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五問鄉村振興——看中央一號文件如何開啟鄉村振興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2-03-02 16:47:00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五問鄉(xiang) 村振興(xing) ——看中央一號文件如何開啟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篇章

  導語:2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做好2022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的意見》(即一號文件)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19個(ge) 指導“三農(nong) ”工作的一號文件。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務、針對性舉(ju) 措、實效性導向,部署2022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明確了兩(liang) 條底線任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三項重點工作:鄉(xiang) 村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那麽(me) ,新的一年裏,我們(men) 如何落實兩(liang) 條底線任務?如何推進三項重點工作?以接續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確保農(nong) 業(ye) 穩產(chan) 增產(chan) 、農(nong) 民穩步增收、農(nong) 村穩定安寧。

五問鄉(xiang) 村振興(xing) ——看中央一號文件如何開啟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篇章

  

  一問:糧食安全如何“保”?

  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閔師、北京大學現代農(nong) 學院王曉兵:麵對當前錯綜複雜的國內(nei) 外環境,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必須要做到“穩”。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與(yu)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食物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我國對糧食的需求重點體(ti) 現在對飼料糧和高附加值產(chan) 品(如油料作物)需求的持續增長。盡管我國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已經邁上一個(ge) 新台階,但在資源與(yu) 環境約束下,糧食產(chan) 量仍難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特別是在當今世界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和各種衝(chong) 擊之際,全球糧食市場麵臨(lin) 較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更要堅持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隻有這樣才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基於(yu) 此,就需要實行耕地保護,確保糧食播種麵積穩定。同時,一號文件也提出健全農(nong) 民種糧收益保障機製,適當提高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穩定玉米、大豆生產(chan) 者補貼和稻穀補貼政策,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主產(chan) 省產(chan) 糧大縣全覆蓋。這些都發出了一個(ge) 重要信號,就是要讓農(nong) 民種糧有利可圖,充分調動主產(chan) 區抓糧、農(nong) 民種糧的積極性。【解讀全文】

五問鄉(xiang) 村振興(xing) ——看中央一號文件如何開啟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篇章

  

  二問: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以防規模性返貧?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農(nong) 業(ye) 經濟與(yu) 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博導呂開宇:打鐵必須自身硬,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必須實現“三大轉變”:政策目標上由“短平快”向“可持續”轉變,支持方式上由政府“直接性”幫扶向強化市場“競爭(zheng) 性”轉變,群眾(zhong) 麵貌上由“等靠要”向“努力幹”轉變,重點要抓住三個(ge) 要害。一是抓產(chan) 業(ye) ,有效推動脫貧地區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二是抓就業(ye) ,切實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是抓公益,用好公益崗位增加就地增收能力。此外,作為(wei) 過渡期內(nei) 規模性返貧的風險點和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硬骨頭,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和異地搬遷集中安置區是重中之重,需要重點對待。一是針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打好幫扶組合拳。二是針對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做好後續安置工作。二是針對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做好後續安置工作。三是針對後續幫扶政策,落實高質量重點幫扶。【解讀全文】

五問鄉(xiang) 村振興(xing) ——看中央一號文件如何開啟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篇章

  

  三問:如何借助數字技術推進鄉(xiang) 村發展?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春頂、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林欣:在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數字農(nong) 業(ye) 和數字鄉(xiang) 村的建設是實現未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在經濟發展方麵,要加快推動種植業(ye) 、畜牧業(ye) 、漁業(ye) 等領域數字化轉型,打造數字農(nong) 業(ye) 應用先進縣市和數字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爭(zheng) 取一批數字農(nong) 業(ye) 試點建設項目在各地落地實施,以村鎮為(wei) 單位,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數字農(nong) 業(ye) 發展典型模式,推進“三農(nong) ”綜合信息服務,提升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經營水平。在人才培養(yang) 方麵,要充分調動區域涉農(nong) 高校、科研院所和職業(ye) 學校等資源優(you) 勢,以地方數字農(nong) 業(ye) 發展需求為(wei) 出發點,開展數字農(nong) 業(ye) 相關(guan) 研究和項目建設,建立數字農(nong) 業(ye) 領域的人才培養(yang) 和實訓基地,培養(yang) 既懂理論又懂實踐的複合型人才。在文化交流方麵,依靠數字平台開發鄉(xiang) 村文化創意產(chan) 品,打造鄉(xiang) 村文化品牌,提高村民群眾(zhong) 的文化生活質量,保護和傳(chuan) 承鄉(xiang) 村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和民間工藝。在鄉(xiang) 村治理方麵,利用新媒體(ti) 功能嚐試打造專(zhuan) 屬微信群和公眾(zhong) 號,引導廣大村民積極參與(yu) 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的討論話題,構建數字化監督平台,使得信息獲取更加公開透明,提高鄉(xiang) 村治理決(jue) 策的科學性。【解讀全文】

五問鄉(xiang) 村振興(xing) ——看中央一號文件如何開啟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篇章

  

  四問:如何提升鄉(xiang) 村建設的質量,破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困境?

  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重慶郵電大學分中心研究員鍾星星:破解鄉(xiang) 村發展困境,關(guan) 鍵在於(yu) 提升鄉(xiang) 村建設的質量。在戰略上,既要自上而下,順應發展規律,合理確定村莊布局,不超越發展階段盲目建設,明確建設時序,堅持數量服從(cong) 質量、進度服從(cong) 實效,求好不求快。又要自下而上,立足鄉(xiang) 村現有基礎,因村製宜、因需製宜,注意避免在“空心村”的無效投入,不搞大拆大建,防止“千村一麵”,更要防範村級債(zhai) 務風險。在目標上,要在加強物質條件建設的同時加強農(nong) 村精神文明建設、思想道德建設、文化體(ti) 育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推動形成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在動力上,一方麵,政府要從(cong) “主引擎”變為(wei) “推進器”,培養(yang) 鍛煉懂農(nong) 業(ye) 、愛農(nong) 村、愛農(nong) 民的“三農(nong) ”工作隊伍;另一方麵,要堅持農(nong) 民主體(ti) 地位,激發農(nong) 民的主動性,培訓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破解“政府幹農(nong) 民看”等難題。在內(nei) 容上,決(jue) 心要硬,堅定不移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戰略;措施要硬,把解決(jue) 鄉(xiang) 村公共服務痛點難點問題落腳到具體(ti) 工作上,推進鄉(xiang) 村管理服務數字化;落實要硬,責任要實、機製要全、執行要強,推動好的製度措施切實落地。在特色上,要加快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改善人居環境,讓農(nong) 村更具現代化的生活品質。同時,也要守住鄉(xiang) 土的根脈,注重保留鄉(xiang) 村特色風貌。【解讀全文】

五問鄉(xiang) 村振興(xing) ——看中央一號文件如何開啟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篇章

  

  五問:鄉(xiang) 村治理如何完善?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求是講席教授、中國農(nong) 村發展研究院國際院長陳誌鋼等:落實一號文件關(guan) 於(yu) 鄉(xiang) 村治理的措施,要綜合利用政策工具、市場手段和基於(yu) 自然的解決(jue) 方案,在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優(you) 化農(nong) 村人居環境服務和管理,建立健全人居環境治管護的長效機製,全麵提升農(nong) 村人居環境質量。一是探索多樣、穩定的籌資機製,拓寬農(nong) 村人居環境管護資金的來源。二是完善公共環境設施,優(you) 化公共環境服務,拓展市場化的廢水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製度。三是發揮人居環境整治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作用,讓基礎設施完善和人居環境提升產(chan) 生切實的社會(hui) 經濟效益。【解讀全文】

  (監製:蔣正翔;策劃製作:鄭芳芳、劉夢甜;圖片來源:新華網)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