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器 動力源 領頭雁——中國持續為全球共克時艱發展繁榮作出重要貢獻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冠肺炎疫情反複延宕,全球挑戰層出不窮。時代之變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
剛剛閉幕的北京冬奧會(hui) ,以完美之姿令世人讚歎;即將召開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再次吸引全球矚目。人們(men) 期待並相信,在世界發展的十字路口,中國將持續為(wei) 全球共克時艱、發展繁榮作出重要貢獻,為(wei) 人類攜手共創美好未來開拓前進方向。
風浪中的穩定器
延宕兩(liang) 年之久的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世界麵對嚴(yan) 峻挑戰。
“在全球性危機的驚濤駭浪裏,各國不是乘坐在190多條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條命運與(yu) 共的大船上。小船經不起風浪,巨艦才能頂住驚濤駭浪。”疫情海嘯中,世界更能領會(hui) 這句話的深刻內(nei) 涵。
當未來的人們(men) 回望當下這段曆史,一定不會(hui) 忘記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守望相助、攜手抗疫的非凡曆程。
堅定信心、同舟共濟,是戰勝疫情的唯一正確道路——僅(jin) 2021年,中國就向12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20億(yi) 劑新冠疫苗,成為(wei) 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
埃及高教科研部長兼代理衛生部長加法爾說,中國的行動始終踐行著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的承諾,中方提供的疫苗援助是埃及目前為(wei) 止收到的最大規模的外國疫苗援助,中國疫苗也是埃及當地使用率最高的疫苗。中國不僅(jin) 在國內(nei) 抗疫取得突出成效,也成為(wei) 助力全球抗疫的榜樣。
發起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義(yi) 行動,向發展中國家抗疫和恢複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援助,推動疫苗成為(wei) 發展中國家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chan) 品……一項項實打實的舉(ju) 措,讓世界看到了風雨之中的中國擔當。
埃塞俄比亞(ya) 亞(ya) 的斯亞(ya) 貝巴大學教授科斯坦蒂諾斯說,從(cong) 提供個(ge) 人防護裝備,到將疫苗作為(wei) 全球公共產(chan) 品,再到派遣抗疫專(zhuan) 家和開展醫學交流,中國行動堪稱典範。
新冠肺炎疫情並非當今世界麵臨(lin) 的唯一挑戰。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抬頭。開放還是封閉、拉手還是鬆手、拆牆還是築牆成為(wei) 影響人類未來的關(guan) 鍵抉擇,中國以開放促合作,以合作謀發展,為(wei) 風險與(yu) 不確定性交織的世界增添寶貴定力。
“中國不僅(jin) 自身穩步發展,還積極與(yu) 世界上其他國家開展合作,這非常有利於(yu) 國際社會(hui) 共克時艱。”希臘國際關(guan) 係學者佩拉吉婭·卡帕西奧塔基說,“隨著中國在應對全球挑戰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即將召開的中國兩(liang) 會(hui) 勢必更加吸引全球關(guan) 注。”
跋涉中的動力源
2022年伊始,中國經濟“成績單”讓世界眼前一亮:過去一年,中國外貿額首破6萬(wan) 億(yi) 美元關(guan) 口,經濟總量同比增長8.1%,實現較高增長和較低通脹的雙重目標。中國連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wei) 全球經濟發展的動力源。
疫情背景下,國際社會(hui) 對中國經濟的關(guan) 注不斷提升。眾(zhong) 多國際人士認為(wei) ,雖然受到國內(nei) 外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巨大壓力,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中國為(wei) 國際社會(hui) 戰勝疫情、世界經濟穩定複蘇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
土耳其亞(ya) 太研究中心主任塞爾丘克·喬(qiao) 拉克奧盧說,疫情期間,中國成功保持了對國內(nei) 外市場的供應穩定。作為(wei) 全球供應鏈的主要參與(yu) 者,中國經濟的穩定複蘇、高質量發展和擴大開放將為(wei) 後疫情時代的世界經濟複蘇和增長注入更強勁動力。
阿根廷國立拉普拉塔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塞巴斯蒂安·舒爾茨說,中國成功控製住疫情並迅速推動複工複產(chan) ,同時保持著對其他國家高位的貿易往來,對穩定全球供應鏈發揮重要作用。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中國不斷擴大開放,以實際行動維護多邊主義(yi) 和自由貿易,展現了開放自信、重信守諾的大國形象,以及同世界共享機遇、共創未來的堅定決(jue) 心。
“中國的對外開放與(yu) 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息息相關(guan)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hui) 教授、巴中研究中心主任埃萬(wan) 德羅·卡瓦略說,中國經濟快速從(cong) 疫情中恢複,帶動了相關(guan) 貿易夥(huo) 伴的經濟增長。中國的經濟規模意味著其公共政策和兩(liang) 會(hui) 作出的決(jue) 策必將對世界產(chan) 生重要影響。
肯尼亞(ya) 國際問題學者卡文斯·阿德希爾說,就促進全球經濟複蘇和增長而言,中國仍然是最強勁的經濟體(ti) 。中國已成為(wei) 多邊主義(yi) 和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擁護者,很多國家都期待透過兩(liang) 會(hui) 看到中國改革開放的新舉(ju) 措。
團結合作的領頭雁
北京冬奧會(hui) 剛剛閉幕,來自91個(ge) 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名運動員,在潔白的冰雪中感受到動人暖意。閉幕式上,“天下一家”“ONE WORLD ONE FAMILY”在夜空中粲然綻放,表達出中國和世界人民的美好祈願。
2月5日,國家主席習(xi) 近平會(hui) 見來華出席冬奧會(hui) 的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時強調,人類生活在同一個(ge) 地球村,命運緊密相連。麵對各種緊迫全球性挑戰,加強團結合作,共同坐上新時代的“諾亞(ya) 方舟”,人類才會(hui) 有更加美好的明天。這再次傳(chuan) 遞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決(jue) 心。
“在人類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都不能少”“各國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中國主張將發展置於(yu) 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呼籲形成國際合力,共造“發展引擎”,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ti)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中國是積極倡導者,更是堅定推動者、踐行者。
南非大學姆貝基非洲領導力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譚哲理說,對於(yu)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這一宏偉(wei) 目標,中國落實在一項項務實政策中。中國從(cong) 未尋求政治經濟霸權或迫使其他國家遵循中國發展模式,始終視多邊主義(yi) 為(wei) 最佳解決(jue) 方案,重視聯合國、世貿組織和非盟等國際機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白俄羅斯戰略研究所分析員阿夫多寧說,正是中國堅定不移的立場和實踐,讓世界人民看到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希望與(yu) 信心。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不是以一種製度代替另一種製度,不是以一種文明代替另一種文明,而是不同社會(hui) 製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曆史文化、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
國際人士認為(wei) ,中國兩(liang) 會(hui) 作出的決(jue) 策和釋放的信號將向世界展示中國獨特的發展道路。印度尼西亞(ya) 智庫亞(ya) 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說,中國創造性地發展和探索出適合本國國情的民主實現形式,為(wei) 世界民主政治發展貢獻了中國理念和方案,提振了發展中國家自主發展的信心。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壬寅虎年,中國將以虎虎生威的雄風、生龍活虎的幹勁、氣吞萬(wan) 裏如虎的精神,繼續書(shu) 寫(xie)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事業(ye) 的曆史新篇章!即將召開的中國兩(liang) 會(hui) 也將再次向世界宣示,一個(ge) 在開放中不斷發展進步的中國,將始終是各國共同發展的強勁引擎、人類文明進步的中堅力量。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記者班威 參與(yu) 記者:吳丹妮、汪平、耿鵬宇、於(yu) 帥帥、熊思浩、倪瑞捷、陳威華、趙焱、白林、荊晶、魯金博、餘(yu) 謙梁、鄭世波、張繼業(ye) 、蔣超、李驥誌、尚昊、呂迎旭)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03日 1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