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化潤澤戈壁灘上各族人民

發布時間:2022-03-28 15:11:00來源: 光明網

 

  地處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緣的克拉瑪依市,是一個(ge) 以石油天然氣為(wei) 主要產(chan) 業(ye) 的能源城市。自2016年成為(wei) 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示範區以來,克拉瑪依市深入挖掘特有的石油文化資源,開展文化潤疆工程,通過改革創新,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不同層次、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產(chan) 品,形成了創新發展公共文化服務的“克拉瑪依模式”。如今,這顆因油而生、因油而興(xing) 的“黑色明珠”散發著縷縷文化清香,潤澤著戈壁灘上的各族人民。

  優(you) 化文化設施布局,打通“最後一公裏”

  近日,家住迎賓街道城南小區的市民白文振再一次來到“城南社區書(shu) 屋”,從(cong) 4000餘(yu) 冊(ce) 各類圖書(shu) 中挑選自己感興(xing) 趣的書(shu) 籍。

  “城南社區書(shu) 屋”於(yu) 2021年4月建成開放,不少如白文振一樣的城南社區居民,在這裏找到了另一種休閑充電的方式。“在這裏我們(men) 不僅(jin) 可以閱讀書(shu) 籍,還可以將書(shu) 屋作為(wei) 共享自習(xi) 室使用,大家在一起學習(xi) 交流,氛圍特別好。”白文振說。

  除了“城市書(shu) 屋”“社區書(shu) 屋”,全市還有11家“職工書(shu) 屋”、5家“文化驛站”。這些,正是克拉瑪依市近年來文化設施建設的一個(ge) 縮影。

  5年來,克拉瑪依市不斷推進文化設施提檔升級,從(cong) 解決(jue) 文化設施“有沒有”“缺不缺”“夠不夠”,到轉向“好不好”“精不精”“特不特”。目前,全市已建成市、區、街鎮、社區(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整合全市各類文體(ti) 設施1337個(ge) 納入公共服務體(ti) 係,各街道文化站、鄉(xiang) 文化中心、社區(村)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設置率100%,建成了“10至15分鍾”可達的標準化公共文化設施網絡。

  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豐(feng) 富群眾(zhong) 文化供給

  在和家樂(le) 生活廣場的覽蔦書(shu) 屋內(nei) ,市民陳岩開啟了夜讀之旅。“每到晚上,就想安安靜靜地看會(hui) 兒(er) 書(shu) ,這裏的環境剛剛好。”陳岩說。

  近年來,克拉瑪依市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建設,不斷遴選和推介公共圖書(shu) 館優(you) 秀閱讀品牌、文化館(站)優(you) 秀藝術普及活動品牌,豐(feng) 富文化供給。

  如每年4月世界讀書(shu) 日,克拉瑪依市均會(hui) 啟動貫穿全年的全民閱讀活動。此外,市裏還打造了鋼琴藝術節、“克拉瑪依之春”係列活動、“走進文化館感受傳(chuan) 統文化”係列體(ti) 驗活動等,進一步豐(feng) 富基層群眾(zhong) 文化生活。

  據統計,每年全市開展的各類文化體(ti) 育活動3000餘(yu) 場次,惠及群眾(zhong) 約49萬(wan) 人次。市歌舞團的“文藝輕騎兵”與(yu) 市文化館的“傳(chuan) 統文化服務隊”,則通過“下鄉(xiang) 村牧場”“進油田一線”“走邊緣工區”“訪社區軍(jun) 營”“親(qin) 特殊人群”等活動,將公共文化服務延伸至末梢,年均開展服務200場次。

  多種形式融合創新,推動公共文化高質量發展

  “克拉瑪依‘網紅’打卡點全網征集,‘C位’由你來定!”前不久,克拉瑪依市文體(ti) 旅遊局發起“網紅”打卡點評選大賽,向市民征集一批具備潛質的打卡點位。其中,克拉瑪依市文化館、白堿灘區藝術館、獨山子文化中心、克拉瑪依市圖書(shu) 館等曆史人文景觀、文化藝術、閱讀類公共文化場館和空間進入人們(men) 視線。

  這是克拉瑪依市發揮公共文化資源優(you) 勢,推動文旅融合的一次創新探索。

  2021年8月,克拉瑪依市圖書(shu) 館正式上線“信用借還”服務,創新推動群眾(zhong) 開啟“信用閱讀”的新型借閱模式。“信用借書(shu) 太方便了,以後再也不用擔心忘帶借書(shu) 證了。”讀者王女士在支付寶“借閱寶”小程序上完成注冊(ce) ,刷一下身份證,輕鬆完成借書(shu) 流程。

  近年來,克拉瑪依市累計投入1100萬(wan) 元搭建線上綜合文化服務平台、線下實體(ti) 體(ti) 驗空間、數字資源建設及應用、基層數字推廣項目等,目前已建成“特色文化視頻資源庫”等8個(ge) 本地特色資源庫,建立全市藝術人才信息資源庫,完成第一批“精品課程”錄製,建成可容納100餘(yu) 名學員的數字文化遠程培訓教室……

  “隨著數字中國建設的深入推進,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必然之選,亦是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克拉瑪依市文體(ti) 旅遊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我們(men) 將以更高標準滿足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為(wei) 服務周邊地區和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提供文化支撐。”(於(yu) 新風 鄭 娜)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