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產業頂層設計出爐 支持企業注冊上市融資
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公布《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規劃》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氫能企業(ye) 在科創板、創業(ye) 板等注冊(ce) 上市融資。
在同日召開的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王翔強調,各地區要穩慎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嚴(yan) 禁以建設氫能項目名義(yi) “跑馬圈地”。
打造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1+N”政策體(ti) 係
《規劃》提出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各階段目標: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術和製造工藝,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wan) 輛,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可再生能源製氫量達到10萬(wan) 噸/年-20萬(wan) 噸/年,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00萬(wan) 噸/年-200萬(wan) 噸/年。到2030年,形成較為(wei) 完備的氫能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體(ti) 係、清潔能源製氫及供應體(ti) 係,有力支撐碳達峰目標實現。到2035年,形成氫能多元應用生態,可再生能源製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明顯提升。
王翔表示,為(wei) 推動各項目標和重點任務順利完成,將建立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部際協調機製,協調解決(jue) 重大問題,研究製定相關(guan) 配套政策。堅持以《規劃》為(wei) 引領,聚焦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環節和重大問題,製定出台相關(guan) 政策,形成“1+N”政策體(ti) 係,推動各項規劃任務貫徹落實。
不斷擴大交通領域氫能應用市場規模
為(wei) 推動氫能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規劃》部署了四方麵重要舉(ju) 措:構建氫能產(chan) 業(ye) 創新體(ti) 係、推動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氫能示範應用以及完善政策和製度保障體(ti) 係。
在構建氫能產(chan) 業(ye) 創新體(ti) 係方麵,《規劃》聚焦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著力打造產(chan) 業(ye) 創新支撐平台,持續提升核心技術能力,推動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建設。“下一步,將采用‘揭榜掛帥’等方式,持續加強全產(chan) 業(ye) 鏈技術裝備攻關(guan) 。”王翔說。
在推動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方麵,王翔稱,將因地製宜布局製氫設施,逐步構建高密度、輕量化、低成本、多元化的氫能儲(chu) 運體(ti) 係。有序推進加氫網絡建設,探索站內(nei) 製氫、儲(chu) 氫和加氫一體(ti) 化的加氫站等新模式。
在推進氫能示範應用方麵,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長劉亞(ya) 芳表示,將重點推進氫燃料電池中重型車輛應用,有序拓展氫燃料電池大巴/卡車等新能源客貨車輛的市場應用空間,探索氫燃料電池在船舶/航空器等領域的示範應用,不斷擴大交通領域氫能應用市場規模。同時,積極開展儲(chu) 能領域示範應用,探索培育“風光水電+氫儲(chu) 能”一體(ti) 化應用新模式,合理布局發電領域多元應用,逐步探索工業(ye) 領域替代應用。
“燃料電池汽車具有較大市場應用潛能。”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表示,燃料電池車輛隻是氫能應用的突破口,長遠發展應逐步拓展到交通、電力、化工、冶金等領域實現多元應用,充分發揮氫能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高排放、高汙染行業(ye) 綠色發展中的重要支撐作用。
在完善政策和製度保障體(ti) 係方麵,《規劃》提出,研究探索可再生能源發電製氫支持性電價(jia) 政策,探索氫儲(chu) 能直接參與(yu) 電力市場交易。同時,加強金融支持,鼓勵銀行業(ye) 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ye) 可持續性原則支持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運用科技化手段為(wei) 優(you) 質企業(ye) 提供精準化、差異化金融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氫能企業(ye) 在科創板、創業(ye) 板等注冊(ce) 上市融資。
嚴(yan) 禁以建設氫能項目名義(yi) “跑馬圈地”
如何在規劃之初設定好準入門檻,讓氫能產(chan) 業(ye) 實現更好發展?王翔表示,各地方在研究製定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相關(guan) 規劃、支持政策時,應充分考慮本地區發展基礎和條件,統籌謀劃、合理布局,按照《規劃》統一部署,不搞齊步走、一刀切。嚴(yan) 禁不顧本地實際,盲目跟風、一哄而上,防止低水平重複建設,避免造成基礎設施和資源浪費。
王翔強調,各地方要綜合考慮本地區氫能供應能力、產(chan) 業(ye) 基礎和市場空間,在科學論證基礎上,合理布局氫能製備、儲(chu) 運、加注、應用等產(chan) 業(ye) 鏈相關(guan) 項目,穩慎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嚴(yan) 格履行項目審批程序,嚴(yan) 格落實能耗管控責任和生態環保要求,嚴(yan) 格執行項目建設、運營標準規範。牢牢把握氫能安全生命線,加大全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安全管理力度。嚴(yan) 禁以建設氫能項目名義(yi) “跑馬圈地”。此外,嚴(yan) 禁在氫能產(chan) 業(ye) 規劃製定、投資規模、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方麵相互攀比。(劉麗(li) 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