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勇於突破 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發布時間:2022-03-25 11:12: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民族奮鬥的基點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創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wei) 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在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不斷突破,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

  海拔4410米的四川稻城海子山上,世界上規模最大、靈敏度最強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正在進行新一輪科學觀測。而它的核心部件,也就是能讓觀測設備更加“耳聰目明”的光電倍增管已經實現全部國產(chan) 化。對中國科學家來說,自主生產(chan) 這一核心器件在十年前還隻是一個(ge) 大膽的設想。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但是無法一蹴而就。一個(ge) 小小的高能物理實驗通用部件——光電倍增管成為(wei) 了亟待自主創新的關(guan) 鍵點。2013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中國科學院考察,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提出,必須樹立雄心、奮起直追,推動我國科技事業(ye) 加快發展。這句話給高能物理所團隊極大的鼓舞。為(wei) 早日解決(jue) 大型科研裝置中核心技術問題,高能物理所加快研發,經過無數次的實驗,最終研製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光電倍增管。

  2020年,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和聯合攻關(guan) ,15000隻國產(chan) 20英寸光電倍增管生產(chan) 完成,準備使用在我國第二代中微子實驗——江門中微子實驗中。僅(jin) 這一項,就比采購國外設備節省數億(yi) 元。“關(guan) 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mai) 不來、討不來的,非走自主創新道路不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工作者在基礎研究、核心關(guan) 鍵技術上不斷創新,勇於(yu) 突破。創下中國最深載人深潛紀錄的奮鬥者號核心部件國產(chan) 化率超過96.5%,在材料、聲學等領域均取得了前沿突破。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全球組網完成,核心部件實現百分之百國產(chan) 化。中國科學院“80後”科學家金魁用近6年時間,帶領團隊製作了世界上最尖端的材料基因實驗設備,揭示了一個(ge) 十年未解的高溫超導定量化物理規律。

  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也有賴於(yu) 國家投入的增加。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從(cong) 2012年10240億(yi) 元增長到2021年27900億(yi) 元,其中基礎研究投入從(cong) 498億(yi) 元增長到超過1600億(yi) 元,是十年前的3.4倍。我國投入運行和在建的大科學裝置從(cong) 屈指可數增加到50多個(ge) ,基礎研究和戰略前沿突破能力大幅提升,為(wei) 偉(wei) 大變革、築夢強國奠定新基。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