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學史力行——代表委員談黨史學習教育

發布時間:2022-03-04 15:5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兩(liang) 會(hui) 特刊】

  卷首語

  黨(dang) 的一百年,是矢誌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ye) 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學史力行是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的落腳點,要把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的成果轉化為(wei) 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實際行動。

  脫貧攻堅任務全麵完成,曆史性地消除絕對貧困;天問一號著陸火星,中國航天事業(ye) 實現又一裏程碑式跨越;沉著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一項項振奮人心的成就,無不彰顯著“實幹成就偉(wei) 業(ye) ”這一道理,無不發出腳踏實地、擔當奮進的熱切呼籲!

  真抓實幹,行勝於(yu) 言。把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清單”變成履職盡責的“任務清單”,再變成讓群眾(zhong) 滿意的“成績清單”,懷著對人民群眾(zhong) 的赤子之心,廣大黨(dang) 員幹部傾(qing) 聽民聲、為(wei) 民解憂,向著新的曆史偉(wei) 業(ye) 風雨無阻,勇毅前行!

  真抓實幹邁向新的征程

  光明日報記者 張雲(yun) 崔興(xing) 毅

  陽春三月,大江南北沐浴在和煦春風中,奔跑在奮進征途上。

  學以致用,方能實幹興(xing) 邦。從(cong) 百年黨(dang) 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傳(chuan) 承和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把學黨(dang) 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統一起來,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正以不懈的奮鬥姿態,書(shu) 寫(xie) 著幹事創業(ye) 的新篇章。

  忠誠擔當,心係民之所盼

  剛剛過去的元宵節,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大激店鎮大激店村歡聲笑語、年味十足。猜燈謎、賞非遺、舞龍、跑竹馬、唱大戲,傳(chuan) 統活動的氛圍感和儀(yi) 式感十足,八方遊客盡享“花市燈如晝”的光影盛宴。

  鄉(xiang) 村旅遊讓大激店鎮這座文化古鎮火了起來。

  “得益於(yu) 形式多樣的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幹部群眾(zhong) 增強了幹事創業(ye) 、擔當作為(wei) 的主動性和責任感。”大激店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張東(dong) 河代表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再創新高,農(nong) 民人均純收入得到很大提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兩(liang) 年間,鄉(xiang) 村旅遊受到一定衝(chong) 擊。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取得新進展,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張東(dong) 河代表帶來了關(guan) 於(yu) 集體(ti) 經濟發展等方麵的建議,“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走向共同富裕,我們(men) 義(yi) 不容辭”。

  在距大激店村3000多公裏之遙的西藏拉薩城關(guan) 區納金街道塔瑪村,原村黨(dang) 委第一書(shu) 記格桑卓嘎代表在這裏工作了42年。從(cong) 農(nong) 奴的女兒(er) 到人民的代言人,她見證了這座小村莊的滄桑巨變。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西藏人民翻身做主人。每年的百萬(wan) 農(nong) 奴解放紀念日,我們(men) 都會(hui) 唱紅歌、學黨(dang) 史、開座談會(hui) ,表達對黨(dang) 的感恩之情。”格桑卓嘎代表說。

  在連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過程中,格桑卓嘎代表一直把老百姓十分關(guan) 注的醫療保障和衛生健康事業(ye) 放在心頭。2016年和2017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她都提出了希望農(nong) 村合作醫療與(yu) 城鎮醫療報銷享受同等待遇的建議。最終,2020年城鄉(xiang) 醫保並軌,塔瑪村村民享受到了和城裏人一樣的醫療保障。“能讓老百姓收獲更多幸福感和安全感,心裏頭覺得甜。”她說。

  “世界最高橋”北盤江大橋橫跨貴州省六盤水市都格鎮和雲(yun) 南省宣威市普立鄉(xiang) 。圖為(wei) 1月29日,被稱為(wei) “橋梁守護者”的貴州高速集團水城營運中心俄腳橋隧站職工在橋體(ti) 內(nei) 部進行巡查。新華社發

   學思踐悟,篤行強化作為(wei)

  “去年‘六一’前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淮安市新安小學五(8)中隊的少先隊員們(men) 回信,讓廣大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奮、倍受鼓舞、倍增信心,同時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江蘇省淮安市委教育工委書(shu) 記、淮安市教育局局長皇甫立同代表談道。

  學好黨(dang) 史,既要入腦入心,又要真幹真行。為(wei) 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回信精神,淮安全市中小學開展了“百名書(shu) 記領銜千堂黨(dang) 史思政課”、“十大紅色活動”、培養(yang) 千名小宣講員等一係列立德樹人的活動,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

  “學生們(men) 告訴我,自己要像周恩來總理一樣為(wei) 中華崛起而讀書(shu) ,不辜負黨(dang) 和國家的殷切期望。”皇甫立同代表親(qin) 身感受到了發生在孩子們(men) 身上的成長變化。

  在青海,綠色海洋中同樣閃耀著信仰的光芒。

  “還記得去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廣受關(guan) 注的‘大貓’嗎?在祁連山門源片區,以前很少見的珍稀物種如今頻頻現身,這與(yu) 我們(men)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孔慶菊代表表示。

  把初心和使命化作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變成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的原動力,一線生態管護員的默默奉獻讓孔慶菊代表感動不已:“為(wei) 了守護來之不易的‘綠色財富’,他們(men) 常年穿行在山林裏、溝壑間,無論條件多艱苦、任務多艱巨都無怨無悔。”

  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之下,好消息不斷從(cong) 雪域高原傳(chuan) 來——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世界首例野生荒漠貓被救護後放歸,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斑羚現身門源……生態環境不斷向好,幹部群眾(zhong) 幹事創業(ye) 的勁頭也越來越足。

  不負韶華,積極建功立業(ye)

  “過去的一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men) 中國航發迎來了高速發展,科研、生產(chan) 都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壓力。”壓力和挑戰當前,作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操作工栗生銳代表挺身而出。

  要打破科研瓶頸,唯有創新才是根本之道。

  北方晝夜溫差大,導致部分設備精度每天的變化量超出要求範圍,不論人工手動校準還是通過機床附件校準,都費時費力。“我們(men) 利用機床在線測量功能,針對零件、工作台編製了模塊化的快速機床精度自適應補償(chang) 程序,每次校準的時間由原來的20~30分鍾縮短到了2~3分鍾。”栗生銳代表談道。

  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玉宇代表所在公司的成員,絕大部分是年輕人。“年輕人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為(wei) 己任,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他說。

  此前,國內(nei) 神經外科醫療手術使用的可吸收纖絲(si) 型止血紗,基本被國外企業(ye) 壟斷市場。沒有可參考的產(chan) 品,沒有可借鑒的設備,邁普醫學從(cong) 零開始,曆經8年時間,終於(yu) 研發成功。

  “黨(dang) 的百年奮鬥史就是一部黨(dang) 的創業(ye) 史,在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的指引下,邁普醫學這樣的創業(ye) 公司正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袁玉宇代表表示,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他準備了推進高性能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的有關(guan) 建議,決(jue) 心持續推動解決(jue) “卡脖子”技術難題。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hui) 名譽會(hui) 長 王海京委員:

  為(wei) 社會(hui) 發展貢獻力量

  自從(cong) 18歲入黨(dang) 以來,加強政治學習(xi) ,在思想、行動上與(yu) 黨(dang) 中央保持一致,已經成為(wei) 我的一種習(xi) 慣和精神自覺。學習(xi) 黨(dang) 史要求我們(men) 辦實事、開新局,作為(wei) 老黨(dang) 員更要以身作則,為(wei) 社會(hui) 發展貢獻力量。

  多年來,我一直關(guan) 注社會(hui) 救助法的製定。作為(wei) 一項兜底線、救急難、保民生、促公平的基礎性社會(hui) 保障製度,它關(guan) 係百姓、連接民心,盡早出台意義(yi) 重大。我全身心投入其中,圍繞引導機製、保障機製和激勵機製建言獻策。

  我也注意到,人體(ti) 器官捐獻推進緩慢,一個(ge) 瓶頸就是立法滯後。幾年來,我持之以恒,抱著咬定青山不放鬆的信念,通過政協提案向國家衛健委、全國人大、司法部不斷提出建議,與(yu) 有關(guan) 部門反複溝通。去年,有關(guan) 人體(ti) 器官捐獻和移植的法規修訂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能夠在其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十分欣慰。

  去年7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上,我有幸現場聆聽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濃縮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奮鬥史,是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以史為(wei) 鑒、開創未來的豪邁宣言。集結號已經吹響,在新征程上我們(men) 還要接續奮鬥、不負使命。(光明日報記者張雲(yun) 采訪整理)

  廣東(dong) 省惠州市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 黃細花代表:

  進一步激發鬥誌熱情

  今年是我履行全國人大代表職責的第20個(ge) 年頭。20年間,我的職務雖有變化,但有個(ge) 身份一直沒變,那就是全國人大代表。回首過往履職經曆,我深切體(ti) 會(hui) 到,有一種熱愛叫常幹常新。

  做環保工作時,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農(nong) 村水汙染、噪聲汙染等問題,就是我關(guan) 注的重點。在不斷學習(xi) 調研、提出建議的過程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我始終堅守的理念。

  做旅遊工作時,我關(guan) 注到節假日堵車問題。2012年3月,我提交了春節期間高速公路免費通行的建議,有關(guan) 部門很快采納了這一建議,並於(yu) 2012年國慶長假開始施行。

  回到惠州工作4個(ge) 月來,持續深入的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更加激發了我幹事創業(ye) 的鬥誌和熱情。我參加了一邊跑步、一邊撿拾垃圾的“撿跑”誌願活動,希望通過健身+公益這個(ge) “小切口”來撬動“大變化”。我常對人說:“來跑步吧!別把時間花在麻將桌上了;來做誌願者吧!撿出健康和快樂(le)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誌願者群體(ti) 中來,像愛護眼睛一樣嗬護著城市的一山一水。這次全國兩(liang) 會(hui) ,我希望通過6份建議進一步推動誌願服務不斷常態化、製度化,讓文明之光更加閃耀。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wei) 人民”的承諾,我一直牢記心間。學史力行隻有起點、沒有終點,隻有更好、沒有最好。讓城市更美麗(li) 、人民更幸福,我們(men) 還要加倍努力。(光明日報記者張雲(yun) 采訪整理)

  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南營鄉(xiang) 車穀砣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陳春芳代表:

  讓車穀砣村改變麵貌

  說到車穀砣村,人們(men) 的第一印象就是山高、路遠、溝深。大山裏蘊藏了豐(feng) 富的自然資源,卻因道路坑窪狹窄,藏在深山人不知。

  修路是唯一的出路!我先後拿出多年的積蓄和住房抵押貸款共240餘(yu) 萬(wan) 元,全部用在修路上,曆時2年6個(ge) 月零29天,將溝域內(nei) 9.8公裏的山區路全線拓寬成8米寬的柏油馬路,徹底改變了這裏的交通狀況。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最終落腳點是身體(ti) 力行。作為(wei)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夠盤活車穀砣這個(ge) 晉察冀革命老區重點村的紅色資源。我們(men) 修複了晉察冀邊區銀行加印部、後方機關(guan) 駐地、戰地醫院、抗大二分校等紅色舊址,通過老物件、舊照片將那段崢嶸歲月挖掘和展示出來,很快就打響了知名度。去年是建黨(dang) 百年,周邊前來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周末時一天最多接待過27輛大巴車。

  發展集體(ti) 經濟,黨(dang) 建引領是關(guan) 鍵。由車穀砣村黨(dang) 支部牽頭,聯合溝域內(nei) 4個(ge) 行政村成立了車穀砣溝域聯合黨(dang) 總支,通過建設“中國·車穀砣康養(yang) 旅遊度假區”,聯合周邊村謀劃2000餘(yu) 畝(mu) 地用於(yu) 特色產(chan) 業(ye) 種植。經過不懈努力,村民們(men) 吃上了“旅遊飯”,走上了致富路,人均年收入由2011年的不足800元增長到2020年的10000餘(yu) 元,較早實現了自主脫貧。看著鄉(xiang) 親(qin) 們(men) 熱火朝天的幹事勁頭,我的心中也充滿了信心和力量,隻要能為(wei) 老百姓謀福利,我一定全力以赴。(光明日報記者張雲(yun) 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04日 08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