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半截胡同裏的時光

發布時間:2022-03-11 12:35: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初聞北京通州老城有十八個(ge) 半截胡同時,便勾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胡同怎麽(me) 會(hui) 有半截?何況還有十八個(ge) 。不論如何,一定要抽空去看看。

  十八個(ge) 半截胡同是一片古老的居民區。因為(wei) 軍(jun) 旅生涯使然,我徑直導航前往其中的白將軍(jun) 胡同。汽車穿過時尚的運河商務區,拐進熙熙攘攘的南大街,下車我走進一條幽靜的巷子。這就到了十八個(ge) 半截胡同。

  金末元初,回民聚集在此從(cong) 事牛羊交易,便在街口修建清真寺,以通往寺院的大街為(wei) 中街,把馬家胡同、熊家胡同和白將軍(jun) 胡同等九條胡同攔腰截為(wei) 兩(liang) 端,故名十八個(ge) 半截胡同。這些胡同至今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一棟棟老宅院古樸靜謐,與(yu) 外麵的熱鬧喧囂形成鮮明對比。冬日午後,暖陽如煦,信步在這一二百米的路上,就如同踏入時間的裂縫,光影須臾間,就是700多年的落差。

  白將軍(jun) 胡同在清代得名,胡同狹而短,兩(liang) 旁的四合院年代不一,卻規整如陣。那一道道磚砌的門樓、雕花的牆飾、斑駁的門墩,還有那從(cong) 院子裏伸出來的古樹、房頂上隨風搖曳的衰草,都帶著舊時光的味道。凝重,古樸,陳舊,卻帶有一種莫名的親(qin) 切。

  我在這裏還發現了冬奧元素。在中街16號院文化驛站,鐵皮桶改造成紅燈籠,牆上粘貼著冬奧會(hui) 徽和五環標誌,還有一個(ge) 展示櫃,裏麵擺著彩泥做的“冰墩墩”“雪容融”和各種冰雪運動小人。簡單之中透出一種拙樸之美。看宣傳(chuan) 欄介紹,原來這些都是居民利用家裏廢舊材料做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平凡卻不普通,人們(men) 就在這平淡的日子裏尋找真味。

  北京胡同聞名天下,曾經“有名胡同三千六,無名胡同賽牛毛”。十八個(ge) 半截胡同住著土生土長的居民,記錄著市井百姓的淳樸民風,承載著千年古都的文脈傳(chuan) 承。在十八個(ge) 半截胡同,每家門口都有一個(ge) 家風家訓牌匾。華家的“德善成就人,勤勉成就事”,張家的“孝親(qin) 敬老,兄友弟恭,勤儉(jian) 持家”,馬家的“立誌守信,盡孝重義(yi) ”,管家的“吃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夢裏無驚”等等,不一而足,頗有幾分古賢之風。

  有座小院大門虛掩,門口幾叢(cong) 翠竹生機盎然,我好奇向裏一瞥。迎麵照壁上掛著很多紅底白字的胡同名牌作為(wei) 裝飾,還有很多老北京風景圖畫,抱柱上的楹聯筆力遒勁。再往裏瞧,地麵上擺著大水缸,樹上掛著鳥籠子,牆角依靠著自行車,桌子上放著主人未收拾的碗筷,爐子上的水壺還咕嘟咕嘟響著,冒出淡淡的生活氣息。看著這熟悉的生活場景,一瞬間觸動了內(nei) 心最柔軟的地方。時光飛逝,白駒過隙,心智之光純淨如燭,萬(wan) 物回到原初的本性。故鄉(xiang) 的老宅也是這種模樣。那裏有母親(qin) 的燒肉,童伴的遊戲機,鄰居的問候,有少年們(men) 自由的奔跑,放肆的大笑,這個(ge) 時候甚至還有劈裏啪啦的鞭炮和漫天煙花,一點一滴記錄著“載酒買(mai) 花年少事”的青春歲月。走進胡同深處,找尋那逝去的歲月時光。(趙海星)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