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為鄉村振興“破題”:守住糧食安全發展特色產業 留住專業人才
全國人大代表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破題”
守住糧食安全,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留住專(zhuan) 業(ye) 人才
今年兩(liang) 會(hu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熱詞之一,蘊含著全國人民的期待。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能看到“對種糧農(nong) 民一次性發放200億(yi) 元補貼”“確定160個(ge) 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等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具體(ti) 計劃。教育、住房、醫療等民生內(nei) 容中,處處有“三農(nong) ”的“身影”。2022年,“三農(nong) ”工作重心已曆史性轉向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在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關(guan) 鍵之年,立足新時代新階段,麵向新形勢新問題,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篇大“文章”又該如何破題?
從(cong) 糧食“軍(jun) 令狀”開始
糧食產(chan) 量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主要預期目標之一。“這是我們(men) 立下的‘軍(jun) 令狀’,是必須確保完成的硬任務。”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部長唐仁健在今年兩(liang) 會(hui) 首場“部長通道”上表示。
2021年,我國糧食產(chan) 量達到1.37萬(wan) 億(yi) 斤,連續第七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不過,“我國糧食供求總量始終處於(yu) 緊平衡狀態”,唐仁健提到,去年五省受罕見秋汛影響,冬小麥晚播麵積占冬小麥總麵積的三分之一,又逢國際糧食價(jia) 格大幅上漲、疫情災情疊加影響,今年的糧食生產(chan) 確實麵臨(lin) 困難。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一場持久戰,糧食安全始終是必須牢牢守住的底線。”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魏後凱說,當前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從(cong) 政府工作報告就能看出我國保障糧食安全的決(jue) 心。比如,報告提出,要加強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 保障農(nong) 資供應,對種糧農(nong) 民一次性發放200億(yi) 元補貼。
“地之不存,糧將焉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耕地麵積減少較多,部分地區出現耕地“非農(nong) 化”和“非糧化”問題。對此,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堅決(jue) 守住18億(yi) 畝(mu) 耕地紅線。
唐仁健強調,將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從(cong) 管數量、提質量、控用途方麵進一步增強體(ti) 製機製和執法的剛性約束,並提醒各地不能搞“一刀切”“翻燒餅”。“不管國際形勢怎麽(me) 變化,我們(men) 有能力保證14億(yi) 多中國人每天到點開飯、不餓肚子,而且飯碗能夠越端越穩,吃得越來越好!”
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是核心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最核心的還是促進產(chan) 業(ye) 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說。對於(yu)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他表示,“特色”二字非常重要,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一定要按照實際情況、因地製宜。
在全國人大代表、內(nei) 蒙古紮魯特旗東(dong) 薩拉嘎查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兼村委會(hui) 主任吳雲(yun) 波的帶領下,嘎查牧民就利用種質與(yu) 草原等本地資源優(you) 勢,於(yu) 2013年創建養(yang) 牛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大力發展肉牛產(chan) 業(ye) ,而今合作社總資產(chan) 7000多萬(wan) 元,人均收入兩(liang) 萬(wan) 元以上,一些新問題也隨之出現。
吳雲(yun) 波認為(wei) ,產(chan) 業(ye) 鏈利潤分配不均且缺乏有效資金支持,優(you) 良種質資源存在“卡脖子”風險,以及針對性的政策支持和地方區域品牌影響力不足等因素,是阻礙包括內(nei) 蒙古在內(nei) 的全國肉牛產(chan) 業(ye) 發展的“絆腳石”,我國肉牛產(chan) 業(ye) 長期以來就存在著市場端需求旺盛,而生產(chan) 端產(chan) 量增長緩慢的供需矛盾。
因此,吳雲(yun) 波有針對性地提出“以科技和金融的創新融合賦能內(nei) 蒙古肉牛產(chan) 業(ye) ”等建議,並欣喜地發現,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加強農(nong) 村金融服務,加快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數字鄉(xiang) 村”等舉(ju) 措,能基本覆蓋嘎查發展肉牛產(chan) 業(ye) 的需求。“我們(men) 有信心走出一條規模化、集約化的養(yang) 殖道路,政府工作報告太‘接地氣’了!”
和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相似,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要加強縣域商業(ye) 體(ti) 係建設,發展農(nong) 村電商和快遞物流配送。趙皖平認為(wei) ,該舉(ju) 措直擊痛點。農(no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蓬勃發展,農(nong) 村發展新動能加快成長,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方式發生重大變化,但同時存在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深度不夠、城鄉(xiang) 之間要素流動效率不高等問題,亟須構建高效農(nong) 村物流體(ti) 係,助力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據統計,在全社會(hui) 物流總額中,農(nong) 村物流僅(jin) 占1.3%,總體(ti) 上仍處於(yu) 初級階段。趙皖平表示,目前問題主要存在於(yu) 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規模規範化水平低、公共服務平台不健全、專(zhuan) 業(ye) 人才匱乏嚴(yan) 重等方麵,要從(cong) 發揮政策引導作用、推動“智慧”程度發展、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強化人才技術支撐等方麵入手,將“向西去”“向下走” 作為(wei) 著力點。“努力實現生產(chan) 者和銷售者之間的‘零距離’溝通,是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廣袤的鄉(xiang) 村要“留人”
人才是第一資源,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能夠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全麵推進提供長效的內(nei) 生動力。全國人大代表、溫江區壽安鎮岷江村黨(dang) 委書(shu) 記陶勳花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如今岷江村爆火的苔蘚類微盆景產(chan) 品,就是年輕人開發出來的,“之前根本想不到,農(nong) 村遍地都是的苔蘚也能賣錢”。
但是,在廣袤的農(nong) 村尤其是原貧困地區的農(nong) 村,人才的稀缺已經成為(wei) 製約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因素。鄉(xiang) 村為(wei) 什麽(me) 難“留人”? 90後全國人大代表、三官寺土家族鄉(xiang) 黨(dang) 委委員、副鄉(xiang) 長向偉(wei) 藝告訴記者,根據他親(qin) 身經曆,對於(yu) 非本地人,又是年輕人,因為(wei) 生活習(xi) 慣、思維方式等存在差異,“互信很難,與(yu) 村民溝通需要‘磨’”。
另一方麵,基層存在工作繁重、一人多崗、專(zhuan) 職不專(zhuan) 用等情況,業(ye) 務工作占用他們(men) 大部分精力,很難研究透新問題、創造出新辦法。同時,鄉(xiang) 村裏青年人才幹事創業(ye) 平台機會(hui) 較少,與(yu) 許多城市相比,福利待遇、生活環境等存在較大差距。
鄉(xiang) 村如何留住人?“需要一個(ge) 可以努力的方向,和一個(ge) 看得見的未來。”向偉(wei) 藝說。他建議推進校地合作開展人才培訓,建立與(yu) 更新校地人才智庫,並建立校地合作成效評價(jia) 體(ti) 係,加深高校與(yu) 地方政府聯係,讓更多在奮進地區發展的有為(wei) 政府鏈接到更多專(zhuan) 業(ye) 型人才,以人才引進服務地方或者以提供決(jue) 策谘詢服務地方。
陶勳花表示,隻有積極發展本村特色產(chan) 業(ye) 、壯大村集體(ti) 經濟,才能吸引人才“回流”。“現在我們(men) 村大學生回村工作的不少,因為(wei) 每人每月能拿8000元-1萬(wan) 元工資,此外還有土地租金收益。”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加強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隊伍建設,日前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從(cong) 醫療、教育等方麵提出一攬子政策,致力於(yu) 促進農(nong) 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為(wei) 留住人才加注砝碼。比如,加強鄉(xiang) 村教師定向培養(yang) 、在職培訓與(yu) 待遇保障,加強縣域普通高中建設,優(you) 化城鄉(xiang) 養(yang) 老服務供給,鼓勵發展農(nong) 村互助式養(yang) 老服務等。(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