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賞畫解詩品墨香

發布時間:2022-03-11 10:5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書(shu) 香一品】

  作者:郭愛民

  “題畫詩這枝藝苑奇葩,從(cong) 誕生那天起,就是詩與(yu) 畫交叉的產(chan) 物。如果把它比作音樂(le) ,則是詩與(yu) 畫的二重奏。這首特製的歌曲,既有詩的韻律,又有畫的光彩。如果將它比作舞蹈,則是配合默契的雙人舞。畫的線條,是跳動的舞姿;詩的文字,則是畫境的升華。但是,如果將它準確定位,其本質還是詩。”《中國題畫詩發展史配圖新著》如此描述題畫詩,它以比喻化抽象為(wei) 具象,很是別致。全書(shu) 也采用了一種別樣的表達方式。它時而像陸侃如、馮(feng) 沅君的《中國詩史》,穿插一些小故事,時而又像何其芳的學術論文,取譬生動而文采飛揚。並且,詩意的表達隨處可見,有時連編、章的題目,也引自詩,如緒論的副題便選用了宋代詩人俞桂的名句“山色蒙蒙橫畫軸,白鷗飛處帶詩來”,以山水空蒙之美,為(wei) 全書(shu) 開啟了絕美的境界。

  這部書(shu) 是劉繼才先生在2010年出版的《中國題畫詩發展史》的基礎上修改、擴充,重新架構而成,具有較為(wei) 全麵的涵蓋性。涉及的詩人、畫家、書(shu) 家,無論是達官顯貴、學者名家,還是布衣隱士、風塵女子,概以詩存人。論述的內(nei) 容也較為(wei) 廣泛,上自軍(jun) 國大事,下至市井瑣事,都有所涉及。

  目前已出版的題畫詩論著,大多隻限於(yu) 詩之研究,而對題畫詞,尤其是題畫辭賦、題畫散曲的研究,則付之闕如,或少有人問津。該書(shu) 則對題畫詩、詞、曲、賦等各種形式無一遺漏,並且分析準確、論據堅實,具有獨創性和開拓性。

  作者進一步論證了題畫詩的起源。學術界對題畫詩的起源,曆來眾(zhong) 說紛紜,莫衷一是。此書(shu) 將題畫詩的濫觴時間,提早為(wei) 距今3000至2000年前。除屈原的《天問》外,又以《詩經·大雅》中《大明》諸篇是壁畫的圖讚為(wei) 證——其中對寺廟壁畫出現時間的探索,也是本書(shu) 的亮點之一。此外,關(guan) 於(yu) 題畫詞最早出現的時間,也有新的探討。學術界普遍認為(wei) ,題畫詞產(chan) 生於(yu) 宋代。本書(shu) 經考證提出,五代時無名氏的《踏歌》(又作《陽春曲》),題目為(wei) 《畫屏美人》,當是現存最早的題畫詞。

  此書(shu) 的價(jia) 值還體(ti) 現在對題畫詩這座文化“富礦”的發掘上。據初步統計,從(cong) 題畫詩中新發現的史籍未載的畫家、畫手,就不下百位。據此,似可重寫(xie) 《中國繪畫史》。此外,從(cong) 畫上的題詩中輯出的詩歌也頗多,據此也當補寫(xie) 《中國詩歌史》,或新寫(xie) 一部《中國詩書(shu) 畫交融發展史》。

  作者將嚴(yan) 謹的論述與(yu) 對作品的審美鑒賞結合起來,筆端充溢情趣,讀來興(xing) 味盎然。作為(wei) 一部通史式的題畫詩發展史,必然要引用大量的作家作品作史論的佐證,如處理不當,極易流於(yu) 材料的堆砌,而讓讀者生厭。該書(shu) 引述的作家作品,上自戰國時期的屈原《天問》,下至近現代的文學巨匠、藝術大師郭沫若、劉海粟等的代表作,作家過百,作品數以千計。最著名的題畫詩人,設有專(zhuan) 章;其次,設立專(zhuan) 節;再次,合節概述。由於(yu) 引述豐(feng) 富,整部著作如同一棵大樹,主幹粗壯挺拔,枝繁葉茂,果實累累。作者以優(you) 雅的筆觸,細細地賞鑒每一枚豐(feng) 滿的果實、每一片閃光的葉子,頗能引人入勝。

  此書(shu) 配有視頻,詩畫交融,雅俗共賞。展卷掃碼,同頻共振,讓名畫動起來,法書(shu) 舞起來,色彩斑斕,有色有聲,一掃一般學術專(zhuan) 著的沉悶之氣。其中既有波光蕩漾,又有驚濤駭浪;既能看見挫敗時的眼淚,又能聽見勝利時的笑聲;既如身經古代金戈鐵馬之征戰沙場,又似親(qin) 見當代熱火朝天之建設場景。讓理論與(yu) 詩情相融,讓曆史在畫境中穿行,有哲理之思,而無說教之感,給人以情的感染和美的享受。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1日 15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