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青海玉樹現通天河最大凹穴岩畫群 至少數千年曆史

發布時間:2022-03-18 16:1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西寧3月17日電 (記者 李江寧)據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文聯17日消息,日前,在玉樹市仲達鄉(xiang) 電達村鐵仁溝發現迄今玉樹通天河流域體(ti) 量最大的凹穴岩畫群,個(ge) 體(ti) 數量達到208個(ge) ,直徑20平米的岩麵上滿框密布的岩畫圖像令人震撼,信息量極為(wei) 豐(feng) 富。

  “根據腐蝕情況和石鏽生成的情況來看,此次發現的凹穴岩畫群比較古老,初步推斷應該有至少幾千年的曆史,玉樹地區也是世界上現代凹穴岩畫製作比較集中的地方,整個(ge) 凹穴岩畫保持了最為(wei) 源遠流長的傳(chuan) 統,它見證了整個(ge) 藏族從(cong) 古至今的文化傳(chuan) 統。”河北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二級教授湯惠生向中新社記者表示。

  湯惠生介紹說,凹穴岩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畫,距今已有12萬(wan) 年至17萬(wan) 年的曆史。藏族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ge) 從(cong) 古至今都在使用挖掘岩畫的一個(ge) 民族。凹穴岩畫一般指在石頭、石壁上,用敲鑿和研磨的方法製作而成的鍋底狀的岩畫形式。一般小的凹穴岩畫長度在10厘米到30厘米不等,深度在3厘米到10厘米左右。

  “藏族民眾(zhong) 製作凹穴岩畫最早的作用在於(yu) ‘通天’,表示說要與(yu) 上天相通,在後來的演變過程中賦予了它各種各樣的內(nei) 涵,在藏族地區形成了對所有衣食住行的一種祈求,一邊敲鑿一邊念誦。”湯惠生說,凹穴岩畫與(yu) 早期人類的宗教息息相關(guan) 。

  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凹穴岩畫是古人類定季節和時刻功能的‘日晷’,也是具有宇宙論意義(yi) 的天文星象圖。在白塔古渡口為(wei) 中心的區域裏較典型的岩畫風格為(wei) 塔形、棋盤和凹穴岩畫,多與(yu) 原始宗教儀(yi) 軌活動存在潛移默化的關(guan) 係。而能在現今民俗生活中依然可以捕捉原始印記的是凹穴岩畫,這種行為(wei) 當地人稱為(wei) “卓東(dong) ”,廣義(yi) 的理解是祈福、祈願的行為(wei) 。

  記者了解到,玉樹名勝嘎白塔風景區兩(liang) 岸方圓20公裏範圍內(nei) ,是通天河流域凹穴岩畫較集中的區域,此前在稱多縣拉布鄉(xiang) 南葉村、白塔渡口、玉樹市仲達鄉(xiang) 拉吾村都有發現。(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