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動力重塑中國旅遊
3月16日,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和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在京發布了《旅遊綠皮書(shu) :2021—2022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yu) 預測》。2021年,中國旅遊業(ye) 正在加速形成新格局:旅遊融入“十四五”綜合發展布局,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旅遊安全健康發展,供給與(yu) 需求雙向調整推進旅遊堅韌複蘇。2022年,旅遊業(ye) 將更好地適應旅遊市場供求變化趨勢,把握行業(ye) 複蘇的新形勢和新契機。
提高生態競爭(zheng) 力
《旅遊綠皮書(shu) 》指出,疫情之前,中國旅遊業(ye) 保持快速增長,但產(chan) 業(ye) 效率和經濟效益不高,缺乏新的驅動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競爭(zheng) 力一直是世界旅遊業(ye) 發展的核心競爭(zheng) 力之一。生態文明是未來中國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核,綠色低碳轉型對未來中國旅遊業(ye) 構建核心競爭(zheng) 力具有驅動性作用。
目前,以傳(chuan) 統的觀光為(wei) 特征的物質消費方式逐漸讓位於(yu) 以文化休閑、度假體(ti) 驗為(wei) 主導的精神消費方式。隨著生態文化的持續推進和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追求,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旅遊產(chan) 品日益增長,綠色低碳的旅遊產(chan) 品將會(hui) 成為(wei) 未來旅遊業(ye) 的主流產(chan) 品。更優(you) 化的旅遊產(chan) 品、更多元的生態旅遊產(chan) 品種類、更低碳環保的旅遊體(ti) 驗設計,讓遊客在旅遊活動中增強對自然生態環保的認識和理解,推動中國旅遊業(ye) 綠色低碳轉型,實現行業(ye) 高質量發展。
中國擁有豐(feng) 富多樣的生態旅遊資源,中西部地區富足的山水資源、東(dong) 部地區先進的高科技生態技術應用場所,都具有巨大的生態旅遊發展潛能。《旅遊綠皮書(shu) 》建議,要以立足構建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高度重塑旅遊目的地,首先,要圍繞區域資源的核心特色,推進生態旅遊示範區、零碳景區、零碳度假區、低碳酒店等綠色低碳的發展載體(ti) 建設,推動生態科考遊、綠色康養(yang) 遊等係列旅遊產(chan) 品的發展,將旅遊資源的生態競爭(zheng) 力轉化為(wei) 目的地發展的“金字招牌”;其次,要因地製宜發展綠色生態旅遊,充分挖掘各地生態旅遊資源的差異,促進形成各美其美的生態旅遊目的地;同時,在“一帶一路”規劃建設中,依托生態聯結,推動旅遊聯係,形成以標準、規範、示範、市場為(wei) 串連的生態旅遊黃金旅遊線、黃金度假線。
科技激發新動能
數字經濟創新正在激發旅遊行業(ye) 發展新動能。《旅遊綠皮書(shu) 》指出,在旅遊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數字技術廣泛而深入地應用正在成為(wei) 旅遊業(ye) 產(chan) 品和公共服務賦能的重要支柱。
艾瑞谘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在線旅遊行業(ye) 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在2021年實現部分恢複性增長,約達1.3萬(wan) 億(yi) 元,與(yu) 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29.6%。其中,機票和火車票成為(wei) 在線出行的兩(liang) 個(ge) 最大細分市場,分別占在線出行市場交易規模的53%和43%。
《旅遊綠皮書(shu) 》分析預測,以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虛擬技術、5G技術、大數據等技術創新為(wei) 引領,對旅遊業(ye) 進行創新性、前沿性和實踐性的大膽改革將是旅遊業(ye) 擺脫停滯、實現增長的關(guan) 鍵。科技和疫情的雙重影響成為(wei) 旅遊業(ye) 加快供給側(ce) 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催化劑”和“加速器”。科技賦能下各種線上活動變得活躍,許多旅遊目的地和旅遊企業(ye) 在科技創新上加碼,加快推出雲(yun) 旅遊、雲(yun) 演藝、雲(yun) 直播、雲(yun) 展覽等線上旅遊產(chan) 品。未來,科技創新成果加快擴散,圍繞服務意識、服務標準、服務質量、服務流程,其滲透於(yu) 旅遊消費的每個(ge) 環節,加速旅遊企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提高旅遊服務質量。
《旅遊綠皮書(shu) 》建議,旅遊企業(ye) 需要把握科技賦能規律,在競爭(zheng) 中求合作,順應科技發展大勢,把握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紅利,不斷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適應性和協調性。同時,要鼓勵大型旅遊企業(ye) 和中小型旅遊企業(ye) 抱團,以科技應用和創新共享為(wei) 紐帶促進旅遊企業(ye) 間的協作,在走出危機與(yu) 停滯的同時,努力拓展旅遊產(chan) 業(ye) 和其他產(chan) 業(ye) 合作的新空間,塑造多元化的開放合作格局。
國內(nei) 遊帶動引領
《旅遊綠皮書(shu) 》預計,從(cong) 2022年旅遊市場形勢來看,國內(nei) 旅遊市場在行業(ye) 複蘇過程中將發揮帶動和引領作用。公共衛生風險依然是消費者出遊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短途遊、近郊遊、自駕遊的恢複前景相對更加明朗。此外,具有融合發展特征的旅遊產(chan) 品更加受到市場青睞。康養(yang) 旅遊的市場需求得到進一步凸顯與(yu) 釋放,親(qin) 子遊、研學旅行等旅遊產(chan) 品也呈現較此前更為(wei) 廣闊的市場前景。2022年遊客信心和旅遊計劃複蘇會(hui) 先於(yu) 實際消費行為(wei) 。對此,旅遊行業(ye) 主體(ti) 要著力適應市場供求變化趨勢,通過產(chan) 品轉型、提質、深耕更好地滿足升級後的旅遊消費需求。
《旅遊綠皮書(shu) 》分析,2022年有利於(yu) 旅遊行業(ye) 複蘇的關(guan) 鍵因素,在於(yu) 借力重大事件助推旅遊融合發展。2022年,新版《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或將出台,紅色旅遊活動仍將持續開展。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的成功舉(ju) 辦以及年內(nei) 將舉(ju) 辦的杭州亞(ya) 運會(hui) ,都將促進旅遊與(yu) 體(ti) 育的融合發展,冰雪旅遊、運動體(ti) 驗等有望成為(wei) 旅遊消費市場新的增長點。(趙 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