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在承載鄉愁的熱土上建設詩意家園

發布時間:2022-03-03 10:1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係列紀錄片《記住鄉(xiang) 愁》(第八季)推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係列,通過“一村一品、一村一策”的節目架構,記錄當代中國鄉(xiang) 村風貌,講述鄉(xiang) 村振興(xing) 故事,展現人們(men) 在承載鄉(xiang) 愁的熱土上建設詩意家園的過程,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時代價(jia) 值。

  筆者重點關(guan) 注了《記住鄉(xiang) 愁》聚焦的三個(ge) 村落:位於(yu) 湖北省安陸市西部的錢衝(chong) 村、遼寧省丹東(dong) 市東(dong) 港市孤山鎮所轄的自然海島漁村大鹿島村,以及河北省武強縣周窩村。節目通過充滿誠意的記錄,在主題視野、中華傳(chuan) 統文化與(yu) 新時期精神的傳(chuan) 承等諸方麵都呈現出高品質的追求與(yu) 探索。

  主題的升華與(yu) 深化

  《記住鄉(xiang) 愁》在2022年之前的主題選擇更多傾(qing) 向於(yu) 強調“鄉(xiang) 愁”的記錄式回憶與(yu) 情感緬懷。在這種情感驅動中,創造了唯美與(yu) 略帶愁緒的記錄基調。

  而在2022年開始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係列中,饒有趣味地呈現了另一種對於(yu) “鄉(xiang) 愁”的解讀。“鄉(xiang) 愁”已經轉化成人們(men) 建設故鄉(xiang) 的熱情。紀錄片以“走出去”的姿態塑造了站在時代潮頭的新農(nong) 村和新農(nong) 人的形象。紀錄片新的基調也產(chan) 生了新的風格形式,實現了紀錄片時空與(yu) 主題的雙向互動,調動了觀眾(zhong) 的參與(yu) 度與(yu) 感知力。

  錢衝(chong) 村人在麵臨(lin) 市場機遇與(yu) 個(ge) 體(ti) 生存挑戰時,勇於(yu) 麵對困難,拓寬發展思路,通過推動旅遊業(ye) 振興(xing) ,保護了生命之樹——銀杏樹,同時吸引了曾經出門打工的年輕人回來振興(xing) 故鄉(xiang) 。大鹿島村人在上世紀80年代也麵臨(lin) 著機遇與(yu) 挑戰。他們(men) 麵對著無邊大海,傳(chuan) 承著民族英雄鄧世昌的精神。強烈的發展渴望使他們(men) 建立起中國最大的沙蜆養(yang) 殖基地。周窩村的“鄉(xiang) 愁”主題尤為(wei) 令人驚豔。“音樂(le) 敲響幸福門”,周窩村富有創造力的人們(men) 在年畫傳(chuan) 統與(yu) 樂(le) 器產(chan) 業(ye) 的帶動下,建立了新的精神世界——音樂(le) 的世界,將物質世界的能量能動地轉化為(wei) 精神的音符,創造了“鄉(xiang) 愁”的新樂(le) 章。節目通過對中國村落的真實記錄與(yu) 描述,超越“鄉(xiang) 愁”主題舊有模式,整體(ti) 風格呈現著鮮明的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展現著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中,中國農(nong) 民勇立時代潮頭的新形象。

  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在新時期的傳(chuan) 承與(yu) 傳(chuan) 播

  在關(guan) 於(yu) 三個(ge) 村莊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的記錄中,我們(men) 清晰地感受到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對當代中國的影響。在這裏,中華文脈以不同的符號模式出現在紀錄片中,成為(wei) 這三個(ge) 具有代表性的中國自然村落發展變化的“情結”標誌。

  錢衝(chong) 村的銀杏樹、大鹿島村的大海、周窩村的年畫與(yu) 樂(le) 器。在中國文化中,人們(men) 愛把樹比作家族和家庭。錢衝(chong) 村的銀杏樹,與(yu) 其說在自然中生長,不如說是在錢衝(chong) 村人民的精神空間中紮根並枝繁葉茂。銀杏樹超越了本身物的價(jia) 值,走向更為(wei) 深邃的中華民族的價(jia) 值信仰與(yu) 倫(lun) 理道德領域。大鹿島村村民世代麵對著大海。從(cong) 某種層麵上,大海意味著一個(ge) 神秘莫測的未知世界,大海在中華民族傳(chuan) 統觀念中,與(yu) 家國安定息息相關(guan) ,在未知而浩渺的自然麵前,大鹿島村人用鄧世昌的英雄主義(yi) 精神麵對世界——“闖海”。這種行為(wei) 方式不僅(jin) 成為(wei) 大鹿島村村民的人格基石,更是家國情懷在當下的表達。周窩村人是堅定而浪漫的。在堅實的土地之上,在各種北方麵食的煙火之中,他們(men) 生產(chan) 樂(le) 器、學習(xi) 樂(le) 器、組織樂(le) 隊、參加演出……並用傳(chuan) 統年畫與(yu) 西洋樂(le) 器譜寫(xie) 生活的詩篇。

  物質文明與(yu) 精神文明的雙重建構

  從(cong) 擺脫貧困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一條特別重要的農(nong) 村改革路徑。這裏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包含著人類對物質世界與(yu) 精神世界的建構,是中華民族創造性的集中體(ti) 現。錢衝(chong) 村、大鹿島村和周窩村通過不同的發展道路實現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種振興(xing) 不僅(jin) 是物質生活條件的提升,而且是精神世界的充盈。在錢衝(chong) 村,當銀杏果一度成為(wei) “硬通貨”的時候,年輕人紛紛出門打工,留守在村落古樹下的村民則守護著銀杏樹。在機遇與(yu) 挑戰麵前,人們(men) 既對自然充滿敬畏,又在尋求創新發展之路。在大鹿島村,“大海深處有良田”。在新的經濟形態與(yu) 全球化境遇中,大鹿島村創造了驚人的物質奇跡,同時也守護著田園牧歌般的精神家園。周窩村創造的精神世界繁花似錦。不管物質生活如何變遷,他們(men) 依然可以隨時吹奏一曲薩克斯。

  紀錄片充分展現了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上人們(men) 如何大步邁向自己向往的生活,走向充滿詩意的生活。展示著新時代中國人的個(ge) 體(ti) 經驗與(yu) 整體(ti) 形象,同時也展示著堅定而偉(wei) 大的國家形象,傳(chuan) 播著中華民族傳(chuan) 統文化與(yu) 新時代的精神理念。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03日 09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