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全國人大代表鄭軍裏:文旅助力鄉村振興 資金、政策都要到位

發布時間:2022-03-09 17:42: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鄭軍(jun) 裏:文旅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資金、政策都要到位

  “文藝工作者應該改變觀念,不能隻追求‘高大上’,要走向生活、貼近基層,創作有溫度、接地氣、能引起老百姓共鳴的作品。”全國人大代表,廣西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鄭軍(jun) 裏表示,文藝作品有以文化人的直接效果,文旅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wei) 。他舉(ju) 例說,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各地通過文藝作品展演來鼓勵引導貧困地區幹部群眾(zhong) ,使他們(men) 的心熱了起來、行動了起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文化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魂”。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是要提振、激發農(nong) 民的信心和力量。鄭軍(jun) 裏說,把藝術精品送到田間地頭、千村萬(wan) 寨,讓村民足不出戶享受到高水平的藝術大餐,激發村民對美的向往、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cong) 而逐步提升村民的整體(ti) 文化藝術素養(yang) 和精神麵貌,進而繁榮鄉(xiang) 村文化,增強廣大村民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由於(yu) 經濟欠發達、教育資源匱乏等原因,生活在農(nong) 村的兒(er) 童很少有機會(hui) 接觸到優(you) 質的藝術教育。對此,鄭軍(jun) 裏提出,可以通過強化藝術支教,以美術、音樂(le) 、舞蹈為(wei) 主,提升農(nong) 村兒(er) 童的審美教育水平。他認為(wei) :“文藝惠民是一種啟蒙教育。鄉(xiang) 村藝術教育幫扶要有一個(ge) 長遠的計劃。”

  在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鄭軍(jun) 裏認為(wei) ,要注重文旅融合,注重實事求是、務求實效。比如,自然風光獨特、曆史底蘊深厚的村落,可以通過整體(ti) 規劃,美化、淨化、提升村容風貌,發展鄉(xiang) 村旅遊。“這個(ge) 時候,藝術家可以幫助鄉(xiang) 村做好規劃,比如路怎麽(me) 修、亭子怎麽(me) 建、壁畫怎麽(me) 畫、花草樹木怎麽(me) 布局等。”鄭軍(jun) 裏說,各級政府部門不僅(jin) 要資金到位、政策到位,還要常態化組織策劃文化藝術下鄉(xiang) 活動,讓更多的藝術家、專(zhuan) 業(ye) 人士參與(yu) 鄉(xiang) 村建設,引導和扶持村民群眾(zhong) 結合鄉(xiang) 村自身特點,定位產(chan) 業(ye) 方向,夯實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

  回 應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資源開發處:

  發掘文化 促進消費 增加收入 興(xing) 旺產(chan) 業(ye)

  文化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應有之義(yi) 。去年以來,廣西文旅部門幹部群眾(zhong) 不斷提升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2021年,全區共組織演出小分隊分赴基層特別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區、移民安置點開展演出1.1萬(wan) 多場,惠及民眾(zhong) 1200萬(wan) 人次。全年共創建4星級以上鄉(xiang) 村旅遊區(農(nong) 家樂(le) )57家,40個(ge) 村屯被評為(wei)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3個(ge) 鄉(xiang) 鎮被評為(wei)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鎮,全區鄉(xiang) 村旅遊接待遊客約3.86億(yi) 人次,同比增長25.7%,占全區國內(nei) 遊客的48.4%。

  廣西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任重道遠。接下來,全區文旅係統將繼續用文化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鑄魂,激發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振興(xing) 鄉(xiang) 村的內(nei) 生動力。

  一是傳(chuan) 承創新發展八桂優(you) 秀文化。通過深入挖掘鄉(xiang) 村文化,講好自然和人文故事,建設有溫度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提升鄉(xiang) 村文化軟實力。有序恢複文化惠民演出活動,用藝術的形式傳(chuan) 播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廳直屬院校及有條件的市縣組建鄉(xiang) 村振興(xing) 藝術團,加強新時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文化宣傳(chuan) 工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全麵落地提供文化支撐。

  二是加強文化遺產(chan) 保護與(yu) 利用。推動優(you) 秀農(nong) 耕文化遺產(chan) 合理適度利用,統籌開展鄉(xiang) 村文化遺產(chan) 調查研究工作。加快推進鄉(xiang) 村非遺保護工作平台建設,落實好鄉(xiang) 村文物古跡、傳(chuan) 統村落、傳(chuan) 統民居建築、古樹木、古橋、曆史水利設施等保護工作。繼續加強三江侗族村寨保護和申遺基礎工作,持續做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紅色長征文化遺產(chan) 廊道沿線各村莊、民族村寨的長征文物保護與(yu) 開發利用。

  三是深入發掘利用鄉(xiang) 村的紅色文化資源。大力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開發紅色文化主題產(chan) 品,發展以長征文化體(ti) 驗和鄧小平足跡之旅為(wei) 核心的紅色文化旅遊。打造紅色文化旅遊品牌,積極推進百色起義(yi) 紀念園、南寧昆侖(lun) 關(guan) 等革命場館建設,豐(feng) 富紅色景區文化內(nei) 涵,提質升級和創新發展。

  下一步,廣西將加大力度推動文藝下鄉(xiang) ,讓更多文藝工作者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線展示風采、發光放熱。實施基層文化隊伍培訓項目,分級分類製定文化惠民工程人才培養(yang) 培訓計劃,組織舉(ju) 辦各類示範性培訓班。

  在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全力推進鄉(xiang) 村旅遊高質量發展。繼續將鄉(xiang) 村旅遊作為(wei)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重要抓手,積極培育鄉(xiang) 村旅遊新業(ye) 態,鼓勵曆史文化名鎮名村、傳(chuan) 統村落、民族村寨等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打造一批高品質的鄉(xiang) 村旅遊經典景區以及精品線路,著力推動鄉(xiang) 村旅遊與(yu) 農(nong) 村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發展,促進鄉(xiang) 村旅遊提質升級,努力提振鄉(xiang) 村文旅消費、增加農(nong) 民收入,實現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的目標要求。(駐廣西記者 賓 陽 郭凱倩)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