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處理促進共同富裕的幾個重要關係
作者:何立勝(中國浦東(dong) 幹部學院教務部主任、教授)
共同富裕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是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是分階段逐步實現的共同富裕。紮實推進共同富裕,要立足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準確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正確處理推進共同富裕的各種重要關(guan) 係,尋找效率與(yu) 公平之間的均衡,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製度安排,處理好做大“蛋糕”與(yu) 分好“蛋糕”之間的關(guan) 係,尋找推進共同富裕的最優(you) 解,力爭(zheng) 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正確處理效率與(yu) 公平之間的關(guan) 係。促進共同富裕,要正確處理效率與(yu) 公平之間的平衡關(guan) 係,效率與(yu) 公平二者是矛盾統一的關(guan) 係,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以效率保障公平,以公平促進效率。效率決(jue) 定著社會(hui) 經濟發展水平,公平影響著社會(hui) 經濟運行的穩定,效率是實現公平的物質基礎或前提條件,隻有不斷提高勞動生產(chan) 率、要素效率,才能為(wei) 社會(hui) 成員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保障分配協調製度的公平前提。公平是提升效率的有利保障,也是提升社會(hui) 效率的內(nei) 生要求,脫離公平的效率是難以持續的。效率與(yu) 公平在社會(hui) 發展過程中各有側(ce) 重,發揮著不同的功能與(yu) 作用。高水平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要求效率與(yu) 公平的內(nei) 在統一,公平的競爭(zheng) 規則和平等的法治環境,有利於(yu) 實現經濟發展成果的合理分配,促進資源配置的有效利用,提高社會(hui) 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cong) 而不斷提升社會(hui) 效率。
正確處理“蛋糕做大做好”與(yu) “切好分好蛋糕”之間的關(guan) 係。促進共同富裕的“富裕”是要做大做好蛋糕,而“共同”則要求切好分好蛋糕。在高質量發展中“做大蛋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要條件與(yu) 前提,通過人力資源及全要素生產(chan) 率增長提高效率,通過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塑造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提升經濟循環效率,激發各類市場主體(ti) 活力。共享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共同富裕中的“共同”,是要切好分好蛋糕,而“公平”是底色,製度安排是保障,讓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低收入群體(ti) ,提高低收入群體(ti) 增收能力和收入水平。從(cong) 做大蛋糕到分好蛋糕,二者既是對立,又是統一的,其內(nei) 在要求是同向的,強調共享發展成果,前提是做大做好蛋糕,而要持續做大做好蛋糕,也必須把蛋糕切好分好,正確處理做大與(yu) 分好蛋糕關(guan) 係的關(guan) 鍵,在於(yu) 分好蛋糕而確保不傷(shang) 害做大蛋糕的製度安排。
正確處理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之間的關(guan) 係。共同富裕既包括人民群眾(zhong) 的物質生活富裕,又包括人民群眾(zhong) 的精神生活富裕。把促進共同富裕作個(ge) 形象比喻,就是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腦袋”。促進共同富裕既是一個(ge) 物質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ge) 精神充實的過程,兩(liang) 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促進共同富裕既要家家“倉(cang) 廩實衣食足”,實現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也要人人“知禮節明榮辱”,實現精神文化生活豐(feng) 富。一般而言,物質富裕是精神富足的基礎,能夠為(wei) 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物質條件,反之,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設,可以為(wei) 物質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促進共同富裕,既要不斷增加經濟收入,又要實現精神是富有的,要求生態環境是友好的,實現人的全麵發展和社會(hui) 全麵進步。
正確處理部分人先富與(yu) 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之間的關(guan) 係。共同富裕決(jue) 不是少數人或部分人的富裕,而是全體(ti) 人民的富裕。積極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創業(ye) 創新致富,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幫後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先富帶後富是一個(ge) 邏輯整體(ti) ,既要鼓勵“先富”,激發發展活力,也要帶動“後富”,體(ti) 現社會(hui) 公平。推進共同富裕決(jue) 不能通過“劫富濟貧”來實現,而是通過不斷改革與(yu) 完善收入分配製度,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製度安排,既強調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管理、數據等在生產(chan) 經營過程中的貢獻,又要求增強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並提高精準性。共同富裕也不是同時同步富裕,區域、城鄉(xiang) 及個(ge) 體(ti) 間存在適度差異是正常的,不能要求所有地區、所有人同時富裕。而是依據不同階段的目標,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
正確處理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之間的關(guan) 係。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各自遵循不同的原則與(yu) 要求,三者之間存在著依存關(guan) 係,互有影響。在初次分配領域,市場發揮決(jue) 定性作用,各種生產(chan) 要素獲得相應報酬,通過市場競爭(zheng) 產(chan) 生的激勵約束機製,不斷激發全社會(hui) 勤勞致富、奮鬥致富的內(nei) 生動力。再分配是運用政府之手推動國民收入的再分配,這為(wei) 公平發揮了關(guan) 鍵作用,通過稅收製度與(yu) 社會(hui) 服務均等化兩(liang) 個(ge) 層麵推進。在稅收方麵,擴稅基、降增值稅及中低收入階層實際稅率,增加直接稅比例是製度建設的主要方向。更加注重運用財政轉移支付來協調區域、城鄉(xiang) 間的社會(hui) 服務水平,尤其在教育及醫療領域的公共服務設施、水平的平衡。三次分配主要包括自願捐助、慈善事業(ye) 、誌願者行動、社會(hui) 責任等。三次分配是在自願基礎上,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一種有益的補充。
正確處理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和合理調節高收入與(yu) 增加低收入之間的關(guan) 係。依據不同階段,促進共同富裕,要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為(wei) 抓手,采取多渠道促進城鎮中低收入群體(ti) 和農(nong) 村農(nong) 民增收作為(wei) 重要政策目標,這既是高質量發展、改革紅利不斷釋放的過程,又是促進共同富裕的手段。圍繞實質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的重點,推動更多低收入人群邁入中等收入行列,如加大普惠性人力資本投入,有效減輕困難家庭教育負擔,提高低收入群眾(zhong) 子女受教育水平,增強發展能力,創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合理調節高收入,完善個(ge) 人所得稅製度,規範資本性所得,清理規範不合理收入,整頓收入分配秩序,堅決(jue) 取締非法收入。
正確處理勞動收入差距與(yu) 財產(chan) 收入差距之間的關(guan) 係。基尼係數是反映收入差距拉大的指標,不僅(jin) 包括勞動收入差距,還包括因財產(chan) 收入拉大產(chan) 生的收入差距。因此,促進共同富裕,既要采取措施縮小勞動收入,又要縮小因財產(chan) 收入。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既要考慮提高一線勞動者收入的比例,又要考慮因財產(chan) 收入差距帶來的貧富差距。深入研究貧富懸殊、收入差距原因,相對勞動收入差距,財產(chan) 收入差距的影響更大,要協同調節勞動收入與(yu) 財產(chan) 收入。健全調節財產(chan) 收入的製度安排,完善財產(chan) 收入的政策,增加農(nong) 村居民住房、土地、金融資產(chan) 等各類財產(chan) 性收入,把農(nong) 村資源變資產(chan) ,不斷增加農(nong) 民的財產(chan) 性收入。持續完善再分配製度,增加直接稅比例,引進財產(chan) 性稅收,如遺產(chan) 與(yu) 贈予、資本利得稅等來精準合理調節;切實保護勞動所得,保護產(chan) 權和知識產(chan) 權,保護合法致富,充分調動企業(ye) 家積極性,促進各類資本規範健康發展。
正確處理共同富裕的短期與(yu) 長期目標之間的關(guan) 係。從(cong) 階段性上看,促進共同富裕是一個(ge) 長期艱巨的過程,保持曆史耐心,不能超越實際發展階段,國家選取浙江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共同富裕示範區,進行試點先行、或先行先試的探索,充分考慮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各地區推動共同富裕的基礎和條件不盡相同。從(cong) 差異性上看,我國不同地域、城鄉(xiang) 間的資源稟賦不同,每個(ge) 個(ge) 體(ti) 的能力和素質也存在差異。我們(men) 確立的共同富裕目標是分階段遞進的,既盡力而為(wei) ,又量力而行。到“十四五”末,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到2035年,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到本世紀中葉,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縮小到合理區間。
正確處理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與(yu) 實踐途徑之間的關(guan) 係。從(cong) 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到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再到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依據不同發展階段,我們(men) 已經明晰了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促進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要有量力而行的理性、穩中求進的務實,不能製定脫離實際、超越階段的目標,作兌(dui) 現不了的承諾。我們(men) 決(jue) 不搞超出發展階段與(yu) 發展水平的“福利主義(yi) ”,也不能僅(jin) 依靠加重企業(ye) 與(yu) 個(ge) 人的稅賦負擔、出台過多的社會(hui) 政策、過多過高承諾提高社會(hui) 保障水平來實現。一是要分階段、階梯式促進進共同富裕,要保障人人平等參與(yu) 、平等發展權利,使經濟繼續保持增效帶動增長的狀態,充分調動每個(ge) 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盡力而為(wei) 的幹勁、久久為(wei) 功的韌性,在繼續保持先富人群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同時,加快低收入人群進入中等或高收入群體(ti) 的步伐。二是充分認識高質量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或前提,必須要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沒有高質量發展,就沒有共同富裕。三是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製度安排,實現勞動收入、要素收入的合理平衡,實現公共服務的公平配置。四是發揮政府在再分配中的功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經濟發展和財力可持續的基礎之上,重點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主要在教育、醫療、養(yang) 老等領域精準提供基本公共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