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手藝人“學藝”周年記:願非遺“納新”守傳承
中新網寧波3月10日電(林波 朱海升 莊源 周旦)“當一幅精美的作品完成時,我的內(nei) 心是充實、愉悅的,作品帶給我的不僅(jin) 僅(jin) 是成就感,更是文化得以傳(chuan) 承體(ti) 現的自豪感。”從(cong) 一名局外人到一名非遺技藝學習(xi) 者,這一年的時間裏,孟金花將大部分的時間投入到製作掐絲(si) 琺琅畫中,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力量,讓日漸式微的傳(chuan) 統技藝“納新”傳(chuan) 承。
孟金花是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洪塘街道的“新”手藝人。
一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孟金花經朋友介紹結識了幾位製作掐絲(si) 琺琅畫的非遺傳(chuan) 承人,被掐絲(si) 琺琅畫所吸引。
通過定期的相互交流討論,再加上自己的不斷摸索鑽研,孟金花帶著興(xing) 趣和熱愛開始了創作之路,“製作出來的成品高雅、生動,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銅胎掐絲(si) 琺琅,又名景泰藍,因工藝考究,2006年被列為(wei)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
選圖、繪圖、掐絲(si) 、點藍、幹燥、上膠……十餘(yu) 道純手工工序全部完成後,一幅精美的掐絲(si) 琺琅畫才算完成。
孟金花解釋說,在這之中,掐絲(si) 和點藍是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構成掐絲(si) 琺琅畫的靈魂、骨骼及血肉。
掐絲(si) 是將鍍金鋁絲(si) 按照圖案進行彎折處理,在平麵上構成線條流暢、具有立體(ti) 感的圖案。經過掐絲(si) 工序的畫,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線條,既有中國傳(chuan) 統圖案的美感,又富於(yu) 抽象線條的魅力。
掐絲(si) 之後,便是點藍。點藍最神奇的地方在於(yu) ,設計圖案中並沒有標注顏色,作品中花是何種色調,全在創作者的心裏麵。
隻見孟金花左手拿著鋁絲(si) ,右手在鑷子與(yu) 剪刀之間流暢切換,在一彎一繞之間,一朵精巧細致的花朵雛形就顯現了。
憑借經驗和想象選取顏色,經過孟金花的色調搭配,手中的作品瞬間變得光彩奪目、熠熠生輝。
“掐絲(si) 琺琅畫說難不難,說易也不易,做掐絲(si) 琺琅畫除了繪畫功底外,還需要對色彩有著一定的敏感度。”孟金花說,想製作一幅精美的作品需要有一定的美術功底。
孟金花在大學時就讀的是美術教育專(zhuan) 業(ye) ,良好的美術功底也給了她在美術行業(ye) 授課的機會(hui) ,“已經有了24年的美術教師經驗,也有著大把的時間投身於(yu) 自己的熱愛之中。”
在孟金花看來,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要學懂弄通,更要傳(chuan) 承發揚,“希望將來能增設掐絲(si) 琺琅畫的興(xing) 趣班,讓孩子們(men) 認識傳(chuan) 統文化,熱愛傳(chuan) 統技藝,努力培養(yang) 出新一代的非遺手藝人。”
此外,她還表示,如果自己有能力的話,希望將掐絲(si) 琺琅畫與(yu) 公益事業(ye) 相結合,讓非遺技藝擁有更高價(jia) 值。(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