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老麵孔”變身城市“新地標”
煉鐵原料區變身北京冬奧組委駐地、精煤車間化作冰雪運動隊訓練場地,不遠處,滑雪大跳台巍然矗立——在北京首鋼園,粗獷震撼的工業(ye) 風格與(yu) 動感十足的冰雪運動有機交融,工業(ye) “老麵孔”化身亮眼的城市“新地標”。
青島啤酒在百年老廠房內(nei) 建起啤酒博物館,吸引遊客前來“打卡”;上海楊浦廢棄的舊倉(cang) 庫被改造成網紅美術館,“工業(ye) 鏽帶”變身“生活秀帶”……近年來,一座座老廠礦、工業(ye) 區在保護利用中悄然蛻變。
作為(wei) 工業(ye) 文化的重要載體(ti) ,一處處工業(ye) 遺產(chan) 見證了我國工業(ye) 化進程不同階段,承載著一座座城市的曆史記憶和文化積澱。2017年以來,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已先後發布5批194項國家工業(ye) 遺產(chan) 。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利用探索出哪些經驗,如何讓其煥發新生機,記者采訪了有關(guan) 部門和相關(guan) 企業(ye) 。
活化利用、舊物新用,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利用方式多種多樣
“上新啦!看這個(ge) 國風寫(xie) 意瓷盤,顏色豐(feng) 富飽滿,花卉栩栩如生。”江西景德鎮市,創客周馨在抖音直播間發布新品後不久,產(chan) 品便被搶購一空,“陶瓷熱銷,離不開文化底蘊。”
文化底蘊來自哪裏?鏡頭一轉,謎底揭曉:高低錯落的鋸齒形廠房被精心改建為(wei) 陶藝體(ti) 驗空間,廢棄的舊設備化作設計師手中獨具創意的裝飾藝術品。穿行在陶溪川文化創意街區,從(cong) 老窯車鐵軌鋪成的路沿石到舊窯磚鋪設的水景廣場,原有建築的風貌與(yu) 洋溢現代氣息的設計相映成趣。
以景德鎮宇宙瓷廠和為(wei) 民瓷廠兩(liang) 處工業(ye) 遺產(chan) 為(wei) 基礎,通過對老廠房進行修繕改造、在舊空間植入新業(ye) 態,2016年10月,陶溪川文創街區正式運營。
“工業(ye) 遺產(chan) 不僅(jin) 是記錄陶瓷文化的珍貴‘活頁’,也是文創產(chan) 業(ye) 鏈上的重要一環。”景德鎮陶邑文化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馮(feng) 俊介紹,基於(yu) 工業(ye) 遺產(chan) ,公司創建了新的陶瓷文創品牌,線下旅遊、線上展銷,去年營業(ye) 收入突破6億(yi) 元。
與(yu) 陶溪川文創街區類似,近年來,一些地方先行先試,結合資源特色和曆史傳(chuan) 承,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利用新方式。
延續功能,活化利用。“一些老廠房舊設備雖然‘鏽跡斑斑’,但仍具有生產(chan) 能力,是‘活態’的工業(ye) 遺產(chan)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劉伯英舉(ju) 例,像裝備製造業(ye) 的洛陽一拖、傳(chuan) 統手工業(ye) 的自貢鹽井等工業(ye) 遺產(chan) ,經過修繕保護與(yu) 改造利用,正從(cong) 單一生產(chan) 向集生產(chan) 、休閑旅遊、科普研學等於(yu) 一體(ti) 的綜合業(ye) 態轉變,挖掘和提升了工業(ye) 遺產(chan) 的價(jia) 值。
轉變功能,舊物新用。不少工業(ye) 遺產(chan) 已不具備生產(chan) 功能,通過引入商業(ye) 辦公、文化產(chan) 業(ye) 、科技研發等新功能,也可迎來新生。如北京798園區變身藝術空間,上海民生碼頭八萬(wan) 噸筒倉(cang) 被改造為(wei) 巨型室內(nei) 展館。
“近年來,我們(men) 通過發布國家工業(ye) 遺產(chan) 名單,搶救性地保護了一批重要工業(ye) 遺存。”工信部產(chan) 業(ye) 政策與(yu) 法規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利用的方式包括工業(ye) 旅遊、產(chan) 業(ye) 園、城市綜合體(ti) 、博物館、開放空間、教育基地、影視基地等,“通過將工業(ye) 遺址打造成為(wei) 集城市記憶、知識傳(chuan) 播、創意文化、休閑體(ti) 驗於(yu) 一體(ti) 的文化生活新空間,可助推企業(ye) 轉型、城市更新、區域經濟發展。”
推動工業(ye) 遺產(chan) “活”起來,要注重挖掘文化內(nei) 涵、提升市場主體(ti) 參與(yu) 意願
喚醒沉寂已久的工業(ye) 遺產(chan) 並非易事。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盡管目前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利用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但也麵臨(lin) 一些有待解決(jue) 的問題。
一方麵,要在改造建築實體(ti) 的同時,注重挖掘文化內(nei) 涵。
“讓老工廠變身文化產(chan) 業(ye) 場所,不能依靠簡單‘借殼’。隻有注入‘精神’,才能長久可持續。”馮(feng) 俊告訴記者,陶溪川文創街區的改造中,為(wei) 生動再現陶瓷文化,相關(guan) 人員先後收集整理了許多陶瓷工的口述史,並以數字化手段推出《陶工錄》,“這些看似不會(hui) 直接產(chan) 生經濟效益的舉(ju) 措,會(hui) 構築起工業(ye) 遺產(chan) 的獨特底蘊。”
不隻是再現傳(chuan) 統文化,一些工業(ye) 遺產(chan) 通過發掘精神內(nei) 涵實現功能轉變。在陝西寶雞市,依托紅光溝航天六院舊址建設成的國家級航天精神文化區,已成為(wei) 陝西省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在四川樂(le) 山市,通過對舊址進行修繕改造,還原“時代楷模”彭士祿事跡陳列館,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研發實驗基地正成為(wei) 集教育、科普研學、文物保護和文創旅遊於(yu) 一身的科技文旅小鎮。
“目前有的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利用偏重於(yu) 建築改造和景觀設計,對其內(nei) 在的曆史價(jia) 值、社會(hui) 價(jia) 值和藝術價(jia) 值研究挖掘不深,未來有待改進提升。”北京科技大學科技史與(yu) 文化遺產(chan) 研究院院長潛偉(wei) 認為(wei) 。
“與(yu) 人們(men) 熟悉的文物不同,工業(ye) 遺產(chan) 是一個(ge) 綜合概念,包括生產(chan) 、生活和配套設施。”在劉伯英看來,保護利用好工業(ye) 遺產(chan) ,需要有關(guan) 部門和企業(ye) 更深入地研究工藝流程,找到關(guan) 鍵節點並進行保護,在展現生產(chan) 全貌中傳(chuan) 播好工業(ye) 文化、提升經濟價(jia) 值。
另一方麵,也要有效提升市場主體(ti) 的參與(yu) 意願。
與(yu) 重建相比,對老廠房進行改造所花的成本並不一定更低,而且回報周期較長。不少工業(ye) 遺產(chan) 坐落在三四線城市,文化消費仍處於(yu) 成長期,加大了經營難度。
“更好激發市場主體(ti) 積極性,要進一步理順機製。”劉伯英舉(ju) 例說,目前有些工業(ye) 遺產(chan) 建設用地的權屬性質和土地用途變更仍不明確,有的工業(ye) 遺產(chan) 建築設計規範要求偏高,“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製約了企業(ye) 參與(yu) 的積極性,也影響了工業(ye) 遺產(chan) 的保護利用水平,未來有待進一步解決(jue) 。”
近年來,已有一些地方先行探索,力爭(zheng) 疏通機製“堵點”。比如景德鎮,將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利用納入城市總體(ti) 規劃,自上而下地理順用地性質、設計規範,讓市場主體(ti) 敢於(yu) 投資、長線經營。
分層分級、多方協作,推進工業(ye) 遺產(chan)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涉及礦山、機械、冶金、化工、紡織、能源、航空、航天、電子、通信、交通等行業(ye) ,工業(ye) 遺產(chan) 不僅(jin) 門類豐(feng) 富、形態多樣,而且規模巨大。“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尚存近千處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利用工作總體(ti) 上還處於(yu) 起步期。”工信部產(chan) 業(ye) 政策與(yu) 法規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當前,社會(hui) 各界對加強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利用已形成廣泛共識,未來還要通過政府引導不斷提升社會(hui) 參與(yu) 度,推進工業(ye) 遺產(chan) 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分層分級,讓更多工業(ye) 遺產(chan) 得到保護利用。
“工業(ye) 遺產(chan) 常常位於(yu) 城市中心位置,占地規模大,倘若得不到有效利用,會(hui) 造成資源浪費。”潛偉(wei) 認為(wei) ,應首先進行價(jia) 值評估,在合理保護基礎上大膽探索創新,對有特色的、綜合價(jia) 值較高的部分重點保護,對其他部分善加改造,拓展再利用的空間。
目前,各地的工業(ye) 遺產(chan) 分級保護利用機製已逐漸形成。下一步,工信部將支持地方開展工業(ye) 遺產(chan) 認定,形成分層分級保護利用體(ti) 係,讓更多工業(ye) 遺產(chan) 得到保護利用。同時,將鼓勵社會(hui) 資本成立文化產(chan) 業(ye) 基金,參與(yu) 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利用等項目建設,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工業(ye) 遺產(chan) 活化利用模式。
多方協作,將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利用納入城市更新總體(ti) 規劃。
“一些有價(jia) 值的工業(ye) 遺產(chan) 或者得不到及時保護利用,或者改造建設‘曇花一現’。解決(jue) 這一問題,要將保護利用工作納入城市總體(ti) 規劃,使其更加科學、規範、可持續。”潛偉(wei) 分析。“有些汙染較重行業(ye) 的工業(ye) 遺存,倘若在開發利用過程中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可能造成汙染。”劉伯英補充道,這就需要環保部門介入,通過專(zhuan) 業(ye) 評估降低開發風險。
工信部表示,未來將加強與(yu) 地方政府部門、行業(ye) 協會(hui) 聯盟等溝通協作,發揮公共服務平台作用,共同推動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利用與(yu) 文化保護傳(chuan) 承、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城市功能提升協同互促。同時,將加大工業(ye) 遺產(chan) 宣傳(chuan) 推廣力度,通過推薦價(jia) 值突出的工業(ye) 遺產(chan) 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an) ,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韓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