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發布時間:2022-03-21 14:1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黨(dang) 百年奮鬥曆史經驗係列談之五:堅持中國道路】

  作者:孫存良(教育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方向決(jue) 定道路,道路決(jue) 定命運。無論是搞革命、搞建設,還是搞改革,道路問題都是最根本的問題。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以下簡稱《決(jue) 議》)明確把“堅持中國道路”作為(wei) 黨(dang) 百年奮鬥的一條重要曆史經驗。這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對堅持中國道路的曆史自信,表明了我們(men) 黨(dang) 在新時代新征程堅持中國道路的曆史自覺。深刻學習(xi) 領會(hui) 這一重要曆史經驗,對於(yu) 我們(men) 黨(dang) 掌握曆史主動,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具有重大意義(yi) 。

  黨(dang) 的百年奮鬥取得的根本成就

  1840年鴉片戰爭(zheng) 之後,中國逐步成為(wei)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hui) ,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對於(yu) 曾經有過輝煌過去的中華民族來說,實現民族複興(xing) 成為(wei)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wei) 大的夢想。“路在何方”,成為(wei) 一代代仁人誌士苦苦探索的重大問題。一個(ge) 國家走什麽(me) 樣的發展道路,關(guan) 鍵要看這條道路能否解決(jue) 這個(ge) 國家麵臨(lin) 的曆史性課題。隻有立足中國國情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才能解決(jue) 國家麵臨(lin) 的曆史課題,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古今中外的曆史都告訴我們(men) ,世界上沒有一個(ge) 民族能夠亦步亦趨走別人的道路實現自己的發展振興(xing) ,也沒有一種一成不變的道路可以引導所有民族實現發展振興(xing) ;一切成功發展振興(xing) 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適合自己實際的道路的民族。”在中國這樣一個(ge) 經濟文化十分落後的國家探索民族複興(xing) 道路,極為(wei) 艱難,十分坎坷。直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登上曆史舞台之後,才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正確道路。以馬克思主義(yi) 科學理論為(wei) 指導又繼承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基因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以其他任何政治集團所沒有的遠見卓識和頑強毅力,從(cong) 中國實際出發,立足中國發展階段,分析黨(dang) 麵臨(lin) 的主要任務,積極探索自己的路,成功開辟了新民主主義(yi) 革命道路、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

  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黨(dang) 隻有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才能取得革命勝利。我們(men) 黨(dang) 一開始想走蘇聯那樣的中心城市暴動的道路,實踐證明這條道路走不通。以毛澤東(dong) 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通過總結經驗教訓、深化對國情的認識,探索出一條農(nong) 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沿著這條正確道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推翻帝國主義(yi) 、封建主義(yi) 、官僚資本主義(yi) 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men) 黨(dang) 在經濟文化落後、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領導人民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在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時期,我們(men) 黨(dang) 提出以“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hui) 主義(yi) 工業(ye) 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nong) 業(ye) 、對手工業(ye) 和對資本主義(yi) 工商業(ye) 的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過渡時期總路線,以和平的方式創造性完成了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的曆史任務,這是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道路。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建立,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wei) 廣泛而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革命不易,建設更難。為(wei) 找到一條正確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道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進行了大量艱辛探索。在中國這樣的大國搞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馬克思主義(yi) 沒有現成答案,蘇聯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成為(wei) 唯一參考。但黨(dang) 很快意識到蘇聯模式的弊端,提出以蘇聯的經驗教訓為(wei) 鑒戒,獨立探索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道路。黨(dang) 對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這些探索,雖然有失誤,但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wei) 新的曆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men) 黨(dang) 開辟、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1978年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我們(men) 黨(dang) 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作出把黨(dang) 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jue) 策,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dang) 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yi) 的偉(wei) 大轉折,標誌著我們(men) 黨(dang) 探索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新開端。1979年,鄧小平同誌強調,“我們(men) 要在中國實現四個(ge) 現代化,必須在思想政治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是實現四個(ge) 現代化的根本前提”。這說明,我們(men) 黨(dang) 所領導的改革開放從(cong) 一開始就堅持明確的社會(hui) 主義(yi) 方向。1982年,鄧小平同誌鮮明指出,“把馬克思主義(yi) 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ti) 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主義(yi) ,這就是我們(men) 總結長期曆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成了黨(dang) 的全部工作的核心詞、關(guan) 鍵詞和高頻詞,成為(wei) 全黨(dang) 全國人民堅定前行的道路。以江澤民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依據新的實踐確立了黨(dang) 的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確立了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製度和分配製度,開創全麵改革開放新局麵,推進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推向二十一世紀。以胡錦濤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聚精會(hui) 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強調堅持以人為(wei) 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推進黨(dang) 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統攬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工程、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總體(ti) 布局從(cong) “四位一體(ti) ”擴展為(wei) “五位一體(ti) ”並統籌推進,提出並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出台一係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係列重大舉(ju) 措,推進一係列重大工作,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續寫(xie) 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嶄新篇章。

  事非經過不知難。從(cong) 黨(dang) 的百年奮鬥探索中可以發現,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既不是從(cong) 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從(cong) 地上冒出來的,而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在實踐中一步一個(ge) 腳印踏出來的,是曆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從(cong) 無路可走,到找到正確的路;從(cong) 走別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這是百年來黨(dang) 艱辛探索中國道路的生動寫(xie) 照。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的:“過去,我們(men) 照搬過本本,也模仿過別人,有過迷茫,也有過挫折,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覺醒,一次次實踐、一次次突破,最終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成功之路。”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必由之路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道路是最根本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既堅持了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體(ti) 現了科學性、人民性、先進性、時代性的統一,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康莊大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不僅(jin) 使我們(men) 國家快速發展起來,使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來,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光明前景,而且使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為(wei) 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道路是實現國家富強之路。國家不富強,民族振興(xing) 、人民幸福就缺乏堅實基礎。落後就要挨打,富強才不被欺。中國近代屢遭西方列強欺淩,從(cong) 根本上說還是國力、軍(jun) 力不夠強大。國家富強,就是要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基礎上,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逐步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麵發展。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事實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是強國之路。

  中國道路是實現民族振興(xing) 之路。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曆史,中華文明是人類曆史上唯一一個(ge) 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民族振興(xing) ,就是要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為(wei) 人類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堅持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hui) 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使中國在幾十年時間裏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的現代化曆程,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奇跡,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同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打破了隻有遵循資本主義(yi) 現代化模式才能實現現代化的神話,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wei) 解決(jue) 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道路是實現人民幸福之路。人民幸福,就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增進人民福祉,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促進人的全麵發展,逐步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鮮明的人民性,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全國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從(cong) 1949年的49.7元增長到1978年的171元,再增長到2021年的35128元,實現從(cong) 低收入國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曆史性跨越。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中國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中國道路是實現和平發展之路。不同於(yu) 西方一些資本主義(yi) 國家在崛起過程中走對外殖民擴展和掠奪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是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既爭(zheng) 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身,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中華民族是崇尚和平、包容的民族,飽受帝國主義(yi) 、殖民主義(yi) 侵略和欺淩的中華民族深深懂得和平的寶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一直追求和傳(chuan) 承的理念,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王稱霸的基因。”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人類和平與(yu) 發展事業(ye) 作出重大貢獻。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

  道路問題是關(guan) 係黨(dang) 的事業(ye) 興(xing) 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dang) 的生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道路決(jue) 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麽(me) 不容易,我們(men) 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是黨(dang) 和人民曆經千辛萬(wan) 苦、付出巨大代價(jia) 取得的根本成就,是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實現民族複興(xing) 夢想的道路,必須堅定不移走這條道路、與(yu) 時俱進拓展這條道路。

  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獨特的文化傳(chuan) 統、曆史命運和國情,注定了中國必然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是被實踐證明正確的、適合中國國情、符合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道路,具有深厚的曆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不僅(jin) 走得對、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夠走得穩、走得好。《決(jue) 議》指出:“腳踏中華大地,傳(chuan) 承中華文明,走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道路,黨(dang) 和人民就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曆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在前進道路上特別是遇到困難和挑戰時,往往會(hui) 出現“雜音”“噪音”,有的妄想拉回到封閉僵化的老路上,有的企圖引導到西方資本主義(yi) 的邪路上,其實質都是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否定。走封閉僵化的老路,是死路一條;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同樣是死路一條。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無論遇到什麽(me) 風浪,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這個(ge) 根本問題上都要一以貫之,決(jue) 不因各種雜音噪音而改弦更張。”要始終堅定道路自信,保持清醒頭腦,保持強大戰略定力,不為(wei) 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幹擾所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以誌不改、道不變的決(jue) 心,堅定沿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奮勇前進,做到“千磨萬(wan) 擊還堅勁,任爾東(dong) 西南北風”。

  全麵貫徹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我們(men) 黨(dang) 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過程中形成了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寶貴經驗。這“三個(ge) 基本”,內(nei) 含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行動指南、核心內(nei) 容、實踐要求,統一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明確了黨(dang) 治國理政的大政方針,具有管全局、管方向、管長遠的重大意義(yi) ,是必須長期牢牢把握的基本遵循。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就要全麵貫徹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確保沿著前進道路不偏向、不脫軌、不走樣。

  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堅持中國道路,不是故步自封;堅定道路自信,不是盲目自大。堅持是創新的前提,創新是最好的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是創新的產(chan) 物,也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在發展中不斷變革。隻有與(yu) 時俱進,改革創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才能充滿活力。要在堅持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發揮曆史主動性和創造性,大膽探索,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越走越寬廣。同時,要從(cong) 中華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眾(zhong) 長,虛心學習(xi) 借鑒人類社會(hui) 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不能照抄照搬任何國家的發展模式,絕不接受“教師爺”般頤指氣使的說教,牢牢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21日 06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