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拓寬江蘇工業遺產保護與再生的路徑

發布時間:2022-03-11 13:47:00來源: 新華日報

  江蘇是工業(ye) 大省,孕育出了優(you) 秀的工業(ye) 文化,留下了數量眾(zhong) 多、類型多樣的工業(ye) 遺產(chan) 。工業(ye) 遺產(chan) 作為(wei) 社會(hui) 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通過科學保護與(yu) 開發,對推進文化旅遊業(ye) 發展、構建和諧人居環境等都具有長遠意義(yi) 。

  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係列關(guan) 於(yu) 大力推進工業(ye) 文化發展、加快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和開發的相關(guan) 文件與(yu) 政策。江蘇各級政府和相關(guan) 企業(ye) ,通過完善法製法規、將工業(ye) 遺產(chan) 納入規劃和保護名錄、打造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園區等方式路徑,積極探索工業(ye) 遺產(chan) 的保護和開發,取得了顯著效果。江蘇的99處重點工業(ye) 遺產(chan) 大部分已經處於(yu) 保護開發狀態,其中18處仍在從(cong) 事正常的生產(chan) 活動,隻有17處被閑置待利用。

  然而,江蘇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開發尚存在進一步完善的空間,應采取綜合措施,進一步拓寬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與(yu) 再生的路徑。

  製度層麵:完善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開發法律法規。我國現行的文化遺產(chan) 保護法律法規都未明確提到工業(ye) 遺產(chan) 概念,且江蘇工業(ye) 遺產(chan) 的產(chan) 權多屬於(yu) 企業(ye) 或個(ge) 人所有,對產(chan) 權人而言,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和企業(ye) 快速發展的要求是一對矛盾體(ti) ,在沒有法律法規明確要求的前提下,企業(ye) 拆舊建新,相關(guan) 部門難以介入。基於(yu) 此,應加快製定頒發專(zhuan) 門的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法律法規,或對現行的部分相關(guan) 法律法規條款進行修訂,將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和開發予以明確。地方政府則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需要酌情製定相關(guan) 法規。

  組織層麵:成立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開發專(zhuan) 業(ye) 性機構。一是搭建江蘇省工業(ye) 遺產(chan) 大數據平台。采用申報登記製,由遺產(chan) 產(chan) 權所有人依據信息采集標準,在各級工信部門的引導下按統一標準對工業(ye) 遺產(chan) 進行申報登記。二是製定科學的工業(ye) 遺產(chan) 價(jia) 值評估標準體(ti) 係,做好工業(ye) 遺產(chan) 價(jia) 值的評估,有針對性地提出符合工業(ye) 遺產(chan) 特質的保護開發方式。三是加強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開發研究,並在成果展示和對外宣傳(chuan) 方麵做細做實。此外,還應該鼓勵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工業(ye) 遺產(chan) 方向的基礎研究,從(cong) 文化、經濟、技術等多角度探討工業(ye) 遺產(chan) 的保護開發經驗、可持續經營問題。

  規劃層麵:有機融入城市修補與(yu) 發展規劃。我國空間規劃編製分屬於(yu) 不同行政主管部門,亟需明確工業(ye) 遺產(chan) 規劃部門歸屬,進而有序開展政策製定和保護規劃方案設計。在製定發展規劃時,應充分考慮工業(ye) 遺產(chan) 的價(jia) 值、當地的經濟水平、人口規模、產(chan) 業(ye) 結構、文化氛圍等多種因素,確定工業(ye) 遺產(chan) 項目的保護開發方式,因地製宜地打造重點工業(ye) 遺產(chan) 項目,比如大運河文化帶工業(ye) 遺產(chan) 文化工程項目,通過完善城市功能體(ti) 係布局,從(cong) 而實現人與(yu) 人之間、人與(yu) 空間之間、空間與(yu) 空間之間的和諧。

  資金層麵:構建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開發的金融保障體(ti) 係。江蘇應從(cong) 自身實際出發,以政府為(wei) 主體(ti) ,構建相對完善的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開發金融保障體(ti) 係。將保護開發所需的資金納入政府財政預算,並適度采用稅收抵扣、資金補助等方式調動遺產(chan) 產(chan) 權單位對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開發的積極性。成立工業(ye) 遺產(chan) 投資基金,鼓勵社會(hui) 資本進入,組織專(zhuan) 業(ye) 人員對工業(ye) 遺產(chan) 項目進行係統評估,製定科學合理投資方案。

  技術層麵:加強數字技術賦能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開發。因地製宜,建立各類工業(ye) 遺產(chan) 主題博物館、科學與(yu) 工業(ye) 博物館等,加強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數字化技術運用,增強遊客體(ti) 驗感。拓展數字化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研發工業(ye) 遺產(chan) 主題的數字化社會(hui) 教育課程及工業(ye) 元素的文創產(chan) 品,催生新業(ye) 態、新模式和新消費,推動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與(yu) 開發的可持續發展。運用數字化聲光電技術,利用工業(ye) 博物館、創意產(chan) 業(ye) 園等資源發展沉浸式工業(ye) 旅遊,打造沉浸式演出業(ye) 態,實現工業(ye) 旅遊與(yu) 工業(ye) 科普的深度結合。遺產(chan) 產(chan) 權單位、運營管理單位等部門還需積極運用微博、微信公眾(zhong) 號、短視頻等數字化新媒體(ti) 、新方式,向社會(hui) 講述工業(ye) 遺產(chan) 的魅力,弘揚蘊含在工業(ye) 遺產(chan) 中的工業(ye) 精神和工業(ye) 文化。

  作者:王波,博士,南京中智文化創意研究院院長;任文龍,南京財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講師。

  (本文關(guan) 於(yu) 江蘇工業(ye) 遺產(chan) 的數據資料主要源於(yu) 2020年江蘇省工信廳開展的全省工業(ye) 遺產(chan) 普查調研,涉及99處重點工業(ye) 遺產(chan) ,其中有9處已經被工信部列入國家工業(ye) 遺產(chan) 。)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