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中央部門曬賬本 過好“緊日子”花好每筆錢
3月24日,102個(ge) 中央部門集中向社會(hui) 公開2022年部門預算。百餘(yu) 賬本透露出中央部門今年重點做什麽(me) 事、花多少錢的新動向:從(cong) 部門公開的預算情況看,貫徹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減支出,節用裕民。此外,及時回應群眾(zhong) 關(guan) 切,加大了預算公開的力度,進一步增加項目公開數量、細化公開內(nei) 容。與(yu) 此同時,今年還大幅擴大績效目標公開範圍,力求花好每一筆錢。
壓減一般性支出 過好“緊日子”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堅持政府過緊日子,更好節用裕民。大力優(you) 化支出結構,保障重點支出,嚴(yan) 控一般性支出”。
為(wei) 全麵反映中央部門嚴(yan) 格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情況,今年中央部門在公開預算時,繼續公開貫徹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減支出等情況。
從(cong) 中央部門預算來看,均體(ti) 現了“保重點、壓一般”的思路。例如,財政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等多部門的預算安排中,2022年“三公”經費預算與(yu) 2021年持平或下降。
財政部的預算說明中提到“厲行節約辦一切事業(ye) ,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重點壓減了公用經費和培訓等項目支出中涉及的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同時合理保障了預算監管與(yu) 財政評審、國庫集中收付、國際組織股本金等支出需求”。
科學技術部預算說明中提到“重點壓減了公用經費和有關(guan) 係統運行維護經費、機動費以及其他有關(guan) 工作經費等項目支出中涉及的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同時合理保障了重大科技任務等支出需求”。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022年年初預算40萬(wan) 元,比2021年執行數減少270萬(wan) 元,降低87.10%。
“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的一條主線,就是繼續公開貫徹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之下壓減支出。”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院長、教授白彥鋒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2022年我國社會(hui) 經濟發展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中央部門在保障重點支出的前提下,繼續嚴(yan) 控一般性支出,節用裕民,就顯得更為(wei) 重要。
“辦事兒(er) 的錢”公開更多更細
據介紹,2022年中央部門公開的部門預算包括部門收支總表、部門收入總表、部門支出總表、財政撥款收支總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表、財政撥款預算“三公”經費支出表等9張報表,全麵、真實反映部門收支總體(ti) 情況和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和去年相比,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中,加大了項目支出預算公開力度。
財政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項目支出預算是部門支出預算的重要部分。推進項目支出預算公開,有利於(yu) 督促各部門改進預算編製、優(you) 化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今年中央部門在公開預算時,繼續對提交全國人大審議的項目等情況進行說明。公開的項目內(nei) 容包含項目概述、立項依據、實施主體(ti) 、實施方案、實施周期、年度預算安排、績效目標等。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中央部門的預算支出,一塊是基本支出,包括部門工資等等,一塊是項目支出,也就是俗稱“辦事兒(er) 的支出”,項目支出在總支出中的比重是大頭。因此,加大項目支出預算公開的內(nei) 容,意義(yi) 很重要。“可以讓公眾(zhong) 更了解,這個(ge) 部門都辦了什麽(me) 事兒(er) ,花了哪些錢,花得合理不合理,了解得更充分。包括辦這些事兒(er) 的立項依據、實施主體(ti) 、實施周期等都公開,更好接受公眾(zhong) 監督。”
“以項目支出預算公開為(wei) 重點,體(ti) 現了跨周期調節背景下中期預算規劃與(yu) 年度預算安排之間的有效銜接。”白彥鋒說。
與(yu) 此同時,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還有一個(ge) 特點就是“一站直達”。考慮到中央部門數量眾(zhong) 多,為(wei) 使公眾(zhong) 找得到、看得懂、能監督,中央各部門預算除在本部門網站公開外,繼續在財政部門戶網站設立“中央預決(jue) 算公開平台”集中展示。
白彥鋒說,“一站直達”使社會(hui) 公眾(zhong) “找得到”,而今年大幅增加的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公開數量,則實現了對中央部門預算的“工筆”“數描”,再配合上預算公開中對專(zhuan) 業(ye) 性較強名詞的解釋,使得社會(hui) 公眾(zhong) “看得見”“看得懂”,從(cong) 而實現對中央部門預算支出質量和效益的全麵監督。
績效目標公開擴圍 花好每一筆錢
和去年相比,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大幅擴大了績效目標公開範圍,主動將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熱點、焦點項目公開,自覺接受群眾(zhong) 監督。
財政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績效目標是預算績效管理的基礎和起點。推進績效目標公開,是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的內(nei) 在要求。今年組織中央部門公開預算時,大幅增加了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公開數量。進一步加大部門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公開力度,主動接受社會(hui) 監督,壓實部門、單位主體(ti) 責任,有助於(yu) 促進績效目標質量和績效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擴大績效目標公開範圍,這體(ti) 現了績效管理向縱深推進。”白景明說,“以績效目標為(wei) 軸心,就是說要先有目標,然後說需要花多少錢取得什麽(me) 效果,依據這個(ge) 來評價(jia) 項目實施的結果。”
白彥鋒說,眾(zhong) 所周知,我國政府預算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hui) 保險基金預算等“四本預算”。考慮到社會(hui) 保險基金預算涉及範圍和領域的特殊性,本年度按照全口徑預算公開的要求,大幅增加了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基本經營預算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的公開數量,實現了三本預算公開的“全覆蓋”。
社科院中國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預算公開是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實施預算管理製度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對實現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中央部門預算向社會(hui) 公開,接受公眾(zhong) 監督,這也體(ti) 現出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有利於(yu) 凝聚人民的智慧,也體(ti) 現了能夠回應人民對中央部門怎麽(me) 花錢的重大關(guan) 切。(孫韶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