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東西問】鄭土有:極具地方性的中國城隍文化何以在海外綿延生根?

發布時間:2022-03-30 11:1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城隍”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城隍廟網狀般均勻分布,祭祀活動和參與(yu) 人數眾(zhong) 多。同時,城隍神的形象往往極具地方性,通常是本地英雄。但令人驚奇的是,在新加坡、印尼、韓國、馬來西亞(ya) 等地,也不乏大量城隍廟存在,甚至在當地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影響。

  複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教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副主席、中國民俗學會(hui) 副會(hui) 長鄭土有在接受中新社記者獨家專(zhuan) 訪時指出,城隍文化是海外華人之間、海外華人與(yu) 中華故土之間產(chan) 生聯結的重要精神紐帶,並且以其包容性融入海外當地,是傳(chuan) 播中華文明和傳(chuan) 統價(jia) 值觀的橋梁。

  【同期】複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教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副主席、中國民俗學會(hui) 副會(hui) 長 鄭土有

  關(guan) 於(yu) 它的起源,推到新石器時期。“城”就是城牆,“隍”就是護城河,就是這兩(liang) 個(ge) 實在的物體(ti) 的具象化以後的人性化以後的產(chan) 物。那麽(me) 城隍作為(wei) 一個(ge) 神靈,可能是三國時期才出現,三國時期有城隍祠的出現,那麽(me) 這個(ge) 應該是城隍信仰的一個(ge) 雛形了。

  【解說】鄭土有告訴記者,在城隍神演變中,其功能一直是地方保護神。明代是城隍信仰發展的轉折點,朱元璋於(yu) 洪武元年發詔書(shu) ,所有建製為(wei) 縣及以上的城市都要建造城隍廟。城隍文化也是唯一一種以城市為(wei) 主體(ti) 的民間信仰。

  【同期】複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教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副主席、中國民俗學會(hui) 副會(hui) 長 鄭土有

  城隍廟都是原來老城區的中心位置,它基本上就是以廟興(xing) 市的。保護這個(ge) 城市的安全,保護這個(ge) 城市裏麵市民的生活幸福。我們(men) 用現代話說,它負責的是個(ge) 精神層麵的東(dong) 西。

  【解說】城隍文化為(wei) 何會(hui) 在海外廣泛傳(chuan) 播?鄭土有表示,因為(wei) 城隍神“保護”的功能恰是那些漂洋過海,要在陌生之地立足的華人所特別看重的。此外在中華文化中,“親(qin) 緣”與(yu) “地緣”雖然是凝聚人們(men) 的最重要因素,但是覆蓋範圍仍然有限,這時“神緣”的作用就會(hui) 體(ti) 現出來。

  【同期】複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教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副主席、中國民俗學會(hui) 副會(hui) 長 鄭土有

  “親(qin) 緣”的作用和“地緣”的作用都囊括不了了,要靠“神緣”來作為(wei) 紐帶。所以“神緣”的範圍比較廣,比“親(qin) 緣”“地緣”的範圍更廣一些,有精神紐帶的功能。

  【解說】鄭土有透露,不少華人早已紮根海外,融入當地。中國民間信仰隨華人出海在異域生根後,以華人為(wei) 中心,在當地更大的社交圈中產(chan) 生影響,並吸引其他族群的人加入。

  【同期】複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教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副主席、中國民俗學會(hui) 副會(hui) 長 鄭土有

  華人也有交際圈,他不僅(jin) 僅(jin) 是華人自己,他還有跟當地人的交往。所以他通過信仰慢慢影響到其他周邊的族群的那種價(jia) 值觀,被當地人所接受,這樣的話實際上對我們(men) 中華文化的傳(chuan) 播也是有好處的。

  【解說】中華傳(chuan) 統民間信仰會(hui) 在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海外華人中日漸式微嗎?鄭土有表示,出海的傳(chuan) 統信仰反而在當地華人之中得到了保留和繼承,代代相傳(chuan) 。

  【同期】複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教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副主席、中國民俗學會(hui) 副會(hui) 長 鄭土有

  我有一年去檳城參加九皇爺的活動,來祖廟燒香的實際上有很多青年人。這幾年的複興(xing) 可能主要是我們(men) 對傳(chuan) 統文化開始重視了,非遺的開展對民間信仰來說是一個(ge) 非常好的時機,就是說它實際上是為(wei) 民間信仰做了一個(ge) 證明的工作。

  【解說】鄭土有指出,綜觀當前中國大陸的民間信仰文化活動,同質化現象較嚴(yan) 重,不同的信仰文化尚沒有突出自身特色,這是需要思考和改進的。

  李鵬 樊中華 康玉湛上海報道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