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火與沙”折射古文明的遊走

發布時間:2022-04-06 16:12:00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劉垚夢

  玻璃,是由原料石英砂加上助熔劑和著色劑在一定溫度下燒製而成的非晶態矽酸鹽化合物,被譽為(wei) “火與(yu) 沙”的藝術,其價(jia) 值在古代堪比黃金。日前,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年首個(ge) 特展“異彩紛呈:古代東(dong) 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藝術”,以時間為(wei) 軸,通過玻璃物質材料,展現人類古代世界文明傳(chuan) 承與(yu) 變遷。

  從(cong) 青銅時代始,東(dong) 西方文明交流中就閃爍著玻璃的光輝。兩(liang) 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ya) 地區,即現今的伊拉克和敘利亞(ya) 北部,是世界玻璃製造業(ye) 孕育與(yu) 初生的地方。這裏的工匠們(men) 不僅(jin) 熟練使用玻璃“截棒”工藝製作各種五彩斑斕的馬賽克玻璃器,他們(men) 同樣善於(yu) 使用開放的模具製作種類繁多的玻璃瓷片和玻璃吊墜。展覽中,一條製作於(yu) 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3世紀的美索不達米亞(ya) 北部的玻璃項鏈,由深藍、淺藍和黃色等帶有紋路裝飾的馬賽克玻璃切片穿成,再輔以管珠、圓珠等多種形狀的串珠,散發出璀璨的藍色光芒。在美索不達米亞(ya) 地區阿卡德人的文獻中曾記載“產(chan) 自山中的天然青金石”以及“產(chan) 自燒窯的人造青金石”,可見他們(men) 對青金石外表呈現的藍色的偏好。

  古埃及同樣擁有久遠的玻璃製造曆史,而這與(yu) 他們(men) 的陪葬習(xi) 俗有著密切關(guan) 聯。埃及炎熱幹燥的氣候,也為(wei) 玻璃的長久保存提供了便利。埃及年代可考的最早玻璃藝術品是一顆玻璃珠和一件護身符,均為(wei) 墓葬中的陪葬品。展覽中一件埃及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的玻璃人麵飾件,五官刻畫準確,眼睛和眉毛均為(wei) 單獨鑲嵌,造型寫(xie) 實且具有浮雕的特征,向人們(men) 展示了一位埃及貴族男性的麵容。這件人麵飾件與(yu) 頭發、手足、衣服、身體(ti) 等其他構件組合鑲嵌使用,其質地模仿淺藍色的綠鬆石,體(ti) 現出埃及玻璃工匠以玻璃仿造天然寶石並探索其裝飾潛能的製造特色。

  公元前323年至公元前31年,埃及同其他地中海和西亞(ya) 地區的國度一樣,處於(yu) 希臘化時期。亞(ya) 曆山大港生產(chan) 的精美的玻璃藝術品,從(cong) 側(ce) 麵反映出當地人們(men) 生活的富庶與(yu) 文化品位。展覽中一塊托勒密王朝時期運用截棒切片工藝生產(chan) 的馬賽克人麵玻璃飾片,便驗證了這一點。在古希臘戲劇表演中,一個(ge) 演員常常要飾演多個(ge) 角色,因此要戴著不同的麵具進行演出。這塊馬賽克人麵玻璃飾片由兩(liang) 片相同的馬賽克玻璃拚合而成,圖案是古希臘神話中的森林之神西勒努斯的形象,他也是古希臘戲劇的守護之神、酒神狄奧尼索斯的伴侶(lv) 和導師。西勒努斯常以禿頂和厚嘴唇的老人形象出現,這一形象來源於(yu) 希臘化時期的亞(ya) 曆山大地區流行的古希臘戲劇麵具。此類戲劇麵具人物的馬賽克飾片在古代的用途大抵等同於(yu) 今日劇院的戲票。

  在文藝複興(xing) 之前的所有文明中,古羅馬使用了數量最多的玻璃製品。古羅馬人發明了玻璃的吹製工藝,這項技術堪稱自古埃及人發明“型芯成形”技術1500年來,玻璃製造業(ye) 中最重要的突破性革命。由此,在羅馬帝國的大地上,大量的廉價(jia) 玻璃器皿被生產(chan) 出來。公元1世紀,工匠們(men) 除了運用模具製作玻璃品外,還嚐試在透明的玻璃中添加金飾,製成“帶狀夾金”玻璃器。此次展出的夾金玻璃瓶就是其中一件,藍色、綠色、褐色的透明玻璃中摻入金粉後燒熔,再通過模具吹製成型,其表麵形成天然石材般的複雜紋樣,色彩線條如熔岩流淌般奇幻絢麗(li) 。

  鼎盛繁榮的中國唐代擁有貫穿東(dong) 西方貿易的絲(si) 綢之路,伴隨異域文化傳(chuan) 入,大量西方玻璃器皿也輸入中華大地。其時,佛教盛行,隨之形成了將玻璃作為(wei) 禮佛用具,盛放舍利等聖物入藏佛塔地宮的特殊傳(chuan) 統。展覽中一對出土於(yu) 西安市東(dong) 郊的唐代長頸玻璃方瓶,出土時瓶內(nei) 均裝有舍利子。由於(yu) 表麵存有厚厚的風化層,使其呈現出類似陶器的黃褐色。此類采用無模自由吹製成型的玻璃方瓶初見於(yu) 公元1世紀至3世紀的羅馬帝國,這兩(liang) 件玻璃方瓶正是唐代東(dong) 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的珍貴遺存。(劉垚夢)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