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圖書價格須規範化管理(讀者之聲)

發布時間:2022-03-03 10:17: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的《出版業(ye) “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提及推動製定相關(guan) 法規規章的計劃,其中包括業(ye) 內(nei) 人士已呼籲多年的圖書(shu) 價(jia) 格的管理與(yu) 規範。《規劃》提出:加強出版物價(jia) 格監督管理,推動圖書(shu) 價(jia) 格立法,有效製止網上網下出版物銷售惡性“價(jia) 格戰”,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

  推動圖書(shu) 價(jia) 格立法是圖書(shu) 出版行業(ye) 多年以來的願望,與(yu) 此同時,也伴隨著反對以立法形式幹預圖書(shu) 價(jia) 格的聲音。反對者認為(wei) ,我國圖書(shu) 市場已形成參與(yu) 者廣泛、競爭(zheng) 程度充分的格局,價(jia) 格問題是市場問題,應交由市場來決(jue) 定,由市場來優(you) 勝劣汰;而且,立法製止圖書(shu) 銷售搞“價(jia) 格戰”,會(hui) 增加讀者的購書(shu) 成本,是變相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實際上,推動圖書(shu) 價(jia) 格立法,並不是要禁止圖書(shu) 市場進行正常的競爭(zheng) ,而是要消除過度競爭(zheng) 、惡性競爭(zheng) 、自殺式競爭(zheng) 。有專(zhuan) 家早就指出,市場經濟離不開競爭(zheng) ;但是,當競爭(zheng) 所造成的行業(ye) 經濟損失大於(yu) 由競爭(zheng) 所獲得的行業(ye) 經濟利益時,競爭(zheng) 就是過度的、惡性的、自殺式的、毀滅性的、破壞性的,反而會(hui) 阻礙行業(ye) 發展,劣汰優(you) 也汰,誰都過不好,這種競爭(zheng) 需要深入反思和徹底改變。

  去年9月,網紅主播劉媛媛開啟億(yi) 元專(zhuan) 場直播,號稱“喊來了中國出版社的半壁江山”,並在預告中標明準備了50萬(wan) 冊(ce) 破價(jia) 到10元以下的書(shu) 以及10萬(wan) 冊(ce) 1元的書(shu) 。上半場劉媛媛直播間共上架124個(ge) 圖書(shu) 文娛類商品,其中售價(jia) 10元以下的產(chan) 品共有58個(ge) ,占比接近50%。這場直播隨即引來業(ye) 內(nei) 人士擔憂和質疑:10元乃至1元一本的圖書(shu) ,出版社的利潤從(cong) 何而來?

  有人算了一筆賬,對於(yu) 直播賣書(shu) 來說,成本包含了圖書(shu) 本身的版權與(yu) 印製成本、物流的成本、主播的傭(yong) 金分成、客服人力的支出等,無論怎麽(me) 算,都很難算出10元以下的正版圖書(shu) 如何擁有利潤空間,更遑論1元圖書(shu) 了。業(ye) 內(nei) 人士稱,網紅“破價(jia) ”直播,嚴(yan) 重擾亂(luan) 圖書(shu) 出版行業(ye) 的經營發展秩序。

  除了“破價(jia) ”直播賣書(shu) ,近年來圖書(shu) 行業(ye) 還有一個(ge) 奇怪現象:新書(shu) 剛上市甚至尚在預訂,電商就打起“折扣戰”,有的還是“自殺式打折”。據說平台賣書(shu) 隻是為(wei) 了掙名引流,賣其他商品才為(wei) 賺錢,實體(ti) 書(shu) 店和出版機構的利益則成為(wei) “炮灰”。新書(shu) 打折尤其會(hui) 挫傷(shang) 作者的創作熱情。新書(shu) 剛出版就打折,給讀者造成圖書(shu) 本身水平低的錯覺,影響圖書(shu) 未來的銷售。

  圖書(shu) 業(ye) 各色惡性“價(jia) 格戰”,對真正熱愛閱讀的人來說也非好事。圖書(shu) 被“惡意砸價(jia) ”,會(hui) 倒逼難以獲得正常利潤的出版社抬高書(shu) 價(jia) ,以分攤編輯、管理、人工、版稅等諸多固定成本,引起圖書(shu) 定價(jia) 虛高,讓讀者更加望而生畏,因為(wei) 隻有“高定價(jia) ”才能玩“低折扣”。在提高定價(jia) 同時,出版社還會(hui) 縮短出版周期,搞同質化、跟風化出版,降低圖書(shu) 整體(ti) 質量,力求周轉快,薄利多銷,使得圖書(shu) 業(ye) 難以高質量發展。隻有當讀者以內(nei) 容質量好壞而不是價(jia) 格折扣高低作為(wei) 購買(mai) 的標準,我們(men) 才有可能看到更多的精品圖書(shu) 出版。

  因此,在圖書(shu) 市場失序、生態失衡情況下,推動圖書(shu) 價(jia) 格的規範化管理,建立合理的圖書(shu) 定價(jia) 體(ti) 係,刻不容緩。比如規定,新書(shu) 在出版一年內(nei) 不得以低於(yu) 其定價(jia) 的幾折銷售,線上線下折扣一致等。倘若圖書(shu) 價(jia) 格能規範化管理,書(shu) 價(jia) 的確定、惡意“價(jia) 格戰”處置等,也就有法可依。創作者、出版商、實體(ti) 書(shu) 店則多了道保護屏障,可以精心打磨、從(cong) 容推廣,有助於(yu) 圖書(shu) 出版市場、文化產(chan) 業(ye) 更加規範地發展。(何勇海)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