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問新冠抗原檢測
近期,多款新冠抗原自檢測產(chan) 品獲批上市,引發關(guan) 注。
什麽(me) 叫抗原檢測,這和人們(men) 熟知的核酸檢測有什麽(me) 區別?為(wei) 何要增加這種新檢測方式?檢測準確率如何?什麽(me) 人需要做?有什麽(me) 注意事項?人們(men) 對這種新檢測方式的疑問隨之而來。
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高級實驗師邱紅玲解釋,新冠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是兩(liang) 種不同的技術手段。
首先這兩(liang) 種檢測方式的檢測目標不同。抗原檢測一般是檢測新冠病毒的“外衣”,現在大多是用一種叫作“N蛋白”的蛋白質作為(wei) 目標抗原;核酸檢測則是檢測包裹在病毒裏的核酸,通常是一小段新冠病毒特有的基因片段。
此外,核酸檢測可以通過儀(yi) 器、試劑對取到的核酸進行百萬(wan) 級、千萬(wan) 級的擴增,即使是僅(jin) 取到很少量的病毒也能檢測出來;但取到病毒抗原不能擴增,取樣取到多少,檢測目標就是多少。邱紅玲認為(wei) ,抗原檢測的準確性及敏感性都低於(yu) 核酸檢測,目前核酸檢測依舊是新冠檢測的“金標準”。
她同時提到,抗原檢測有其優(you) 勢所在,其中一個(ge) 就是便捷,不需要機器,自己在家就能操作,較短時間就可以出結果;而核酸檢測涉及多個(ge) 處理步驟,大約需要4-6個(ge) 小時能出結果。
抗原檢測的準確率如何?國家衛生健康委臨(lin) 床檢驗中心副主任李金明在3月15日舉(ju) 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就疫情防控與(yu) 疫苗接種工作有關(guan) 情況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我們(men) 國家已經批準的抗原檢測試劑的敏感性在75%-98%,特異性是95%-99%之間。
敏感性和特異性該如何理解?
邱紅玲告訴記者,通俗來看,敏感性對應的是“不漏檢”的概率,她舉(ju) 例說,以核酸檢測結果為(wei) 參照標準,如果100個(ge) 陽性結果中,抗原檢測能夠檢出97個(ge) 陽性,這款抗原檢測產(chan) 品的敏感性就是97%;特異性對應的則是“不誤診”的概率,同樣對照核酸檢測標準,如果抗原檢測檢出的100個(ge) 陽性結果中,有3個(ge) 是假陽性,那麽(me) 它的特異性就是97%。
既然核酸檢測那麽(me) 好用,為(wei) 何還要增加抗原自檢測?簡單來說,這兩(liang) 種檢測方式解決(jue) 的需求不同。一名正在上海居家隔離的受訪者告訴記者,在家隔離這種場景下,如果有抗原自檢測產(chan) 品,她就可以先自行篩查。
邱紅玲認為(wei) ,抗原自檢測解決(jue) 的主要問題,是提高對有感染風險人群的“早發現”能力。她解釋,從(cong) 防疫角度來看,這有利於(yu) 對感染風險較高的人群進行快速篩查,便於(yu) 社會(hui) 疫情防控;從(cong) 個(ge) 人健康角度來看,“早發現”也有利於(yu) 早隔離、早救治,讓患者盡快獲得醫療資源。
那麽(me) ,什麽(me) 人需要做抗原自檢測?3月11日印發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明確指出了適用人群: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伴有呼吸道、發熱等症狀且出現症狀5天以內(nei) 的人員;隔離觀察人員,包括居家隔離觀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離觀察、封控區和管控區內(nei) 的人員;有抗原自我檢測需求的社區居民。邱紅玲總結,適用人群也就是認為(wei) 自己感染風險較高的人群。
抗原自檢測有什麽(me) 注意事項?從(cong) 預售的抗原自檢測產(chan) 品說明書(shu) 不難看出,它的使用類似於(yu) 家用早孕試紙。邱紅玲特別強調,自測取樣時,要對自己下手稍微“狠一點”,“因為(wei) 需要刮下一部分咽喉部或鼻腔內(nei) 部上皮細胞,才能測到是否含有病毒”。
她同時提醒,測完之後的檢測用品要妥善處理。無論是隔離觀察自測,還是社區居民自測,都需要注意檢測用品必須第一時間密封起來。她說:“抗原檢測陽性對應的是一個(ge) 感染者傳(chuan) 染性比較高的時候。所以一旦抗原檢測是陽性,為(wei) 了自己和家人健康及社會(hui) 安全,請不要隨意走動,立即聯係社區管理人員或單位等待進一步的處理。”(張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