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從政府工作報告看文旅產業

發布時間:2022-03-11 13:47:00來源: 新華日報

  2022年“兩(liang) 會(hui) 時間”接近尾聲。過去幾天裏,來自各條戰線、各行各業(ye) 的數千名代表委員肩負囑托,相守“春天之約”,開啟一起向未來的新征程。

  兩(liang) 會(hui) 上,《政府工作報告》字字鏗鏘,既高屋建瓴又細致入微,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進行了全方位的總結和擘畫。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有哪些新提法、新要求?循著報告指引的方向,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又有哪些新發展機遇?

  減負紓困!讓文旅企業(ye) “有奔頭”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繼續著力穩市場主體(ti) 保就業(ye) ,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完善減負紓困等政策。其中明確提到“餐飲、住宿、零售、旅遊、客運等行業(ye) 就業(ye) 容量大、受疫情影響重,各項幫扶政策都要予以傾(qing) 斜,支持這些行業(ye) 企業(ye) 挺得住、過難關(guan) 、有奔頭”。

  優(you) 化和落實助企紓困政策,為(wei) 企業(ye) 發展輸送紅利甘霖,是一直以來的鮮明導向和明確方向。一方麵,延續實施扶持製造業(ye)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政策,並提高減免幅度、擴大適用範圍。對小規模納稅人階段性免征增值稅。對小微企業(ye) 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wan) 元至300萬(wan) 元部分,再減半征收企業(ye) 所得稅。各地也要結合實際,依法出台稅費減免等有力措施,使減稅降費力度隻增不減,以穩定市場預期。另一方麵,綜合考慮為(wei) 企業(ye) 提供現金流支持、促進消費投資、大力改進增值稅留抵退稅製度,今年對留抵稅額實行大規模退稅。

  文化惠民!努力擴大優(you) 質供給

  《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去年工作時提到:繁榮發展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用文化點亮美好生活,文化惠民依舊是今年工作要點,重心則是擴大優(you) 質供給。《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hui) 治理。堅持盡力而為(wei) 、量力而行,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著力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普遍關(guan) 心關(guan) 注的民生問題。要豐(feng) 富人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哲學社會(hui) 科學和檔案等事業(ye) 。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加強和創新互聯網內(nei) 容建設,深化網絡生態治理。推進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促進基層文化設施布局優(you) 化和資源共享,擴大優(you) 質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加強文物古籍保護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用好北京冬奧會(hui) 遺產(chan) 。

  向新而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空間廣闊

  矚目新征程,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空間廣闊,從(cong) 《政府工作報告》中能看到這樣一些新機遇:

  ——數字經濟如火如荼,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將加快步伐。《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ti) 布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xiang) 村。加快發展工業(ye) 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chan) 業(ye) ,提升關(guan) 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

  ——加大企業(ye) 創新激勵,文化企業(ye) 創新發展迎來推力。《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持續推進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深化產(chan) 學研用結合。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和運用。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力度,將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加計扣除比例從(cong) 75%提高到100%,對企業(ye) 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you) 惠。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文化和旅遊產(chan) 業(ye) 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抓好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促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完善和強化農(nong) 業(ye) 支持政策,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促進農(nong) 業(ye) 豐(feng) 收、農(nong) 民增收。深入開展文明村鎮建設。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市場潛力將進一步激發。《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依法平等保護企業(ye) 產(chan) 權、自主經營權和企業(ye) 家合法權益,營造各類所有製企業(ye) 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引導民營企業(ye) 改革創新,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