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講上海的《心居》:充滿張力的真實中,尋找吾心安處

發布時間:2022-03-21 14:15:00來源: 文匯報

  作者:王彥

  海關(guan) 大鍾敲出清晨的第一聲《東(dong) 方紅》,一座城市蘇醒了。鏡頭從(cong) 碎金般的黃浦江江麵上起飛,掃過屬於(yu) 上海的清晨。

  繼虎年第一部爆款國民劇《人世間》後,3月17日晚,又一部關(guan) 於(yu) 百姓生活喜悲的電視劇開播了。改編自滕肖瀾同名小說,電視劇《心居》正在愛奇藝獨播,東(dong) 方衛視、浙江衛視上星播出。當年,作家把自己與(yu) 上海耳鬢廝磨30多年的日常發現落筆成書(shu) ,從(cong) 顧家四代人的遭際裏打量一座城市的生活樣本乃至一個(ge) 時代之於(yu) 人命運的微妙契機。影視改編後,電視劇《心居》由滕華濤導演,滕肖瀾編劇,海清、童瑤、張頌文、馮(feng) 紹峰主演。

  從(cong) 書(shu) 名到劇名,《心居》是一以貫之的,“心”在先、“居”在後。故事的起筆和轉折看似都與(yu) 房子相關(guan) ,但真正的驅動力從(cong) 來都是“心之所向”。這一點,編和導之間高度一致——在豐(feng) 富的城市氣息裏,在充滿張力的真實中,尋找吾心安處。

  通達五感的生活質地,讓“他們(men) ”的尋夢或困窘都是那樣似曾相識

  大鍾報時、黃浦江船鳴、鴿哨劃過天空,梧桐長街變窄了,城市主幹道也喧囂了。人、車、橋、軌道交通,交織出城市中人新一天的一日之計。

  城市節拍裏,顧家媳婦馮(feng) 曉琴的忙碌從(cong) 小菜場開始,四世同堂的顧家老小還等著她張羅雞蛋、油條、牛奶、粥都齊備的早餐。同樣的早晨,顧家女兒(er) 顧清俞的畫風是另一個(ge) 樣子,獨居女性用護膚和瑜伽喚醒身體(ti) 。第一集的開場戲不過兩(liang) 分鍾,卻調和了柴米油鹽和香風拂麵,通達五感的細膩質地,掃過這座城市不同人的麵貌,讓“他們(men) ”的尋夢或困窘都是那樣似曾相識,呼吸著“我們(men) ”的呼吸。

  馮(feng) 曉琴,人到中年的新上海人。嫁給顧磊後,照顧顧家父親(qin) 、顧家太奶奶以及兒(er) 子小老虎的重任,統統落在這個(ge) 外來媳婦肩上。四世同堂居住的舊式三居室雖不算太局促,但在她的心裏,一套真真正正屬於(yu) 自己的房子,才是她融入顧家、融入大城市的身份認證。就像那段獨白:房子於(yu) 她,不止是臉麵,還是“刀刀見肉”的裏子,傷(shang) 筋動骨。而小姑子顧清俞身居企業(ye) 高管,是財富自由的事業(ye) 女性。她沒有物質上的煩惱,隻是情路不順心,身邊的追求者入不了眼,青梅竹馬已不複當年白月光,自己還有個(ge) 催婚的父親(qin) 。姑嫂之間,人生起點不同、機遇不同、認知不同、煩惱也不同,大到買(mai) 房借款幾十萬(wan) 、小到一條圍巾一個(ge) 書(shu) 包,都可能在處境不同的姑嫂間湧起暗流甚至明爭(zheng) 。

  有買(mai) 房子的事,也有姑嫂之爭(zheng) ,滿是烈火烹油、鬧猛生活的故事是容易被推向極端的。但劇作用貼地的細節,撩撥著觀者的感同身受。在顧清俞眼裏,馮(feng) 曉琴的望夫成龍、她借錢也要買(mai) 房的執念、甚至她嫁給顧磊的初衷,多少都摻雜著個(ge) 人私心。站在觀眾(zhong) 視角,因為(wei) 跟隨鏡頭一路經過討價(jia) 還價(jia) 的菜場、堆滿雜物的走道、恨不得生出八隻手的馮(feng) 曉琴的早晨,她的所有渴求都有了讓人移情的空間。被審視的換成顧清俞,她是馮(feng) 曉琴眼裏事不關(guan) 己高高掛起的利己者,是一心隻把她當作免費保姆的精明人。但站在觀眾(zhong) 視角,中年人的事業(ye) 、婚戀、養(yang) 老壓力確乎人生三大命題,顧清俞依然有可理解可同情之處。尤其是在今天,大城市裏有無數馮(feng) 曉琴式的打工人,也有越來越多顧清俞式的獨立女性,無論住在哪個(ge) 屋簷下,一顆向往更美好、更幸福生活的心,始終是相同的。兩(liang) 個(ge) 性格要強的女人,需要的隻是多幾次設身處地。

  人生沒有滿分幸福,在韌性生長裏尋找平凡人的英雄主義(yi)

  隨劇情推進,馮(feng) 曉琴因意外中止了買(mai) 房計劃,生活似乎回歸原點。顧清俞的情感與(yu) 買(mai) 房,同樣也是人生的豪賭。認清現實後,一切幸福還能否重建?滕華濤說,《心居》的核心理念,是在煙火人生中,依然心有所居。海清說,馮(feng) 曉琴最迷人之處,“就是在人生結結實實跌到穀底後,她在逆境中抗爭(zheng) ,成了‘打不死的小強’”。

  《心居》中,個(ge) 人、夫妻、家庭,都會(hui) 遭遇大大小小難過的“坎兒(er) ”。顧磊意外離世,馮(feng) 曉琴被整個(ge) 顧家誤會(hui) 、孤立。在無法避免的冷戰中,小老虎成了繼任的“傳(chuan) 話筒”;而當顧爺爺無意中知道馮(feng) 曉琴沒錢給小老虎交班費時,特意從(cong) 養(yang) 老金中抽取一筆,偷偷塞進馮(feng) 曉琴每周買(mai) 菜的錢裏。細微的計算、繁瑣的拉扯,這都是當代家庭、尋常日子的一地雞毛事。但在關(guan) 鍵時刻,即便偶爾惡語相向,親(qin) 人依然會(hui) 是相互支撐、幫扶、陪伴的倚靠。

  個(ge) 人的磨礪係數恐怕更高。於(yu) 馮(feng) 曉琴,顧磊身亡後,她要解開自己和顧家一大家子的心結,更要尋求繼續生活的出路。生死、偏見、文憑、工作經驗等等,到處都是人生之困。這個(ge) 大家庭衝(chong) 突爆發的導火索、一張寫(xie) 著自己名字的房產(chan) 證,更是變得虛無縹緲。人生沉到了泥土裏,她該如何在厄運中與(yu) 自己抗爭(zheng) 、與(yu) 生活環境抗爭(zheng) ,都是劇作的魅力。

  而劇中其他角色,時代紅利的獲益者展翔、在向上的人生中一步錯過便步步錯過的施源、同樣渴望留在城市的馮(feng) 茜茜、顧家堂兄弟顧昕……他們(men) 每個(ge) 人身上都將發生引人唏噓的人生無常。事實上,人生沒有滿分幸福,但在韌性成長裏尋找平凡人的英雄主義(yi) ,將是《心居》的真正所指。(王彥)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