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草月流”花道家徐珍:讓花藝融入大眾生活

發布時間:2022-03-11 10:4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3月10日電(高呂豔杏) “在習(xi) 花道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內(nei) 心那份喜悅和自在。當發現花能代表一種心界時,生活中的日常也成為(wei) 我們(men) 生活的樂(le) 趣。”習(xi) 花10餘(yu) 載,每日拈花惹草,正在重慶國泰藝術中心展出的徐珍個(ge) 人作品展《光集物說》上,這位中國姑娘徐珍以充滿重慶元素的日本草月流花藝作品在山城講述了一場花與(yu) 人的自然相遇。

  草月流作品不拘一格,常常使用異型花器和各種素材,如竹、石頭、塑料、繩等等,變幻莫測,其樂(le) 無窮。此次,為(wei) 期三個(ge) 月展出的“草月流”花道家徐珍個(ge) 人作品展《光集物說》,自1月亮相重慶國泰藝術中心"拾光紀"藝術展以來,熱度持續上升。該展覽共包含三個(ge) 篇章,即《和·花與(yu) 自然》《心·花與(yu) 人》《悅·花與(yu) 生活》,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觀展。

  “尊重自身個(ge) 性,是草月流的創立之本。草月流提倡‘破舊立新’的創新精神。”徐珍稱,草月流的自由花,瀟灑不羈,不僅(jin) 僅(jin) 是模擬自然,而是追求高於(yu) 自然的藝術之美,這在本次展覽得以很好的詮釋。

  記者走進展覽館,映入眼簾的是破竹成條、盤條為(wei) 圓、排竹為(wei) 方,天圓地方、萬(wan) 物和諧……這是《和·花與(yu) 自然》篇章,徐珍以竹為(wei) 材,傳(chuan) 遞花道是一種觀照自然與(yu) 內(nei) 心的方式。

  徐珍對自然的感受最是親(qin) 近真切:“萬(wan) 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yang) 以成。如何與(yu) 自然和諧相處,從(cong) 自然中獲得相依共生的智慧與(yu) 滋養(yang) ,是此篇章主要體(ti) 現的內(nei) 涵。”

  在《心·花與(yu) 人》的篇章,徐珍發揮了草月流花道對異質素材大膽而巧妙的運用,作品不見一花,而用鐵絲(si) 、鋼絲(si) 球、布條、毛線、織網等工業(ye) 化材料去塑造一顆顆不同的心,有豆蔻年華初戀純真之心、也有人至中年被各種煩憂欲望困擾之心……

  徐珍稱,一個(ge) 人的心動與(yu) 情緒,一個(ge) 人的經曆與(yu) 思想,都可以在花道中得到治愈與(yu) 升華。

  在《悅·花與(yu) 生活》的篇章,辣椒如發縷飛揚,木碓窩上一根根玉米棒被枝條包裹著,紅苕粉曲線環繞……這些重慶人生活中常用的食材被徐珍信手拈來,成了花道作品中的主角。

  徐珍稱,此篇章能讓人看了會(hui) 心一笑,品味出一點生活的樂(le) 趣來。

  “花道並不是高高在上、離生活很遠的藝術。”徐珍告訴記者,日本草月流花道在第四代家元(掌門人)河原茜繼任後,推進草月插花走進大眾(zhong) 生活,也讓自身對創作保持著無限的激情與(yu) 自由的靈感。

  “花道和夏布一樣,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前來觀展的夏布非遺傳(chuan) 承人楊青在觀展後感歎道,在花道中一睹芳華,並親(qin) 身感受震撼的草月藝術,明白生活中要懂得發現美、珍惜美,懂得用美的力量去改變生活的方式,始終保持愉悅的身心和向上的積極力量。

  徐珍擁有近12年的行業(ye) 經驗,獨立教學9年。先後將花道文化傳(chuan) 播至社群、學校、孤兒(er) 院、各大企業(ye) 等,也曾多次於(yu) 國外參辦花道藝術展。

  “讓花藝融入我們(men) 的生活,我們(men) 的生活是探索美的一種態度。”徐珍坦言,致力於(yu) 將花道的魅力傳(chuan) 遞分享給更多人。(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