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資質機構“灌腸排毒” 醫美的坑為啥總有年輕人跳
80後小琴(化名)在上海靚靚美容護膚中心“灌腸排毒”後身體(ti) 不適,經查,該機構並無醫療服務資質,法院判決(jue) 退款66萬(wan) 餘(yu) 元,並增加三倍賠償(chang) 200萬(wan) 餘(yu) 元;90後小楊(化名)在上海某美容門診部矯正牙齒,一個(ge) 月後被“轉”給另一家門診部,卻在佩戴隱形牙套一年後被醫生告知“不能再戴隱形(牙套)了,得換鋼箍”。
每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有關(guan) 醫美的討論,總是很能引起公眾(zhong) ,尤其是青年女性共鳴的話題。今年的兩(liang) 會(hui) 上,先有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科技教育委員會(hui) 副主任胡衛建議明確醫療整形行業(ye) 經營範疇,並明令禁止對未成年人開展除容貌修複等必要醫療之外的整形項目;後有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王學坤對頻繁出現在社交平台上的“學生黨(dang) 適合的輕醫美體(ti) 驗”“三招教你如何說服爸媽去整容”“醫美絕對要趁早,資深醫美從(cong) 業(ye) 者的真心話”等內(nei) 容表示憂慮。
而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之外,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也多次遇到醫美被騙的個(ge) 案,從(cong) 逐漸步入中年的80後,到年輕的90後,醫美的“坑”,一屆屆年輕人“屢跳不爽”。
敢在無資質機構“灌腸排毒”
小琴是一個(ge) 愛美且消費能力較強的姑娘。從(cong) 2015年10月開始,她已經相繼在靚靚美容護膚中心(以下簡稱“靚靚美容”)消費170萬(wan) 餘(yu) 元進行美容護膚。她定製、購買(mai) 過多種美容套餐。
2017年,已經在靚靚美容當了兩(liang) 年多VIP會(hui) 員的她,得到一個(ge) “新消息”——靚靚美容推出“鑽肝”“小腸養(yang) 護”“盆腔淨化”等養(yang) 生項目,具有排毒養(yang) 顏之功效,搭配“色素管理”進行除皺、祛斑、改善色素沉著,能達到內(nei) 外兼修的顯著效果。
美容師給她“安利”了眾(zhong) 多值得一試的項目,其中,“灌腸排毒”項目最令小琴心動。按照原計劃,經過一整個(ge) 療程的“排毒”,小琴應該從(cong) 內(nei) 而外變得年輕、健康起來。但實際情況是,她在治療過程中漸感身體(ti) 不適。
她多次向美容師反映自己身體(ti) 出現狀況,但對方卻解釋稱這是“治療過程中身體(ti) 的正常反應”。小琴將信將疑,繼續做了幾次項目服務,結果身體(ti) 每況愈下。
她在2020年3月向靚靚美容所在的區衛健委投訴舉(ju) 報。經衛健委調查發現,靚靚美容並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ye) 許可證,但在為(wei) 小琴提供灌腸排毒、色素管理等服務過程中運用了灌腸、射頻的醫學技術方法,提供服務的人員均為(wei) “非衛生技術人員”。
為(wei) 此,衛健委依法依規對靚靚美容作出行政處罰決(jue) 定。此後,靚靚美容又因在店內(nei) 及微信公眾(zhong) 號宣傳(chuan) 中發布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內(nei) 容、使用醫療用語受到所屬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被責令停止發布廣告、消除影響並處罰款。
3月2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小琴訴靚靚美容欺詐一案進行二審,並當庭宣判其退還欺詐行為(wei) 對小琴造成的損失、即已支付的服務費用66萬(wan) 餘(yu) 元,並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guan) 規定,增加三倍賠償(chang) 即200萬(wan) 餘(yu) 元。
隱形牙套戴一半療程,要換鋼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獲法院裁判支持的小琴是眾(zhong) 多踩過醫美“坑”的年輕人中的“幸運兒(er) ”,更多青年在被所謂醫美機構騙了以後,不知所措、維權無門。
雲(yun) 南來滬務工的90後小楊就是其中之一。小楊在上海一家連鎖美容機構做美容師,她聽說矯正牙齒可以使得臉型變小,故在朋友推薦下到位於(yu) 上海市閔行區的一家醫療美容門診部矯正牙齒。
在醫生推薦下,她使用一款名為(wei) “時代天使”的隱形牙套對牙齒進行矯正。按照原計劃,她的矯正療程應為(wei) 約兩(liang) 年,花費3萬(wan) 元。但她在醫療美容門診部矯正牙齒不到兩(liang) 個(ge) 月後,就被告知“門診部搬家了”。
隨即,她就被轉到了另一家美容門診部。在這裏接受了約10個(ge) 月牙齒矯正服務後,她於(yu) 近日又被醫生告知,以她牙齒目前的矯正狀況,已經不再適合使用隱形牙套進行矯正了,須更換為(wei) 鋼箍矯正。
但鋼箍的價(jia) 格,僅(jin) 為(wei) 隱形牙套的三分之一左右,且影響美觀。小楊多次與(yu) 該機構協商未果。一來隱形牙套費用已付,不能退回;二來,鋼箍牙套還要另外付費。
記者查詢“天眼查”發現,為(wei) 小琴矯正牙齒的兩(liang) 家醫美機構的經營範圍均為(wei) “營利性醫療機構”。其中一家的醫療機構執業(ye) 許可證於(yu) 2021年6月7日取得,而小楊去該機構看口腔門診的時間卻在2021年3月。
小楊告訴記者,當時她是衝(chong) 著一名自稱來自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的醫生而去的。但她隻在第一次問診時見過這名醫生,此後複查、更換牙套等事宜,她被動換了好幾名“醫生”。
哪兒(er) 哪兒(er) 都是“上海九院的醫生”,怎麽(me) 破
記者注意到,“上海九院的醫生”已經成為(wei) 眾(zhong) 多醫美機構的“招牌”。上海九院是一家非營利性綜合性三甲醫院,其整複外科、口腔科、眼科、皮膚科等專(zhuan) 業(ye) 全國聞名。近年來,醫美機構利活躍了眾(zhong) 多“上海九院的醫生”“上海九院的退休醫生”,但上海九院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很多所謂“上海九院的醫生”實際上“非正品”。
比如,某“種草”平台上就活躍著一個(ge) 擁有近20萬(wan) 粉絲(si) 的某生物科技護膚創始人“王娟”,其宣稱在上海九院整複外科工作了30年,退休前是上海九院整複外科激光美容中心主任。但經記者多方核實,上海九院整複外科激光美容中心並未有過一名叫王娟的醫生。
上海九院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上海九院”的名號在眾(zhong) 多社交平台上被亂(luan) 用,“即使是加V的,也隻是上傳(chuan) 了醫師執業(ye) 資格證,並不需要其所在單位審核同意。”這名負責人介紹,“上海九院的醫生”均能在上海九院官網找到真實姓名、身份及專(zhuan) 業(ye) ,切勿在其他機構“聽風就是雨。”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楊斯空近年來也審理了不少醫美糾紛案件,他認為(wei) ,應當將醫療美容服務糾紛納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調整範圍,設立經營者構成“欺詐”的標準,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醫美服務行業(ye) 現在屬於(yu) 頗受年輕人歡迎的新興(xing) 行業(ye) ,但近年來糾紛頻發,醫療美容機構未履行告知義(yi) 務或缺乏相應醫療資質成為(wei) 矛盾主因。”楊斯空說,由於(yu) 醫療美容的專(zhuan) 業(ye) 性,診療機構與(yu) 消費者之間存在天然的、明顯的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往往缺乏渠道或意識去甄別美容機構的資質,在現階段有必要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適用於(yu) 醫療美容糾紛,給予消費者特別保護。”
他說,“無資質提供服務或對消費者作虛假承諾”是認定醫美機構構成欺詐的一個(ge) 重要依據。
楊斯空還注意到,有一些醫美糾紛是消費者不滿醫美效果、未達到其心理預期從(cong) 而引發的爭(zheng) 議。他提醒消費者,要意識到醫療美容的效果除了與(yu) 醫師水平、醫療服務質量等因素有關(guan) 外,還與(yu) 消費者自身體(ti) 質和術後護理等密切相關(guan) ,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在選擇美容機構時,應要求美容機構出示相關(guan) 醫療資質證明,合理確定診療方案,適度消費,保護自身安全。”楊斯空說。(記者 王燁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