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創產品求“新”,更要重“文”

發布時間:2022-03-28 15:20:00來源: 天津日報

  近年來,文創產(chan) 品屢次“跨界”,如“文創雪糕”“考古盲盒”等,成為(wei) 網絡熱點,足見消費者對文創產(chan) 品的喜愛。

  文創產(chan) 品無疑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的繼承與(yu) 弘揚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但是,在文創產(chan) 品不斷創新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令人憂心的現象。一方麵,文創產(chan) 品創新存在同質化。有些文創產(chan) 品推出後大獲“追捧”,於(yu) 是,各大博物館、旅遊景點紛紛效仿,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千篇一律、似曾相識。另一方麵,有些文創產(chan) 品質量堪憂,隻追求“表麵風光”,而忽視了產(chan) 品自身的質量;還有一些文創產(chan) 品定價(jia) 過高,性價(jia) 比失衡,讓消費者望而卻步。

  依托中華傳(chuan) 統文化而衍生出的文創產(chan) 品,其核心在於(yu) “文化”。固然形態創新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帶來了“熱點”,但部分商品隻是打著文化的幌子,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沒有彰顯文化內(nei) 核。文創產(chan) 品開發既要有創新,更要有文化的“裏子”,一味地模仿、粗製濫造,隻會(hui) 消耗大眾(zhong) 對文創產(chan) 品的期待和喜愛之情。

  文創產(chan) 品應濃縮文化的精髓,而不是帶著“新意”的樣子看上去很美,作為(wei) 文創產(chan) 品,隻有揣著“文化”的內(nei) 核,才能行穩以致遠。劉茵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