可以把係列洞窟造像觀覽做成一個(ge) 掃碼闖關(guan) 遊戲。
“活化傳(chuan) 說,抓住傳(chuan) 承,打造傳(chuan) 奇,這或許是飛來峰的發展目標。”賈雲(yun) 峰這樣認為(wei)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