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對“快遞慢”的低容忍與高期待

發布時間:2022-04-07 11:1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新聞隨筆】

  作者:陳 城

  近日有媒體(ti) 報道稱,由於(yu) 受到疫情的影響,從(cong) 3月初開始,多地快遞物流出現了階段性延緩甚至中斷。不少消費者表示,自己網購的商品出現到貨慢、信息更新不及時等問題,而這也成為(wei) 近期相關(guan) 平台的投訴熱點。

  在高度互聯網化的當下社會(hui) ,網購已是人們(men) 日常獲取生活資料的最基本方式之一,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大件如冰箱、彩電、電動自行車,小件如調味料、蔬菜、禽肉,人們(men) 維持家庭日常生活運轉的一切物資都可以通過手機下單,在家坐等快遞送上門。因此,快遞物流是否足夠快速,必然會(hui) 受到人們(men) 的高度關(guan) 注。

  此前,每逢春節假期,快遞物流的時效都會(hui) 下降。針對這一特殊情況,國家郵政局都會(hui) 在春節前夕下發通知,要求節日期間各寄遞企業(ye) 統籌安排運營資源,提前做好運力和人力調配,維護基層網點運營穩定,切實保障節日期間人民群眾(zhong) 用郵需求和行業(ye) 安全穩定運行。這也表明了一個(ge) 訴求,即國內(nei) 快遞物流體(ti) 係仍需持續推進現代化,以便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做出迅捷而有效的反應。

  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人們(men) 對“快遞慢”的低容忍,實則是對快遞物流運行效率的高期待,而後者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社會(hui) 生活的運轉效率。由於(yu) 快遞對人們(men) 生活的影響是如此顯而易見,其也就多承擔起了一份社會(hui) 功能,即在精神層麵舒緩人們(men) 的生活焦慮。

  在更宏觀層麵看,由於(yu) 中國幅員遼闊,維持經濟社會(hui) 生產(chan) 生活秩序穩定,確保生產(chan) 資料和生活資料的供應保障,都建立在一個(ge) 強大的物流體(ti) 係之上。物流暢達,意味著各種生產(chan) 和生活資料能夠源源不斷地輸送進入一地。當一地對生活資料需求激增,完備的物流體(ti) 係在此時也應充分發揮其功用,實現物資最有效的調集和匹配。

  疫情衝(chong) 擊下,經濟社會(hui) 各要素流動性有所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滯緩了社會(hui) 經濟發展態勢。此種情勢下,借由物流提升各地間生產(chan) 和生活資料的流動性,被賦予多重意義(yi) 。流動性的提升,自然有利於(yu) 推動各市場主體(ti) 積極開展生產(chan) 經營,同時也意味著為(wei) 一部分利益相關(guan) 群體(ti) 兜住了就業(ye) 底線。尤其是電商平台上有數以萬(wan) 計的中小微市場主體(ti) ,他們(men) 的生存狀態與(yu) 物流通達度高度相關(guan) 。當市場流動起來,實體(ti) 經濟發展也會(hui) 穩步向前。

  如專(zhuan) 家所言,針對當前快遞物流遲緩問題,解決(jue) 方法之一是形成有效的製度機製,統一全國的疫情防控和交通管控信息發布渠道,以確保信息通暢。同時,統一通行證的辦理條件和辦理流程,保證城市生產(chan) 生活貨運物流大通道的通暢。疫情防控狀態對我們(men) 是一個(ge) 提醒,推動快遞物流業(ye) 現代化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功在長遠。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