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兩會大家談】漫評|抓保護控開發,讓鄉村建設有序有“續”

發布時間:2022-03-11 13:40: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陳明 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嚴(yan) 格規範村莊撤並,保護傳(chuan) 統村落和村莊風貌。無獨有偶,日前發布的2022年一號文件也強調,不盲目拆舊村、建新村,不超越發展階段搞大融資、大開發、大建設,避免無效投入造成浪費,防範村級債(zhai) 務風險。這兩(liang) 項在不同場合提出的政策部署內(nei) 涵一致、互相銜接,很大程度上體(ti) 現出中央在規範鄉(xiang) 村建設方麵的決(jue) 心。

  嚴(yan) 格規範村莊撤並這一要求,主要是對過去幾年部分地區出現的一些不當舉(ju) 措的糾偏。如個(ge) 別地區盲目搞大拆大建,此前媒體(ti) 有過一些披露,個(ge) 別省份在開展村莊撤並過程中,規劃缺失、建設無序,存在先拆後建、邊拆邊建以及拆遷安置補償(chang) 不到位的情形。再如在村莊層麵搞大開發大建設,進而又引發了大融資和高負債(zhai) ;超越發展階段,建設了一些華而不實的新型社區,因為(wei) 生活就業(ye) 不便等原因,許多搬遷安置農(nong) 戶選擇再次離開,出現了“二次空心化”。因而,“嚴(yan) 格規範村莊撤並”就顯得愈加重要。

  規範村莊撤並隻是《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的一個(ge) 方麵,體(ti) 現了鄉(xiang) 村建設中的控製性思維,另一個(ge) 很重要的方麵是保護傳(chuan) 統村落和村莊風貌,體(ti) 現的是鄉(xiang) 村建設中的保護性思維。

  當前,中國鄉(xiang) 村已經發生了深刻的分化,大體(ti) 可以分為(wei) 三類:一是城中村、城郊村和經濟發達村,占比在15%左右;二是典型農(nong) 區村莊,占比在70%左右;三是生態功能區村莊,占比在15%左右。從(cong) 趨勢上看,生態功能區村莊中大多會(hui) 趨於(yu) 消失,能夠保留下來的主要是少量的特色村莊。保護和利用好這些特色村莊尤其重要。

  現在關(guan) 於(yu) 特色村莊保護,主要有兩(liang) 項政策:

  一項是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牽頭實施的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工作。這一項目實施以來,已分五批將6819個(ge) 有重要保護價(jia) 值的村落列入了中國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名錄,建立了掛牌保護製度。目前麵臨(lin) 的比較大的一個(ge) 問題是許多村莊嚴(yan) 重空心化,如何平衡好保護投入和開發利用的關(guan) 係是一個(ge) 難題。

  另一項是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主導的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保護工作。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的核心價(jia) 值其實不是發展農(nong) 業(ye) ,而是特色文旅產(chan) 業(ye) ,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主要作用是發掘特色、激活村莊。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工作也將有更廣闊的天地。

  一手抓保護、一手控開發,並不意味著弱化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建設非但不能弱化,還必須加強,但要把握重點、方式得當。未來的鄉(xiang) 村建設要把握幾點:一是在城鄉(xiang) 之間的半稠密地帶發力,也就是把鄉(xiang) 鎮建設成帶動鄉(xiang) 村、服務農(nong) 民的中心;二是推動人口逐步向小城鎮轉移,圍繞人口布局開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三是從(cong) 城鄉(xiang) 空間布局優(you) 化的角度看,部分村莊的適度調整撤並還是必要的,但要守住規範管理的底線,尤其是不能損害農(nong) 民利益。(陳明)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