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人世間》熱播破圈為嚴肅文學影視化探索路徑空間

發布時間:2022-03-02 16:2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1日電 (記者 應妮)現實題材當代大劇《人世間》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及愛奇藝播出。劇集開播以來,創下央視近5年電視劇平均收視新高,豆瓣評分8.1。電視劇的熱播成為(wei) 優(you) 秀文學作品被改編為(wei) 精品好劇的又一成功案例。

  為(wei) 深入探討總結文學影視改編的經驗,中國作家協會(hui) 於(yu) 2月28日在京召開了“從(cong) 文學到影視——《人世間》座談會(hui) ”。

  文學能以更立體(ti) 的方式光大自身價(jia) 值

  作家梁曉聲的長篇小說《人世間》於(yu) 2017年首次出版,小說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軌跡為(wei) 線索,展示近50年來中國社會(hui) 的發展變遷,貫穿其中的,既有中國社會(hui) 發展的“光榮與(yu) 夢想”,也直麵了改革開放進程的艱難與(yu) 複雜,塑造出眾(zhong) 多勞動者、建設者、改革者、創業(ye) 者等人物群像,從(cong) 他們(men) 充滿悲歡離合的跌宕人生中,史詩般展現波瀾壯闊的中國社會(hui) 巨變。

  小說出版後不久,騰訊影業(ye) 與(yu) 導演李路共同選擇決(jue) 定拍攝。2018年11月,騰訊影業(ye) 獲得了作品8年的影視改編權。翌年,《人世間》獲得中國文學最高獎——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中國作協主席、中國文聯主席鐵凝在致辭中說,《人世間》的熱播再次證明了文學與(yu) 影視的親(qin) 密關(guan) 係。從(cong) 文學到影視,這不僅(jin) 是在描述一個(ge) 過程,更標誌著一個(ge) 生機勃勃的創造與(yu) 接受的廣闊空間。語言是人類最深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文學作為(wei) 語言的藝術,有著最悠久、最深厚的傳(chuan) 統;影視等其他藝術門類在開拓自身藝術天地的過程中既區別於(yu) 文學而張揚自身特性,又從(cong) 文學中獲得豐(feng) 沛的資源和強大的支撐。文學與(yu) 影視,這是一種相互區分、相互激勵而又相互啟發、相互成全,最終相互增強和放大的關(guan) 係。回顧現代以來文學和影視發展的曆史,我們(men) 都能深刻地在文學的力量中展望影視的力量,在影視的力量中領會(hui) 文學的力量。

  中國作協黨(dang) 組書(shu) 記、副主席、書(shu) 記處書(shu) 記張宏森指出,小說《人世間》被成功改編為(wei) 電視劇並成為(wei) “熱點”“爆款”,充分證明了文學能夠以更立體(ti) 的方式光大自身價(jia) 值。在今天,文學創作想要更好地融入現代傳(chuan) 播格局,就一定要更加充分、更加主動地同眾(zhong) 多藝術門類及文化形態交流互鑒、融合接軌。新時代文學,能夠在不斷地擁抱和衍生中,把握曆史主動、打開無限可能。

  他透露,中國作協將在今年推出實施“新時代山鄉(xiang) 巨變創作計劃”和“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通過一係列新思路、新措施、新辦法,集中打造和推出一批高水準、有分量的文學力作,為(wei) 影視和其他文化領域輸送更多更好的文學資源。

  “我們(men) 做內(nei) 容的使命是希望讓好故事生生不息,需要以文學為(wei) 起點,以影視創造全民共鳴點,然後再能反哺文學,這也是講好中國故事、打造中國獨特IP的中國模式。”作為(wei) 該劇出品人,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程武表示,希望借《人世間》作為(wei) 一個(ge) 非常好的範例,讓文學和影視照亮我們(men) 的美好生活。

  據悉,由騰訊影業(ye) 、新麗(li) 傳(chuan) 媒、閱文影視“三駕馬車”聯合推出的《人世間》與(yu) 去年上映的“慶祝建黨(dang) 一百周年重點影片”《1921》,及即將播出的、改編自魯迅文學獎獲獎小說的電視劇《心居》將共同構成騰訊影業(ye) 與(yu) 閱文集團的“時代旋律三部曲”。

  為(wei) 嚴(yan) 肅文學影視化帶來更多路徑空間

  座談會(hui) 現場,《人世間》的原著作者梁曉聲、導演兼總製片人李路和編劇王海鴒分享了創作感悟。

  梁曉聲坦言,“影視劇對於(yu) 我想表達的思想,進行了很好的提煉。電視劇將部分角色和情節從(cong) 概念化變為(wei) 具象化,更加智慧地進行戲劇展現,例如對於(yu) 周母這個(ge) 角色的刻畫、將周父認可鄭娟的情節改為(wei) 讓鄭娟在門口聽到父子倆(lia) 掏心掏肺對話等等,這些改動都體(ti) 現了導演與(yu) 改編者對原作的提升。”

  在王海鴒看來,“嚴(yan) 肅文學是個(ge) 人對生活經曆的思考,而電視劇是大眾(zhong) 藝術,越是嚴(yan) 肅文學,改成電視劇就越有難度,小說表達轉化為(wei) 影視表達,除了形式上的,更是理念上的。影視劇是一門集體(ti) 的藝術,這部劇在藝術和市場之間做出了最正確的平衡。”

  李路認為(wei) ,《人世間》原著為(wei) 影視劇改編打下很好基礎:首先是一群立得住的人物群像,其次包含了近五十年的曆史眾(zhong) 生相,有足夠的時代縱深,最後還有鮮活的故事和人間煙火味。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王一川從(cong) 美學視角指出,《人世間》已經讓中國式心性智慧引領現實主義(yi) 精神原則,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實主義(yi) 的藝術道路,可以給予當代同類題材電視劇以及其他門類藝術創作以有益的美學範式啟迪。

  “在苦難中昂揚向上,是文學作品《人世間》所傳(chuan) 達的重要價(jia) 值。”中國電影評論學會(hui) 會(hui) 長、原中國電影家協會(hui) 秘書(shu) 長饒曙光認為(wei) ,電視劇主創的工匠精神讓觀眾(zhong) 透過《人世間》領略50年來中國社會(hui) 的時代風雲(yun) 和社會(hui) 變遷,看到特定文化環境中情感和生活的表達,獲得精神和思想上的洗滌與(yu) 滋養(yang) 。(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