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從“最傳統”到“最先鋒”
【戲劇名家講故事】
作者:柯軍(jun)
我們(men) 看昆曲,並不隻是欣賞昆曲的美,不能僅(jin) 僅(jin) 停留在看懂昆曲的故事情節,或是評價(jia) 昆曲的功法,而是應該看到昆曲背後的社會(hui) 擔當與(yu) 人文關(guan) 懷。我在雜誌《中國文藝評論》對我的采訪文章中,用了“昆曲不分傳(chuan) 統和當代”作為(wei) 題目,就是想闡明:昆曲不分傳(chuan) 統與(yu) 當代,演的是人的靈魂、情感、精神。靈魂、情感、精神是不分朝代的。應該在不斷淬煉中得到升華,在涅槃中不斷再生,不斷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我們(men) 不能隻想著社會(hui) 能給昆曲什麽(me) 扶持,或得到觀眾(zhong) 憐憫般的嗬護;不能隻想得到擁躉和熱捧,隻愛惜自己的羽毛不去銳意進取,更不能始終躺在“寶貴”的遺產(chan) 中尋找慰藉和享樂(le) 。做昆曲,還是應該戰勝自我,讓為(wei) 觀眾(zhong) 展現崇高的靈魂成為(wei) 自己的追求。
傳(chuan) 統與(yu) 當代是今天的我們(men) 給昆曲設置的界限,昆曲本是不分傳(chuan) 統與(yu) 當代的,在我看來,昆曲藝術一直是講究當代性的。比如,《邯鄲夢》裏湯顯祖寫(xie) 的盧生,就把張居正寫(xie) 入戲中,用盧生和宇文融兩(liang) 個(ge) 角色來表現當時的權臣張居正;孔尚任寫(xie) 《桃花扇》,也是具有現代意義(yi) 的。那究竟是明朝湯顯祖的《邯鄲記》是傳(chuan) 統,還是清朝孔尚任的《桃花扇》是傳(chuan) 統呢?這兩(liang) 部戲相隔半個(ge) 多世紀。其實,昆曲,包括戲劇藝術,隻要能夠對社會(hui) 、對人的內(nei) 心進行挖掘,就是具有當代性的作品。真正好的作品是不存在古今之界的。
我在創作昆曲《1428》時,曾寫(xie) 道:“誰說昆曲隻能演繹過去的故事,誰說昆曲隻能塑造過去的人物,誰說昆曲人隻能抒發過去人的情懷。”創作昆曲《眷江城》,也是一群昆曲人的“逆行”。《眷江城》講述了疫情暴發後,一名醫生瞞著老母親(qin) 偷偷報名參加了第一批援鄂醫療隊,而老母親(qin) 也在瞞著兒(er) 子為(wei) 醫院做飯送餐的故事。母子兩(liang) 人,為(wei) 愛承擔,為(wei) 愛隱瞞……《眷江城》劇組成立後,大家開會(hui) 討論。會(hui) 上主創的發言有些“低調含蓄”,也有點“閃爍其辭”,更是“謹小慎微”,歸結在一起就是一個(ge) 字:難。難表演、難設計、難呈現。昆曲怎麽(me) 排現代戲,怎麽(me) 排好“抗疫”這個(ge) 題材?
當然,我們(men) 躺在傳(chuan) 統裏既安全又穩妥,還很自在,身段有老師教,唱腔有曲譜,表演有行當可以參照,還有傳(chuan) 統中豐(feng) 富的程式可以套用、借用或直接拿來用。就是新創的古裝曆史戲,也是扮演古人的模樣,與(yu) 昆曲的樣態以及表現力比較吻合。
昆曲是不是太陽春白雪了?在昆曲傳(chuan) 承傳(chuan) 統的路上,開拓當代題材的創作似乎顯得“格格不入”,豈不知中國文化是一種“活”的文化,我們(men) 要成為(wei) 這種“活文化”的創造者、踐行者,要發前人之未發,做前人之所無,激活活態傳(chuan) 承創造的傳(chuan) 統精神。國學大師王蘧常先生曾經講過,要以複古而求開新,要有“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之境界。我們(men) 在傳(chuan) 承與(yu) 創造的思路上一定要明確,當下傳(chuan) 承的目的是成就未來的經典,我們(men) 今天的傳(chuan) 承就是為(wei) 了開新,開新就是活文化。這也就是我在實踐中不斷思考的“遺產(chan) 的考古”與(yu) “藝術的探險”,一直提出並倡導的“用‘最傳(chuan) 統’抵達‘最先鋒’”“以‘最先鋒’回歸‘最傳(chuan) 統’”。
《眷江城》的主創說咱們(men) 的“難”和冒著生命危險投身抗疫一線的醫生、護士能比嗎?我希望主創全身心投入創作中去,多與(yu) 醫生交朋友,深入一線體(ti) 驗生活。就應該在醫院的病房裏背台詞,就應該看著氧氣瓶編排身段,就應該穿上防護服“跑圓場”,就應該深入體(ti) 會(hui) 醫生救死扶傷(shang) 搶救生命的心路。感受什麽(me) 是緊急,什麽(me) 是搶救,什麽(me) 是生不如死,什麽(me) 是回天無力,什麽(me) 是危險,什麽(me) 是危難。能不能隨著醫生觸摸到生死邊緣,能不能跟著患者踩踏一下生命攸關(guan) 之門?這才是創作好這部戲的關(guan) 鍵。
戲是戲,排戲就不僅(jin) 僅(jin) 是戲了,而是在創作的過程中體(ti) 悟生命之堅韌與(yu) 生命之脆弱,感知無私與(yu) 大愛,了解他們(men) (醫生)是一群什麽(me) 樣的人,他們(men) 為(wei) 什麽(me) 會(hui) 成為(wei) 這樣的人,他們(men) 為(wei) 什麽(me) 要成為(wei) 這樣的人,他們(men) 怎樣才能成為(wei) 這樣的人。我對主演說,你是演小生的,在《眷江城》裏你扮演的是一個(ge) 醫生,在創作和舞台呈現上,我不希望看到你用“小生”的行當來演“醫生”,而是希望你融合昆曲以及昆曲之外的一切藝術手段,創造出一個(ge) 新時代新的昆曲行當——“醫生”。以後凡是演醫生就可以以你刻畫塑造的新的行當為(wei) 參照。
先輩們(men) 創造並留下了無窮和無限的藝術寶庫,我們(men) 當代人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照著講”,但還要有勇氣“接著講”。創造新的行當談何容易,但這就是我們(men) 這一代人必須攻克的難關(guan) ,解決(jue) 了,我們(men) 的戲曲才可以有未來。
人物鏈接:
柯軍(jun) ,昆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江蘇省戲劇家協會(hui) 主席,江蘇省昆劇研究會(hui) 會(hui) 長。曾獲第22屆戲劇“梅花獎”榜首,第11屆“文華表演獎”,首屆中國昆劇“蘭(lan) 花最佳表演獎”,首屆中國昆劇藝術節“優(you) 秀表演獎”。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6日 16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