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古老修船技藝:渤海灣畔撚船忙
日前,在渤海灣北岸,河北省唐山市豐(feng) 南區黑沿子鎮一船舶維修廠裏,不時傳(chuan) 來號子聲和叮叮當當的敲擊聲,這是撚船匠們(men) 在維修漁船。
600年來,豐(feng) 南區黑沿子鎮大部分漁民一直使用木船出海捕撈作業(ye) ,木船經曆長時間海水拍打和浸蝕,船體(ti) 難免會(hui) 有所損壞。漁閑季,漁民們(men) 會(hui) 對漁船進行修繕。
木船的修繕催生了撚船這一行當。撚船,作為(wei) 漁家傳(chuan) 統文化中的一門重要工藝,需要經過剔縫、塞麻、碾灰、上膩子、刷桐油等9道工序,以達到防止船體(ti) 漏水、滲水,加固船體(ti) 的作用。每一道工序都考驗著撚匠的技術水平。
船塢台上的木船經由撚匠之手陸續被修整完好,最後被刷上油漆,漁船煥然一新,向海而行。
(白雲(yun) 水 劉洋 李福政 製作 李佳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