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人藝推出“茅獎三部曲”終篇 話劇《主角》啟動全國巡演
中新網北京3月16日電 (記者 應妮)根據茅盾文學獎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主角》16日正式啟動全國巡演,這是陝西人民藝術劇院繼話劇《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之後,推出的“茅獎三部曲”第三部作品。
在小說《主角》中,著名作家陳彥以紮實細膩的筆觸敘述了秦腔名伶“憶秦娥”從(cong) 放羊娃到燒火丫頭再到配角直至主角的奮鬥史。從(cong) 1976年到2016年,從(cong) 鄉(xiang) 村到都市再輾轉海外,透過秦腔舞台,描摹出中國最古老劇種的滄桑變遷,與(yu) 整個(ge) 社會(hui) 在時代洪流中曆經的萬(wan) 千變幻。一兩(liang) 百號人物在書(shu) 中粉墨登場,展開紛繁而綿密的生活畫卷。“憶秦娥”在其中閃亮登場,她以自己的操守和心性,為(wei) 當代文學女性典型形象畫廊中增添了新的一員。
《主角》被認為(wei) 是一部動人心魄的命運之書(shu) ,一個(ge) 以中國古典的審美方式講述的寓意深遠的“中國故事”。該小說先後獲第三屆“施耐庵文學獎”、第三屆長篇小說(2018年度)金榜作品、第十五屆全國“五個(ge) 一工程獎”圖書(shu) 類榜首、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等。
2022年恰逢“茅盾文學獎”40周年,陝西人藝繼改編自陳忠實和路遙小說的話劇《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之後,又推出了“茅獎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改編自陳彥小說的話劇《主角》。陝西人藝院長李宣表示,這三部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都是陝西的驕傲。陝西人藝將這三部百年來堪稱為(wei) 時代立傳(chuan) 的陝西文學優(you) 秀代表作品,以精品話劇的形式搬上舞台,希望向廣大觀眾(zhong) 及文藝工作者傳(chuan) 遞陝西文學的精神和理想,展示陝西作家對中國曆史進程的關(guan) 注與(yu) 思考。
該劇由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曹路生編劇,著名導演胡宗琪執導,一級舞美設計師那樹楓擔任舞美設計、一級舞美設計師胡華慶擔任燈光設計,陝西人藝老中青三代演員傾(qing) 情出演。
國家一級導演胡宗琪曾為(wei) 陝西人藝執導過《白鹿原》,該劇登台後被譽為(wei) “中國當代話劇新巔峰之作”,已在全國巡演四百餘(yu) 場,此次與(yu) 陝西人藝再度攜手。在《主角》一劇中,他把“歌隊表現各種場景”這一擅長手法運用得更加純熟:歌隊演員時而是憶秦娥的夥(huo) 伴,時而是伴隨憶秦娥成長的陪襯,時而是縱使憶秦娥陷入痛苦的砝碼,時而是把憶秦娥卷入紛爭(zheng) 的波瀾……他們(men) 與(yu) 人物之間豐(feng) 富多變的關(guan) 係,襯托出了主角的地位,也凸顯出了配角的意義(yi) 。
同時,生動、簡潔、質樸、口語化的語言特色,恰到好處的陝西方言,都為(wei) 作品增添了強烈的效果。在這部戲中,一直追求中國話劇向戲曲學習(xi) 的胡宗琪,還將自己對中國戲劇的美學追求大大向前跨了一步,體(ti) 現了中國戲曲在話劇中的寫(xie) 意化表達;同時他還大膽使用了“偶”的形式,讓作品更具深意和當代性。
該劇把橫跨40年共60多萬(wan) 字的長篇巨著,濃縮在三個(ge) 小時的舞台之上。編劇曹路生在改編時堅守了原著的悲憫情懷和精神追求,將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和情節,立在舞台上大放異彩,讓觀眾(zhong) 更加生動鮮活地看到劇團的複雜,成名的殘酷,藝人的不易,從(cong) 而更加深刻地感受社會(hui) 和人生。
他把劇本結構以秦腔經典劇目來作為(wei) 主要場次的劃分:《楊排風》《白蛇傳(chuan) 》《遊西湖》《白蛇傳(chuan) 》(2)、《狐仙劫》《白蛇傳(chuan) 》(3)……這些劇目本身伴隨著主人公的奮鬥成長經曆,印證憶秦娥藝術生命演變的軌跡,同時這些劇目的創作排演過程及結果,還伴隨著另一條主線,即被迫卷進紛爭(zheng) 的沉浮以及對主人公情感命運波瀾起伏的描摹,讓整個(ge) 作品豐(feng) 富飽滿,蕩氣回腸。
為(wei) 了展現主人公憶秦娥長達40年的人生曆程,全劇跨越幾十年時空,共有54個(ge) 場景切換。在舞美設計上,用16根柱子的數量及位置變化表現不同場景,並用關(guan) 鍵性道具輔助。同時,又保留著中國傳(chuan) 統戲曲“一桌二椅”的簡約和寫(xie) 意,留給演員足夠的表演空間,也帶給觀眾(zhong) 更多的想象空間。
該劇2月底在陝西大劇院首演後獲得原著作者陳彥的盛讚:“話劇改編很精彩,全劇有奮鬥感、挫折感、命運感,也有生命的成長感、輝煌感,是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讓我看戲時幾次落淚,思考很多。”
中國戲劇家協會(hui) 主席濮存昕表示:“陝西人藝給予我們(men) 一個(ge) 文學劇院的形象,在文學中汲取選題,來建立劇目,紮根、植根於(yu) 這片沃土,演老百姓的事,演的是人民生活。”
據悉,該劇將於(yu) 4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二七劇場演出,4月22日至24日在上海大寧劇院登台,之後將赴全國各地。(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